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ppt课件


24 司马光
提示: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语句通顺, 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根据提示说一说:第一句话的句意应该怎样表达呢?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 里有一口大水瓮,有个小孩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 掉到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孩子就要被水淹没了。
24 司马光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24 司马光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
足智多谋公孙策
你发现上面四幅图中人物的姓名有什 么特点了吗?
对了,他们都是复姓。百家姓里有很 多复姓,本课我们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 公也是复姓,他就是——司马光。
神机妙算诸葛亮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
人教2版4 司语马文光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二、判断对错。
1.“一儿登瓮”的 “瓮”读wènɡ,不读 wēnɡ。( √ )
2.“众皆弃去”的“皆 ”读jié,不读 jiē。( × )
24 司马光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的体裁是文言文 ,课文主要讲了
司马光砸缸救人 的故事。
字词听写
24 司马光
第二课时
听完音频中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再结合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能感 受到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区别了吗?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篇文言文的魅力吧!
24 司马光

涌出。
24 司马光
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 2 句话,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庭院 , 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光,他做的事是 砸缸救人 。
24 司马光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的情况,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
24 司马光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下列对司马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司马光是北宋人。 B.司马光是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C.司马光的代表作是《史记》。
24 司马光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24 司马光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24 司马光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 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 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 “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流了出来。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24 司马光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 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材, 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 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4 司马光
你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 一讲这个故事吗?(课后第二题)
提示:1.注意把课文中“庭”“足” “皆”这些文言词语转化成现代汉语来讲述。
24 司马光
易写错
tínɡ yán
庭延
庭院 法庭
延长 延安
24 司马光
整个字呈倒三角结构
zhònɡ
这一笔要变捺为点

巧记:两人顶一人。
24 司马光
砸缸救人
识字游戏
跌倒 登山 主持 比比皆是
24 司马光
词语解释

庭院。

指口小肚大的 陶器。
24 司马光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第一课时
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叟。陕
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主持编纂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 通鉴》。
24 司马光
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 面语言写成的文章。我 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 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 古文称为“文言文”。
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3.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揣摩人物内 心,在故事中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
24 司马光
我来讲一讲: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 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瓮,有个顽 皮的小孩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 到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孩子就要 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 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 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砰!”水瓮 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 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24 司马此光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děi
de
这个工程得一个月才能做完。 出得门来
24 司马光
我会写


tínɡ dēnɡ diē
庭 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24 司马光
生字归类
司庭登跌 众 弃 持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左右 结构
24 司马光
识字方法
加一加:足+失=跌 人+人+人=众
字理识字: 持
会意字。表示用手拿住,本义是握、执。
24 司马光
这篇课文在语言上和其他课文在 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 后第三题)
24 司马光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 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 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 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 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 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 已经没了踪影。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文言文名句举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24 司马光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diē
司马光 足跌没水中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24 司马光
多音字

méi
没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没有

光池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自读全文,用圆圈圈出文中提到的 “儿”,用方框圈出“众”。小组 讨论:这几个“儿”分别指谁?文 中的“众”又指谁?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所有 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和跌 倒在水瓮里的孩子 之外的其他孩子们
24 司马光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4 司马光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24 司马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