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 术语和定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四、总则 -----关键点
4.6 保护装置应不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4.7 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 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对于涉及多间隔的保护 (母线保护),如确有必要采用其他跳闸方式,相关设备应 满足保护对可靠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线路保护
合
智
并
能
单
终
元
端
线路
ECVT
GOOSE网 SV网
母
线
EVT1
电
压
合
并
单
EVT2
元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66kV、35kV及 以下间隔保护实施方案
1. 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按间隔单套配置。
2. 当一次设备采用开关柜 时,保护测控一体化设 备安装于开关柜内。宜 使用常规互感器,电缆 直接跳闸。
2. 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 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 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不直接交换信息;
3. 3/2接线型式,两个断路器的电流MU分别接入保护装 置,电压MU单独接入保护装置;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五、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 线路保护
4. 变压器保护可采用分布式保护。分布式保护由主单元和若干个子单 元组成,子单元不应跨电压等级;
Ⅰ母
高压侧边断路 器智能终端
3/2接线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高压侧边断路 高压侧中断路 器合并单元 器合并单元
ECT1
ECT2
EVT1
高压侧中断路器 智能终端
Ⅱ母
高压侧
公共绕组 合并单元
高压侧电压 合并单元
终
并
单
端
单
元
元
EVT
Ⅰ母
断路器1
ECT1
EVT
断路器2
ECT2
ECT3 断路器Ⅱ3 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保护(单套)
技术实施方案
线路保护
合
智
并
能
单
终
元
端
线路
ECVT
GOOSE网 SV网
EVT1
母
线
合
并
单
EVT2
元
I母 II母
220kV线路及以上变电站线路110kV线路保护 技术实施方案
一、标准规定的范围:
• 标准规定了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建、改 (扩)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技术原则与要 求。
• 标准适用于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新建、改 (扩)建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 应采用本标准的全部或与技术选用相对应的部分。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线路过电压及远跳就地判别功能应集成在线路保护 装置中,站内其它装置启动远跳经GOOSE网络启 动。
• 线路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断路器;经GOOSE网 络启动断路器失灵、重合闸。
3/2接线型式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线路保护
线路1
线路2
GOOSE网 SV网
智 能 终
电 流 合 并
端
单
元
电
电
压
智
流
合
能
合
并
4.12 保护装置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保护装置安装运行环境应满足相 关标准技术要求。
4.13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五、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 一般要求
1.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 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 包括:MU,ECVT,GOOSE,智能终端
中压侧 合并单元
智中能压终侧端Ⅰ母Ⅱ母
ECT4
公共绕组
ECVT2
ECT3
ECVT1
低压侧 合并单元
中压侧
低压侧 智能终端
低压侧
本体智能终端
3/2接线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边
中
断
断
路
路
器
器
电
电
流
流
合
合
并
并
单
单
元
元
电
公
边
中
压
共
断
断
合
绕
路
路
并
组
器
器
单
合
智
智
元
并
能能单终 Nhomakorabea终
元
端
端
跳闸
动作信号
电缆 本体信号
电缆
本体 智能终端
合
并
单
ECVT1
元
ECVT2
合
并
单
ECVT3
元
智 能 终 端 本体智能终端
低压侧
高压侧GOOSE网 高压侧SV网
220kV及以上双母接线变压器保护
配置方案
高 压 侧 合 并 单 元
高 压 侧 断 路 器 智 能 终 端
2. 变压器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各侧断路器;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 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变压 器保护可通过GOOSE网络接收失灵保护跳闸命令,并实现失灵跳变 压器各侧断路器;
3.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 上送过程层GOOSE网;
非电量 保护装置
电缆
高压侧GOOSE网 高压侧SV网
变压器保护
低压侧GOOSE网 低压侧SV网
低压侧 智能终端
中压侧 中压侧 GOOSE网 SV网
低压侧 合并单元
中压侧母联 智能终端
中压侧 智能终端
中压侧 合并单元
220kV及以上双母接线变压器保护 配置方案
高压侧
智
合
中压侧 能
并
终
单
端
元
智 能 终 端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背景
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节点支撑, 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内容。为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加快建设 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由国家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中心)牵头,组织制定 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以规范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应用。
4.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GOOSE点 对点通信方式;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 息宜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关键点
4.10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站 控层MMS网络应完全独立,继电保护装置接入不同网络时,应采用相 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间隔保护
线路
CT
GOOSE网 SV网
母线
PT
110kV(66kV)变电站线路保护 实施方案
保护测控装置
GOOSE SV
I母
合
智
并
能
单
终
元
端
线路1
EVT1
母
线
电
压
合
并
EVT2
单
元
EVCT
II母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五、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配置原则 ➢ 变压器保护
1. 变压器各侧及公共绕组的MU均按双重化配置,中性点电流、间隙电 流并入相应侧MU;
• 各地区实施方案差异较大,有必要统一; • 过程层网络化过分依赖于交换机,其运行可靠性决定系统的
可靠性,作为通信设备交换机的设计思想和继电保护的需求 不能完全吻合; • 交换机的延时不满足继电保护的“快速性”要求; • 网络方案时采样值同步依赖于同步时钟; • 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仍不够成熟。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