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合同法

第八章合同法


两物有何关系?
一诺万金 案例
就这个楼,都给他了,三层、两千平米, 包括这里面的资产都给他, 所以我敢狂,敢发出挑战。
属于悬赏广告的意思表 示,也就是法律规定的 合同要约。
法院判决原告孙震与被告邢良坤之间 关于五层吊球陶器制作合同成立并有效。

七、缔约过失责任


1、概念 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 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 方信赖利益的损失,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 任。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一)合同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 规定,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 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 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1.承诺应当具备条件 2.承诺方式 3.承诺的期限 4.承诺的生效 5.承诺的撤回与变更



【案例讨论】甲商场是一家主要经营电器的商场。 2004年1月20日,某电视机厂向甲商场发函称:愿 以每台电视机2400元的价格卖给甲商场300台某型 号的电视机。甲商场回函:要以每台2100元的价格 买200台。电视机厂收到商场函后又发一函称:愿 以每台2200元的价格卖给甲商场200台电视,且函 到发货。甲商场因对条件不满意,故未予理睬。1 月30日,该电视机厂将200台电视运至商场,商场 拒绝接收。后该电视机厂到法院起诉甲商场。 问:甲商场与某电视机厂是否存在买卖电视机的 合同?为什么?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二)合同自愿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的主体 二、合同的形式 三、合同的内容 四、格式条款



【案例讨论】1992年9月3日,原告肖某与新婚妻子刘某将 其在婚礼上拍摄的一卷富士胶卷交由被告某彩色打印服务部 (以下简称彩扩部)冲洗,约定第二天取照,原告肖某依惯 例预交了18元的冲洗费,彩扩部开出了—张取照用的冲印单。 第二天,原告肖某来到彩扩部要求领取冲洗好的照片,被告 称其胶卷暂时找不到,可能被人误领,告知其过几天再来。 原告后经多次催告,被告均拿不出照片。原告为此要求赔偿, 被告只愿赔偿胶卷和退还预收费。肖某遂于1993年4月4日 向某市某区人民法院起诉,以被告将原告拍有结婚内容的胶 卷遗失,给原告带来无法弥补的精神损失为由,要求被告赔 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5000元。 被告辩称:胶卷确实由于自己的原因被遗失,愿意为此 赔礼道歉,但原告所提出的精神损失费5000元我们不能接 受。据某市摄影行业协会的统一行业规定,“如遇意外损坏 或遗失,只赔同类同号胶卷”,由于该行业规定的文本已悬 挂于营业场所的显眼位置,原告肯定看到,既然原告在看到 该行规后仍然愿意将胶卷交由我们冲洗,那就等于同意将该 规定作为合同格式条款之一。所谓约定必须信守,原告只能 按照合同约定得到同类胶卷的赔偿和预交款的返还。被告的 辨称是否成立?
2、构成要件
(1)合同未成立
(2)一方当事人实施了违背诚信原则的行
为 (3)行为人有过错 (4)对方当事人有损失 (5)对方的损失与行为人实施的违背诚信 原则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案例链接】被告崔某为一个体户,长期在外经商。 1993年5月初被告返回家乡时发现原告(某街道幼儿 园)房屋年久失修,拥挤不堪,便主动提出愿捐款一 百万元为原告盖一栋小楼,但原告同时也必须为此投 入一笔配套资金。原告当即表示同意。同年 5月25日, 原告又与被告协商确定资金到位时间和开工时间,被 告提出其捐款将在9月底到位,在此之前请原告作好 开工准备,包括准备必要的配套资金。同年7月初原 告开始将其原有5间平房拆除,并于7月找到一家信用 社贷款50万元,期限为1年。同年9月初,原告找倒被 告催要捐款,被告提出因其生意亏本暂时无力捐款。 原告提出可减少捐款,但被告表示仅能捐出数万元。 双方不能达成协议,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 告履行诺言,否则赔偿原告遭受的全部损失。被告辩 称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他没有义务必须捐款, 至于原告遭受了损失是由于其自己原因造成,他不应 承担任何责任。
【案例讨论】如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乙在 10日内作出答复,并表明若在10日内乙未进 行答复的视为接受。若乙在10日内未答复的, 那么乙的沉默是否构成承诺? 【案例评析】仍然不构成承诺,合同不能 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诺通知到 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 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 生效。”因此,承诺一般是以明示的方式作 出,单纯的沉默不构成承诺。

