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现如今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作为一门能够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意志的学科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现如今,体育教学已经纳入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试验及关注学科,加强体育教学,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发展,更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归纳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对现如今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强体育教学的策略方法进行探究,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重要性;对策学生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但现代学生功课普遍繁重,导致缺乏体育锻炼,据相关资料披露,几乎所有的学生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的状态。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或未来的发展都非常的不利。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体魄,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一)促进学生科学的生长发育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水平与成果能够在学生的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成年人不同,学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设施的选择都能够影响到教育的结果,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育,所以,加强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长拥有良好的体魄,保证学生科学的生长发育。
学生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都在不断的成长,这时,通过良好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能够对学生身体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的机体按照生长发育的顺序协调发展。
通过对体育教学进行加强,可以保证体育训练具有科学性,从而帮助学生在身体发育的年龄段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科学的体育锻炼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沛的经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为学生为了体质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促进学生科学的生长发育上,还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社交情况等能种种条件的不同,就必然造成了每个学生的心理情况有着一定的差异,加强体育教学,能够营造出更好的教学氛围,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体育教学,能够改变枯燥的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的课程中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教学设施进行选择,能够让学生对体育教学进行更加主动的参与,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帮助学生进行身心全面的培养。
加强体育教学,还能够注重学生身体负荷变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教育的时候做到身体和心理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动对学生身体的刺激,学生的身体及生理反应能够逐渐演变出一种特殊的规律,并且这种规律会随着运动和休息的结合逐渐演变成稳定的趋势,所以,加强体育教学,教师要严格的按照科学的教学计划来进行,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身体负荷及休息的规律,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的过程中劳逸结合,让体育训练由被动转向主动,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愉快的心理条件下运动,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体育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体育教学不仅仅能够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团队性等等道德品质,并且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还要求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勇敢向前,这种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性格,例如篮球、足球等运动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跑步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等等,这种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与课本相比,会起到更为直观的体现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运动中更为客观的体现出来。
体育教育作为现如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各个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锻炼的时候,正事在未来进行社会体育学习的基础,在学校内学到的内容会成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基础,能够在学生未来的学习中得到升华,所以说,加强体育教学能够为学生未来终身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体育教学的现状随着体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现如今,各个教育阶层都开始重视对体育教学进行加强,但是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深刻影响,现如今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意识薄弱受到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都将知识的传播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放在了教学的首要目标,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提出了要加强体育教学,但是不可否认,在各个学校中,无论是初级教育、中级教育甚至在高等教育中,体育都是较为边缘的学科,不能够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即使是在体育课程上,也仅仅只是以锻炼为主,不能够合理的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训练中也只是将训练技巧和训练动作作为主要学习对象,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虽然在教育体制的改变下,体育学科的成绩已经纳入到了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的范围内,但是大部分的教师与学生都不能够对体育教学引起良好的重视,仅仅是将其作为了应试学科的一种,教学模式也知识应对相关政策的体现,关于体育的教育意识非常薄弱。
(二)教学模式传统经过调查后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都与传统相比所差不多,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上课的基本步骤都为列队练习、跑步练习、关节活动等等环节,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在学生的印象中,体育课的意义仅仅是一项户外应试课程,毫无新意,笔者发现,很多学校虽然设立了例如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大都流于形式,这样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策略缺乏与其他学科中存在的问题相同,体育教学方法中的教学策略较为单一。
体育教学中同样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的教学缺陷。
在教学的课程中,仅仅是为了突出课堂的整体,缺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因为很多的主观因素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制约:课时少、学生多、场地设备缺乏等等,不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专门的培养,例如有的学生在足球方面拥有良好的天赋,有的学生在篮球方面拥有良好的天赋,有的学生在跑步方面拥有良好的天赋,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教师却不得不在有限的课时上不断加强田径方面的训练,在大部分的学校中,教师都会将体育教学的中心放在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上,对于某些方面较为突出或落后的学生不能够进行相对应的指教,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学生的特长爱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学生的体育意识包括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进行体育训练中的意志以及对体育的感情三个方面,但是,现如今的很多学生都缺乏对于体育的的感情,对体育知识的掌握非常片面,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价值认识较为肤浅,缺乏实际的运动计划,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并且学生的体育意志也较为薄弱,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时候,缺乏客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此,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所投入的精力不足,很多学生都没有对体育学习引起充分的重视,认为体育学科不如其他理论学科重要,对于学习体育所抱有的学习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也不够充足,没有形成体育感情。
(五)体育设施陈旧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大了对于师资水平的投资,但是,在投资的方向上,针对体育设施的投资远远不如教育媒体、设施的投资,部分学校的体育设备非常的陈旧,有的甚至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已经处于报废状态,有的学校的体育设备虽然还能够使用,但是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损坏情况,例如:篮球场没有标准线,足球场不规范等等,随着学生基数的不断增加,现有的体育设施数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学校对于体育设施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维护,没有扩建行动,也没有相对应的资金只是,在加上因为场地的限制,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自习课或自由活动课,在如此的条件下,本来兴趣对于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就变得更加缺乏,这样的体育教学不仅仅不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影响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加强体育教学的对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与品德的重要学科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心,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育的工作中要不断的探究加强体育教育的对策,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成功进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增强教学意识要想真正的将体育学科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学科,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增强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意识,国家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教育政策的关注和调整,加大体育教学力度的实行,例如在高等教育中,相关部门可以规定将体育课程算作考试学分等硬性指标,加强体育教学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的份额,这样,才能够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将加强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提高到增加升学率的标准上来,并且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素质教育的教育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加大对于体育设施的投资,对于体育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训练器材要购置齐全,其次要保证体育教学课时的充足。
教师应该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改变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被动的课堂转为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锻炼和学习,树立起学生对于教学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让学生真真的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精神。
(二)更新教学策略传统的教学策略已经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冲突,所以,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策略进行更新,在继承传统教学策略精华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性与实用性,让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具有操作价值,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更新教学策略的同时,还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除了常规的球类、田径类训练之外,还可以添加例如:游泳、健美操、太极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实际的课堂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法播放体育赛事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对体育学习产生主观意识。
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具有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人文条件,例如,朝鲜民族地区的体育课程可以以舞蹈、健美操为主,南方地区的课程设置可以以游泳、水上项目为主,北方地区的课程可以以滑雪、滑冰为主。
(三)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所以就导致了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出现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学生,寻找每位学生身上的长处或短处,针对学生身上的长度或短处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