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28号路建设工程技术标讲解

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28号路建设工程技术标讲解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第六章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厂计划第七章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一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二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十四章项目竣工及移交方案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安排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28号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设计图。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国家的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

3、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工法和施工经验。

5、我公司可供调用到该工程的各类资源。

二、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28号路道路、排水工程,主要包括28号路的排水、路基以及施工设计图、合同内其它内容。

三、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本工程位于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内,起于33号路,终于35号路,是工业园内南北走向的一条城市支路。

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路基土方填筑、排水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

4、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程,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5、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施工要素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6、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环保、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布局。

四、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箱涵工程、照明工程等设计采用的依据及规程规范1、设计采用的依据及规程规范(1)主要规程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9)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2)主要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40km/h;3)荷载标准:计算荷载为BZZ-100KN标准轴载;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4)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设计年限:20年;5)道路净空:机动车道净空≥5m,非机动车道净空≥2.5m;6)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7)道路横坡度:机动车道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单向2%;8)路面抗滑标准:表1-1: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应符合下表:9)抗震等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烈度Ⅵ度;道路不设防;10)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表1-2:容许工后沉降表:2、排水工程采用的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供水排水部分)2013年;(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9)《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5:2002);(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12)《市政公用工程细部结构做法》(鄂标办[2013]2号)(13EZ001)。

3、箱涵工程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箱涵工程技术标准:(1)设计安全等级:三级(2)设计荷载:城-A级(3)环境类别:Ⅰ类、Ⅱ类(4)净空:4.5×3.0m(5)填土高度:0.5m≤箱涵顶填土高度≤3.0m(6)涵洞的斜交角(涵洞中轴线与路中线的夹角)为5°。

五、道路施工施工技术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应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具体要求见下表:水泥稳定类材料的七天抗压强度为减少基层、底基层表面裂缝,必须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因此水泥剂量不宜大于6.0﹪、集料级配中0.075㎜以下颗粒含量不宜大于3﹪、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道路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8%、底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7%。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碎石,但应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2)碎石水稳碎石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水稳碎石做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3mm,轧石场轧制的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

基层、底基层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用做基层时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集料颗粒级配范围基层、底基层建议按粒径19-31.5mm、粒径 4.75-9.5mm、粒径2.36-4.75mm和粒径2.36mm以下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底基层建议按粒径53-4.75mm、粒径4.75-0.6mm和粒径0.6mm以下三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3)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方可使用: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³。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³。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质。

2、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的有关规定。

(1)水泥本工程路面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

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且不宜低于10℃。

(2)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

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合成级配要求。

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

(3)细集料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

本工程砼路面宜选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

(4)水灰比砼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m3,最小单位水泥用量42.5级290㎏/m3。

(5)水宜采用饮用水。

使用非饮用水时,应按《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检验下列指标,并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用水宜采用清洁的饮用水,进行试验,符合以下要求: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 mg/mm3;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 mg/mm3;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会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6)钢筋1)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强度及弹性模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钢筋强度及弹性模量2)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7)接缝材料胀缝板应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

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9.1的要求。

填缝料应具有与砼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高温不挤出,低温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3.9.2-1或表3.9.2-2的要求。

(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以下三项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工作性:当采用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面层时,碎石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不超过150Kg/m3,卵石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不超过145Kg/m3,出机坍落度10~40mm,摊铺坍落度0~2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