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里坦镇初级中学任艳霞
【教学目标】
1、朗读作为基础;
2、品析欣赏作为难点;
3、写、说作为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形成的导向。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了不少诗歌了吧?那么,陶渊明这个名字我们陌生吗?下面我给陶渊明建了一个小档案,请同学们帮我填写完整: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著有《陶渊明集》。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喜欢的花卉:“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
理想追求:世外桃源
所学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五柳先生传》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陶渊明的饮酒诗,好,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30课《诗五首》,第一首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教学环节:
一、读——诗
二、悟——意境
三、说——故事
活动一:读
朗读、背诵是学习诗歌最基本的内容。
由于诗歌感情充沛,语言富于音乐美,所以要通过读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下面学习读。
读──准音、节奏、情感:
1、听师范读,划节奏,再读。
2、再听读,圈重点。
再读。
3、齐读,读出感情。
诗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师讲:诗是讲究意境的,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那么读诗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通过画面的表面的呈现,找出它背后隐藏的画面,以及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弦外之音。
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板块二的学习:
(二)悟
讨论思考:
1、找出诗中描绘了哪些画面;
——讨论: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2、以诗中画面为参照物,想象它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丰富的画面;(最好用描写的语言)
——讨论:
第一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既然“结庐在人境”,作者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不是矛盾呀,其根本原因是“心远”。
那么“远”字该怎么理解,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的意思。
这四句是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心远地自偏
小结处闹市若幽兰
超凡脱俗不求名利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第二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是千古佳句,是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真实写照。
菊的意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东篱: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南山:即庐山,拥有山川的灵异,历来为高士逸民栖息之地。
二、品味“见”与“望”字哪个更贴切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
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
——元好问《论诗》
第三幅:南山景色傍晚时更加秀丽,飞鸟成群结伴归巢。
这里更深一步的意思是:鸟儿飞倦了,也知还家,那么人呢?相与,相伴的意思,这里诗人似乎不是只在写自己,还有规劝他人之意。
那么,他又劝谁呢?应该是那些有奔波于官场的人吧,似乎在说“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芜胡不归?“因此是人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飞鸟相与还的“真意”
小结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总结:引袁行霈门楣
质而绮,
真且纯,
自可传之千古,淡泊名利,孤标傲世
樽中酒,
篱下诗,
岂甘了此一生。
(三)说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大都表达了陶渊明酒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
其实酒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市场,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有的人或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发情感等。
那么你能说出几句与酒有关的诗词吗?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李白《月下独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
李白斗酒诗千篇,我自愁醉泪栏杆。
——李白
课后作业
1. 背诵古诗
2. 加入一定的想象将《饮酒》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教学反思:
在初中阶段,教学古诗的目的,在我看来首先是要让学生背诵、默写,这是底线。
进而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怀,这是难点。
最后,能用准确的形式表现出诗歌的情怀,以此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是高标准要求。
而吟诵,是助于达到这三个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这堂课我设置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就是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自然引导到第二个环节,读出情感,悟出思想,从而发现诗的背后隐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做到课堂知识的延伸与连接,说出与酒相关的诗句。
不足处,中国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的层次还很肤浅,继续学习,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