五、合同订立的方式
(一)要约
1.要约应具备的条件 2.要约的条件 3.要约邀请 4.要约生效时间 5.要约的撤回、撤销与失效

(二)承诺
第21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 示。 ①承诺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②承诺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③承诺应在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④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胁迫

《意见》69条:“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 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或者以 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 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 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即危害公共安全、家庭人伦、公正竞争等公序良俗。 [例]甲乙二人参与赌博,甲欠乙赌债20万。后乙多 次追讨无果,遂召集数人到甲家中追债,迫使甲签 下欠款20万元借据。后,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履 行借款合同。 [例] 原告某商贸公司与被告某投资公司签订了 《某某小区B区建设项目配套协议》,约定被告必须 于年底前拆除其建在商贸公司所有的位于某某小区 的消防水池等设施,逾期未拆除则由被告支付原告 项目延期建设损失补偿费及违约金共计120万元, 并继续履行拆除消防水池的义务。
二、合同法概念与调整范围



(一)《合同法》的概念 (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主要指 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而产生的行政法律 关系,不适用《合同法》。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 间的关系,也不适用《合同法》。 2.《合同法》仅调整属于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 关系中属于人身关系的部分不适用《合同法》。 3.《合同法》第124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 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 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因此,除了《合同法》已经 规定的列名合同之外,对于《合同法》没有列名的其他合同, 也同样可以适用《合同法》。

二、无效合同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欺诈
《意见》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 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 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 诈行为。 [例]李某为了变现资金,隐瞒了企业负债的 真实情况,将自己2年前投资200万创办的企 业折价230万卖于张某。张某在接管企业后发 现,该企业在其接管前已经负债150万元。 [问题]知假买假是否欺诈?

【案例讨论】某市摄影协会的规定,从经营者本 身的利益出发,单方面将其赔偿责任限制在同类胶 卷价格范围内,恰恰回避了一个关键的事实,即载 有内容的胶卷已不是一般的空白胶卷,它的价值是 一卷空白胶卷所无法替代的。作为载有内容的胶卷 的管理方,经营者必须负有保管好胶卷的义务,这 是彩扩部的主要义务之一。如果说彩扩部仅以同类 胶卷照价赔偿,也就相当于以合同方式排除了自己 的主要义务,限制了因自己的重大过失而应承担的 损害赔偿责任,减轻了自己由于损害消费权益而应 承担的民事责任,那么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极不公平 的。因此根据《合同法》的第40条和第53条的规定, 该免责条款是无效的,彩扩部不得援用予以免责。

【案例讨论】新年将至,赵某到甲百货大楼为小孩购买旱冰 鞋两双,一双留给自己8岁大的儿子,另一双送给了侄子。 考虑到小孩子调皮,为防止万一,赵某又到乙保险公司为儿 子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一份。 问:赵某共形成了几个合同?这些合同属于什么类型? 【案例评析】案例中,赵某向商场购买冰鞋的买卖合同是 双务合同,赵某的合同义务是支付冰鞋的价格,而商场的合 同义务是提供约定的合乎质量的冰鞋。赵某将冰鞋赠送给侄 子的赠与合同就是单务合同,赵某的合同义务是将冰鞋无偿 送交给侄子,而其侄子无须支付任何代价。赵某和甲百货大 楼的买卖合同以及赵某购买的保险合同同时也都是有偿合同, 赵某将旱冰鞋赠送给侄子的赠与合同为无偿合同。赵某为儿 子购买的保险合同是涉他合同。以上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保险合同等都是有名合同。
(三)合同的分类
合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合同的 分类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加深对合同的认识。 1.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2.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3.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4.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5.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6.主合同和从合同 7.束己合同和涉他合同




六、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2007年4月30日,甲以手机短信形式向乙发出购买 一台笔记本电脑的要约,乙于当日回短信同意要约。 但由于“五一”期间短信系统繁忙,甲于5月3日才 收到乙的短信,并因个人原因于5月8日才阅读乙的 短信,后于9日回复乙“短信收到”。甲乙之间买 卖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 A.2007年4月30日 B.2007年5且3日 C.2007年5月8日 D.2007年5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