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外科学试题

中医外科学试题

中医外科学A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五十二病方》哪篇中记载有割治疗法( A )A、牡痔B、气痔C、血痔D、脉痔2、《灵枢痈疽》所载的外科病名有几种(C )A、15 B、25C、17 D、193、疮疡阳证中,中期(化脓期)病情进展,则脉率较快,可在(C)A、80~84次/分B、84~90次/分C、80~100次/分D、90~95次/分4、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相接相当于(C )A、第四骶椎平面B、第三骶椎平面C、第二骶椎平面D、第一骶椎平面5、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位于( B )A、皮下部的上外侧B、浅部的上外侧C、内括约肌的下方D、浅部的上方6、直肠下动脉是(C )A、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B、阴部内动脉的分支C、髂内动脉的分支D、腹主动脉的分支7、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何处互相交通( D )A、齿线附近B、肛门皮下C、肛管D、肛门白线附近8、骶管麻醉时,骶裂孔的解剖标志( A )A、第四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B、第五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C、第三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D、第二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9、消痔灵注射法洞状静脉区注射时,注射药量( B )A、2~5ML B、1~3MLC、3~6ML D、5~10ML10、硬化萎缩注射法,一般每次注射不超过几个痔核 ( A )A、3 B、5C、6 D、711、乳痈成脓切开引流应采用( D )A、竖切口B斜切口C、横切口D放射状切口12、“生肌玉红膏”处方出自( C )A、《医宗金鉴》B、《外科大成》C、《疡医大全》D、《外科正宗》13、下列哪一个病名与臁疮无关?( C )A裙边疮B裤口疮C老烂腿D浸淫疮14、在伤口周围皮肤可出现捻发音的是( B )A、附骨疽B、烂疔C、疫疔D、流注15、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常见于下述哪种疾病?( A )A、乳腺癌B、乳腺增生病C、乳腺炎D、乳房纤维腺瘤16、下列疾病中无血尿的是( D )A、尿石症B、膀胱癌C、肾癌D、慢性前列腺炎17、下列哪个症状不是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 D )A、腹痛B、腹胀C、呕吐D、腹泻18、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最根本的方法是( B )A、药物治疗B、手术治疗C、注射硬化剂D、穿弹力袜19指出下列不属于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剂型(C )A、洗剂B、油剂C、膏药D、酊剂20、深2度烧伤的痛觉特征是( A )A、痛觉迟钝B、剧痛,感觉过敏C、痛觉消失D、红肿热痛,痛觉过敏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汉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华佗),他创制(麻沸散)用于麻醉。

2、晋代有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3、外科中的疮疡发病因素,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

4、望诊是通过医生的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

包括望局部病变、(望精神)、(望形态)、(望舌苔)等几个方面。

5、辨别阴证、阳证时,疼痛比较剧烈的属(阳),不痛、隐痛、酸痛属(阴)。

6、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书是明代(陈司成)的(霉疮秘录)。

7、我国第一部病原病理学专著,是隋代(巢元方)等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

8、外科疾病在未溃之前,正是(邪盛之时)应见有余之脉,已溃之后为(邪去正衰)之际,应见不足之脉。

9、湿邪阴滞,一般来说,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

10、蛇头疔、鹅掌风是以疾病的(形态)命名的,烂疔、流注是以疾病的(特性)命名的。

五、病案分析(共40分,每题20分)1、患者,男性,48岁,系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农民,自述近三月来大便时带脓血,色泽晦暗,大便日行4-7次不等,且伴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曾用中西药对症治疗无效,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肛诊检查:距肛缘4cm处直肠后壁有一3cm×5cm大小的肿物,质地稍硬,活动度差,边缘隆起,中心凹陷,指套染有暗紫色血迹,粘液涂片未发现癌细胞。

要求:⑴根据临床所学知识,简述下一步的诊断思路。

⑵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治则、代表方剂。

⑶西医的可疑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1、⑴应反复涂片检查,直至发现癌细胞或多次活组织检查证实。

⑵中医诊断为锁肛痔,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方用槐角地榆丸加味。

⑶西医应首先考虑为“直肠癌”,本病一经诊断,就应早期手术治疗。

2、患者,男性,45岁,郑州市某公司业务员,有烟酒嗜好。

自述近一年来,肛门部经常有不适的感觉,尤其是大便时肛门疼痛,常在数分钟内消失,有时不排便也偶有疼痛的感觉,但疼痛不甚严重。

若大便成形或干结时,粪便前常伴有少量粘液。

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肛诊检查:截石位6点肛管直肠交界处有压痛,并在此处触及有小米粒大硬节;肛镜检查见6点处肛隐窝及肛乳头红肿,并附有少量白色脓性分泌物。

