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详解
第2章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详解
一、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
• 1)极高的硬度、极高的耐磨性和极高的弹性模量。 • 2)刃口能磨得极其锋锐,刃口半径值极小,能实现超薄切削厚度。 • 3)刀刃无缺陷,切削时刃形将复制在被加工表面上,从而得到超光滑的 镜面。 • 4)与工件材料的抗粘性好、化学亲和性小、摩擦系数低,以得到极好的 加工表面完整性。 • 不可替代的超精密切削刀具材料:单晶金刚石。
刃口半径为0.6μm、0.3μm
刃口锋锐度对加工表面有一 定的影响,相同条件下(背 吃刀量、进给量),更锋锐 的刀具切出的表面粗糙度更 小;速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2.4 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二、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切削力的影响
锋锐车刀切削变形系数明显低于 较钝的车刀。 刀刃锋锐度不同,切削力明显不 同。刃口半径增大,切削力增大, 即切削变形大。背吃刀量很小时, 切削力显著增大。因为背吃刀量很 小时,刃口半径造成的附加切削变 形已占总切削变形的很大比例,刃 口的微小变化将使切削变形产生很 大的变化。所以在背吃刀量很小的 精切时,应采用刃口半径很小的锋 锐金刚石车刀。
2.7 刀具的要求及金刚石的性能和晶体结构
二、金刚石晶体的性能
• • • • 硬度最高,各向异性,不同晶向的物理性能相差很大。 优质天然单晶金刚石:多数为规整的8面体或菱形12面体,少数为6面立方体 或其他形状,浅色透明,无杂质、无缺陷。 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在超高压、高温下由子晶生长而成,并且要求很长的晶体 生长时间。 人造单晶金刚石已用于制造超精密切削的刀具。
2.3 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一、切削速度、进给量、修光刃和背吃刀量的影响
3、修光刃的影响
修光刃长度常取0.05~ 0.20mm。 修光刃的长度过长,对 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不 大。 修光刃有直线和圆弧两 种,加工时要精确对 刀,使修光刃和进给方 向一致。圆弧刃半径一般 取2~5mm。
2.3 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2.2 超精密切削时积屑瘤的生成规律
二、积屑瘤对切削力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积屑瘤高度大,表面粗糙度大,积屑瘤小表面粗糙度小。并 且可以看出,切削液减小积屑瘤,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
2.3 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一、切削速度、进给量、修光刃和背吃刀量的影响
1、切削速度的影响
2.4 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三、刀刃锋锐度对切削表面层的冷硬和组织位错的影响
1、对加工表面冷硬的影响
• LY12铝合金原始材料的显微硬度为105HV。使用p= 0.3μm的金刚石车刀切削,得到的加工表面显微硬度为 167HV;使用p=0.6μm的金刚石车刀切削,得到的加工 表面显微硬度为205HV。 • 1)刃口半径不同,加工表面变质层的冷硬和显微硬度有 很大区别; • 2)刃口半径越小,加工表面变质层的冷硬度越小。
x
Fy
使用极锋锐的刀具和机床条件最佳的情况下,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 可实现切削厚度为纳米(nm)级的连续稳定切削。 要使最小切削厚度 hD min 1nm ,可估算金刚石刀具刃口半径 为3~4nm。
用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进行切削试验,达到的最小切削厚度值为:
刀具
W18Cr4V W18Cr4V YG8 YG8
(二)通过实测两把刀的切屑厚度,计算出的切屑变形系数,1号车刀切下切屑的 变形系数小于2号车刀切下的切屑的变形系数。
(三)剪切角 的计算:假设切削过程为直角自由切削
tan cos 0 h sin 0
0 为前角。 式中 h 为变形系数,
从表2-5中可以看出,1号车刀的实际剪切角大于2号车刀,
• 超精密切削实际速度的选择根据所使用的超精密机床的动特 性和切削系统的动特性选取,即选择振动最小的转速。
2.1 超精密切削时刀具的切削速度、磨损和耐用度
总结:天然单晶金刚石刀具只能用在机床主轴转 动非常平稳的高精度车床上,否则由于振动金刚 石刀具将会很快产生刀刃微观崩刃。
2.1 超精密切削时刀具的切削速度、磨损和耐用度
hD min Fy Fx 1 1 (1 cos ) 1 1 2 2 2 2 1 tan ( Fx Fy )(1 ) Fy Fx Fy 1 F x
2.4 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三、刀刃锋锐度对切削表面层的冷硬和组织位错的影响
2、对加工表面组织位错的影响
刃口半径越小,位错密度越小,切削变形越小,表面质量越高。
2.4 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四、刀刃锋锐度对加工表面残留应力的影响
1)刃口半径越小,残留应力越低; 2)背吃刀量越小,残留应力越小,但当背吃刀量减小到临界值时,背吃刀量 减小,残留应力增大。
