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试题公务员行政测试

行政管理试题公务员行政测试

行政管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符合国家意志和人民要求的行政成果是指(D )。

A.行政效能B.行政效果C.行政效率D.行政效益2.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B )受法律保护。

A.行政行为B.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C.依法履行公务的行为D.职务行为3.公共行政的根本和唯一的目标在于追求(A )。

A.公共利益B.国家利益C.民族利益D.个人利益4.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来划分,行政组织可分为(B)。

A.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C.层级制与职能制D.首长制与委员会制5.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是指(B)。

A.行政组织法B.行政行为法C.行政法制监督法D.行政救济法6.行政许可的前提是(A )。

A.法律的一般禁止B.法律的普遍允许C.法律的不干预D.法律的绝对禁止7.行政组织法是有关行政组织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是关于(C )。

A.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B.规范行政机关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的程序C.规范国家行政机关与其公务员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规范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有异议或认为其权利受到侵犯时给予救济的法律8.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B )。

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B.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C.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改进管理方式的关键D.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9.通常所说的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三定”,是指(C )。

A.定职能、定机构、定职位B.定任务、定机构、定编制C.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D.定职能、定机构、定职级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行政价值观包括( B)。

A.民主法制观.公平效率观.物质利益观.平等竞争观B.民主法制观.公平效率观.效率优先观.平等竞争观C.依法治国观.廉洁清廉观.效率优先观.平等竞争观D.依法行政观.公平效率观.效率优先观.民主法制观11.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 B)的行政管理体制。

A.行为协调、运转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C.精简统一、结构优化、职能合理、廉洁高效D.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合理、廉洁高效12.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B )。

A.组织职能 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1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行政道德的BA. 强制性B. 示范性C. 广泛性D. 政治性14.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C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B.调查预测,拟订方案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15.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BA.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B.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C.发扬民主,健全法制D.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打造阳光政府16.俗话说:“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

从管理的角度看,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B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B.需要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17.近年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是:CA.矩阵式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C.网络型组织结构 D.委员会组织结构18.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由谁确定的?DA.实施单位的上级 B.实施单位的下级C.实施单位自己 D.实施单位与其上级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现场控制的是:AA.指导 B.计划 C.预算 D.财务报告分析20.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的决策类型是:BA.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风险型决策21.政府机构改革中的“三定”是指:A.定任务、定人员、定机构 B.定职能、定机构、定职务C.定任务、定职务、定职位 D.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22.决策过程中遇到首次出现的问题,无先例可循,此类决策属于:D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单一性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23.关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三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A.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反比B.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C.组织规模既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D.管理层次既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反比24.中国的行政领导体制属于:C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D.混合制25.以下组织结构形式,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是(D )。

A.直线指挥式 B.职能参谋式C.事业部制 D.矩阵式26.( )标志着行政职能的横向广度。

BA.职能体系 B.职务范围 C.职责深度 D.职权方式27.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B)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环境D.文化环境28.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的是( C)A.行政计划B.行政领导C.行政职能D.机关管理29.以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来划分,行政组织可分为职能制与( A)A.层级制B.分权制C.集权制D.首长制30.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是(D )A.功绩制B.政党分肥制C.绅士政府D.彭德尔顿法31.在完成高度保密和紧急任务时往往不适用的领导方式是(B )A.强制方式B.说服方式C.激励方式D.示范方式32.下列制度中,上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制度是(B )A.通报评议制度B.通报征询制度C.办公会议制度D.咨询会制度33.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是(D )A.政策性B.综合性C.辅助性D.服务性34.在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 )A.部门预算B.中央预算C.地方预算D.单位预算35.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A )A.实践性B.利益性C.强制性D.抽象性36.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

其中,主管监察的是( C)A.太尉B.奉常C.御史大夫D.郎中令3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B )A.行政决策组织B.统一战线组织C.咨询组织D.行政监察组织38.我国唐代设置的独立的监察机关是( D)A.中书省B.门下省C.督察院D.御史台39.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 A).A.理查德·施奈德B.伊斯顿和拉斯维尔C.西蒙D.林德布罗姆40.从决策的基本属性来看,决策是(B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恬动B.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活动C. 客观规律的真实描述D. 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41.决策的灵魂是( A)。

A.选择性B.目标性C.预见性 D.主观性42.霍布森选择是(C )。

A.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B.多个方案中选最优方案C.只有一个方案,投有其他选择余地D.二者选其一43.开关决策是( B。

A.在多种可供选择方案中选择一个B.只有两种方案,从中选一C.方案越多越好,从中选一D.只有一个方案可选44.创造性思维适合于(D )。

A.开关决策 B.旋钮式决策 C.程序性决策 D.非程序性决策45.从狭义上讲,决策是指( B)。

A.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B.社会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C.人们做出决定D.人们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做出的决策46.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和心理障碍是(B )的基本特征。

A.原始决策 B.追踪决策C.激进型决策 D.保守型决策47.人们习惯上把只有一个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 D)。

A.伊斯顿选择 B.西蒙选择C.阿利森选择 D.霍布森选择48.程序性决策被称为(B )。

A.开关式决策和重复性决策B.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C.旋钮式决策和开关决策D.战略决策和旋钮决策49.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A)。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B.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D.常规决策和重复决策50.根据决策目标对行动方案进行初始选择的决策称为 ( B)。

A.战术决策B.原始决策C.确定型决策D.追踪决策参考答案及解析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行政效率是在行政管理中投入的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

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能力,是对行政组织功能的评价。

行政效益就是政府行政活动所获得的行政收益与行政成本的比较,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行政效益=行政收益-行政成本。

行政效果指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行政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解析: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是指同一层次的各行政组织或同一行政组织各机构只受同一上级组织或同一首长的统一指挥、控制与监督的组织体制。

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筹制,是指同一层次的各行政组织或同一行政组织各机构受两个以上的首长或上级机关的指挥、控制或监督的组织体制。

5.【答案】B。

6.【答案】A。

解析: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即非经个别批准、认可或资质确认而不能从事的活动。

7.【答案】C。

解析:行政组织法主要是关于行政组织的设置权、编制权、行政权限、国家公务员录用权和管理权的规则。

8.【答案】B。

解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2.【答案】B。

解析:计划职能,是指按行政目标和作用,具体设计出实现目标的方案、步骤和方法。

13.【答案】B。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就是示范性。

14.【答案】C。

解析:行政决策由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评估优选、实施完善等一系列先后为序,彼此衔接的环节构成。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评估优选、确定方案。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C。

解析: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基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

18.【答案】D。

解析:目标管理(MBO):一种以目标为主线的现代管理方法,它是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19.【答案】A。

解析:根据控制获取的方式和时点的不同而将管理控制划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类:前馈控制是在工作正式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