要求:⑴诊断。

⑵辨证分型、治则及方剂。

⑶外治法及药物、用法。

答:2、⑴肛隐窝炎⑵湿热下注型。

清热利湿。

方用止痛如神汤或凉血地黄汤加减。

⑶①熏洗法:苦参汤水煎先熏后洗,每天2次。

②塞药法:痔疮宁栓,每天坐浴后塞入肛内,每天2次,或用红油膏、九华膏挤入肛内。

B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划分是以什么为界线(C)A.肛直线B.肛门白线C.齿线D.肛管直肠环2、在正常情况下,粪便主要储存于(C)A.直肠内B.结肠内C.乙状结肠内D.直乙交界处3、齿线以上直肠粘膜对痛感迟钝的原因是由于(D)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体神经支配D.植物神经支配4、肛门的神经支配是( A )A.阴部内神经的分支B.交感神经的分支C.副交感神经的分支D.以上都不是5、哪个疾病不适合肛门镜检查?( A )A.肛裂B.混合痔C.直肠炎D.直肠息肉6、肛肠科最常用的检查与治疗体位是(A )A.侧卧位B.截石位C.蹲位D.膝胸位7、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 A )A.《五十二病方》B.《内经》C.《外科全生集》D.《山海经》8、漏管是以什么命名的?( B )A.部位B.症状C.形态D.疾病特性9、肛门周围痈疽包括( D )A.肛门痈B.悬痈C.坐马痈D.以上都是10、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疣,由HPV感染所致,其潜伏期为( D )A.3-15月B.1-10月C.6-18月D.1-12月11、适合大肠传输试验检查的疾病是?( D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会阴下降综合征D.以上都不是12、排粪造影检查最常应用于哪些疾病?( C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A、B都是D.A、B都不是13、在混合痔手术过程中,若外痔静脉丛不很明显,应在外痔中间( C )A.作‘V’字形切口B.作倒‘V’字形切口C.作放射状切口D.不必切口14、40岁以上,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血,首先应考虑( B )A.痔疮B.直肠癌C.肛裂D.结直肠炎15、腹痛、腹泻交替发生,大便无明显脓血、粘液,常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可能是( B )A.慢性结肠炎B.肠道易激综合征C.结肠息肉D.结肠憩窒16、大便时有肿物脱出,首先考虑是( B )A.脱肛B.Ⅱ期内痔C.肛乳头肥大D.直肠息肉17、苦参汤除苦参、蛇床子、黄柏外,还有( D )A.金银花、地肤子、黄芩、甘草B.白芷、地肤子、苍术等C.菊花、金银花、当归、大黄D.白芷、金银花、菊花、地肤子、大菖蒲18、关于息肉痔,哪项是正确的( D )A.单发多见于儿童B.多发多见于青壮年C.50岁以上多为直肠腺瘤D.以上都正确19、痔瘘疾病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直接原因是( C )A.精神紧张B.肛门疼痛C.尿道括约肌痉挛D.肛门括约肌痉挛20、预防肛肠疾病的最佳方法是( D )A.注意饮食卫生B.保持肛门部清洁C.加强肛门功能锻炼D.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

”在当时,()是切开排脓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

“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祝药即是(),齐是()。

2、3、王维德把复杂的外科疾病分为阴阳两类,如痈阳,疽阴等,主张以“阳和通腠,()”的原则治疗阴证,并主张“以消为贵,()”,反对滥用刀针。

4、瘤的发生原因,明代薛已认为:“夫瘤者瘤也,随气凝滞,皆因(),()。

”5、后人对陈实功著的《外科正宗》的评价是“列证最详,()”。

从学术思想来看,该书重视()。

6、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的思想,并创制()治疗破伤风。

7、《千金方》记载用葱管导尿,比()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年。

8、外科疾病在未溃之前,正是()应见有余之脉,已溃之后为()之际,应见不足之脉。

9、湿邪阴滞,一般来说,在上焦宜(),在中焦宜(),在下焦宜利。

10、《刘涓子鬼遗方》“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便可破之。

所破之法,(),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

”五、病案分析(共40分,每题20分)1、患者,男,43岁。

自述前两日因大便干结,排便努责后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行走不便,触之肛门左右两侧各有一樱桃大小的肿物,压痛明显。

咳嗽、行走、坐位时疼痛加剧。

专科检查:截石位3、9点肛门缘各有一青紫色圆形肿物,直径约1cm,质稍硬,触痛明显。

要求:⑴诊断⑵病因病理⑶治则及代表方剂⑷外治药物及手术名称2、患者,女,50岁。

素有便秘病史,自述近年来肛内下坠,伴有肛内堵塞感,现大便时干时稀,排出不畅,时有排便不尽感,反复应用药物内服、灌肠保守治疗无效。

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无异常,嘱患者作排便努挣,无见有肿物脱出;肛门镜检查见直肠粘膜轻度充血、水肿,表面附有少量白色粘液,嘱病人作排便努挣,见肠粘膜向下脱出,以直肠前壁较甚;指诊直肠内有粘膜堵积感。

要求:⑴诊断⑵首选治疗方法⑶配合治疗可选用哪几种?1.C2.C3.D4.A5.A6.A7.A8.B9.D10.D11.D12.C13.C14.B15.B16.B17.D18.D19.C20.D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c )A、《五十二病方》B、《金创瘛纵方》C、《刘涓子鬼遗方》D、《外科正宗》2、对外科疾病创立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是清代的(c )A、《外科正宗》B、《外科理例》C、《外科全生集》D、《疮疡经验全书3、疖、痈、发是以.....命名的。

( d)A、症状B形态C、范围大小D、疾病特性4、下列那些疾病不属于无头疽的范畴(a )A、附骨疽B、环跳疽C、发背疽D、足踝疽5、下列疾病与饮食不节无关的疾病有( a )A、肠痈B、内痔C、脱疽D、痤疮6皮肤搔痒,并伴有干燥、脱屑、变厚,很少糜烂流水,其病因为( a)A、风胜B、虫淫C、热盛D、血虚7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