第2章 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
2.1超精密切削时刀具的切削速度、磨损和耐用度 2.2超精密切削时积屑瘤的生成规律 2.3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2.4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 的影响 2.5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2.6金刚石刀具晶面选择对切削变形和加工 表面质量的影响
第2章 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
由图2-12知,在有切削液的条件下,切削速度对加工表面粗 糙度的影响很小。 图2-13说明,不同切削速度下均得到表面粗糙度极小的加工 表面—镜面。
2.3 切削参数变化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一、切削速度、进给量、修光刃和背吃刀量的影响
2、进给量的影响
在进给量f<5μm/r
时,均达到
Rmax<0.05μm的加工 表面粗糙度。
被切材料
Q235钢 45钢 Q235钢 45钢
最小切削厚度
0.248 0.274 0.350 0.377
2.6 刀具晶面选择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的影响
一、金刚石晶体的摩擦系数
1)(100)晶面的摩擦系 数曲线有4个波峰和波谷; (110)晶面有2个波峰和 波谷;(111)晶面有3个 波峰和波谷;
一、切削速度、进给量、修光刃和背吃刀量的影响
4、背吃刀量的影响
在刀具刃口半径足够小时,超精密切削范围内,背吃 刀量变化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很小。 背吃刀量减少,表面残留应力也减少,但超过某临界 值时,背吃刀量减少反而使加工表面残留应力增加。
2.4 刀刃锋锐度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一、刃口锋锐度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一、切削参数对积屑瘤生成的影响 1、切削速度的影响
不管在多大的切削速度下都有积屑瘤生 成,切削速度不同,积屑瘤的高度也不 同。当切削速度较低时,积屑瘤高度较 高,当切削速度达到一定值时,积屑瘤 趋于稳定,高度变化不大。
2.2 超精密切削时积屑瘤的生成规律
2、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 p的影响
• 由图2-8可以看出在进给量很小时,积屑瘤的高度很大, 在f=5μm/r时,h0值最小,f值再增大时,h0值稍有增 加。 • 由图2-9所示,在背吃刀量<25μm时,积屑瘤的高度变 化不大,但在背吃刀量> 25μm后, h0值将随着背吃 刀量的增加而增加。
2.2 超精密切削时积屑瘤的生成规律
二、积屑瘤对切削力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对切削力的影响
积屑瘤高时切削力也大,积屑瘤小时切削力也小。 与普通切削规律正好相反。
2.2 超精密切削时积屑瘤的生成规律
切削模型分析
1)积屑瘤前端R大约
实际切削厚度
2~3μm,实际切削 力由刃口半径R起 作用,切削力明显 增加 。 2)积屑瘤与切削层和 已加工表面间的摩 擦力增大,切削力 增大。 3)实际切削厚度超过 名义值,切削厚度 增加 hD-hDu,切削 力增加。
2.6 刀具晶面选择对切削变形和加工表面的影响
四、晶面不同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110)晶面的刀具磨损较快,切削相当时间后,加 工表面的粗糙度已经超过0.05μm;(100)晶面的刀具磨损较慢,切削较 长时间后,加工表面粗糙度仍<0.05μm,即刀具耐用度明显较高。
2.7 刀具的要求及金刚石的性能和晶体结构
化简后得
tan
Fx Fy
Fx Fy
2.5 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一、刀刃刃口半径和最小切削厚度的关系(续)
在实际摩擦力 (N ) > N 时,被切材料和刀刃刃口圆弧无相 对滑移,才能形成切削被切除,即
(N ) Fx cos Fy sin
A点为极限临界点,极限最小切削厚度 hD min 应为
2
1 2
当刀刃刃口半径 为某值时,切下的最小切削厚度 hD min 和临界点处的 F 比值有关,并和刀具工件材料之间的摩擦 F 系数有关。
y x
2.5 超精密切削时的最小切削厚度
一、刀刃刃口半径和最小切削厚度的关系(续)
根据经验,A点处的 F 比值一般在0.8~1范围内,对于金刚石刀具进行 超精密切削,取 Fy 0.9Fx 。
第2章 超精密切削与金刚石刀具
超精密切削是使用精密的单晶天然金刚石刀具加工 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可以直接加工出超光滑的加工表 面(粗糙度Ra0.02~0.005µm,加工精度<0.01µm)。 用于加工:陀螺仪、激光反射镜、天文望远镜的反射 镜、红外反射镜和红外透镜、雷达的波导管内腔、计 算机磁盘、激光打印机的多面棱镜、录像机的磁头、 复印机的硒鼓、菲尼尔透镜等。 超精密切削也是金属切削的一种,当然也服从金属 切削的普遍规律。 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单件大型 超精密零件的切削加工和大量生产中的中小型超精密 零件加工。
即用(100)晶面的1号车刀切屑时的切屑变形小于用(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