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根治术
适应症:
甲状腺肿块术中送冰冻回报为恶性。
术后送病理为恶性的
术前根据病变的生物特性判断为恶性的,术中也应该冰冻切片证实。
颈淋巴结肿大,活检为甲状腺转移癌的但甲状腺未检查出肿块的,也要手术
甲状腺肿块活检未甲状腺癌的
禁忌症:
癌变已经有远端转移的,局部肿块大而固定,切除困难的,应放弃手术。
若有气管压迫的可行气管切开术。
术前准备:
基本同次全切除术,无甲亢表现,不必需按甲亢术前准备
甲状腺癌切除,手术范围大,出血多,备血,至少1000ml以上。
术前必须和患者家属及单位讲情手术的危险性,并发症,
术后颈部可有一定畸形,美观影响。
术后可能肿瘤复发。
手术技巧:
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后仰,头枕一专门的枕圈,使颈部充分暴露。
气管内插管麻醉。
目前的用改良甲状腺癌根治术。
基本原则为:
一侧甲状腺癌:
切除患侧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不一定切除。
)
患侧甲状腺全切,并切除峡部,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患侧颈淋巴结清扫,为清除彻底可切除颈内静脉及周围组织。
但不可损伤迷走神经及颈总动脉。
双侧甲状腺癌:
切除两侧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
双侧甲状腺全切
清扫双侧颈动脉鞘周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扩大清除颈侧及颌下淋巴结
单侧甲状腺癌在颈前部横切口,并从胸锁乳突肌前缘至下颌角平面延长切口,游离皮瓣后,从正中线切开,在甲状软骨平面切除舌骨下肌肉,分离至胸骨颈切迹后切除两肌肉,此时甲状腺及肿瘤完全暴露,分离甲状腺四周,切断结扎甲状腺中静脉及上下动脉。
再向对侧翻转甲状腺,边翻转边结扎出血点,从气管表面切除甲状腺峡部,分至对侧时将健侧甲状腺做大部切除术,尽量保留后面的包膜,以保护喉返神经,然后摸清颈内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彻底清除,应打开颈动脉鞘保护迷走神经及颈总动脉。
从颈跟部分出颈内静脉,连同周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一同分离,直到颈内外动脉分差处切断颈内静脉及周围组织。
若发现颈侧;颌下;锁骨上有肿大淋巴结也应该扩大切口进行淋巴结清扫。
但甲状腺癌变早期转移,第一站为颈内静脉周围,然后才往颈部其它处转移,最后往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因此甲状腺癌除甲状腺本身切除彻底外,颈内静脉及周围淋巴结清扫已经足够。
双侧甲状腺癌,取颈跟部横切口向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至两侧下颌角,为马蹄形切口,从甲状软骨平面切断舌骨下肌肉,暴露双侧甲状腺,从左侧或右侧分离甲状腺,结扎切断甲状腺中静脉及上下动脉,将甲状腺全切除,然后清扫双侧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但要保护好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及颈内静脉,仔细清除周围淋巴结和脂肪组织,不切除颈内静脉。
若其它处有淋巴结转移仍需扩大切口,进行彻底清扫。
若甲状腺较大,颈侧有淋巴结转移,或先发现有转移淋巴结的,应扩大切除范围,切口应从乳突到舌骨平面,下面颈跟部横切口沿至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肌前缘纵行切口,为一“工”字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颈阔肌深面游离皮瓣,内侧至颈中线,外侧到斜方肌,现露出颈后三角区,切断颈外静脉,切断患侧舌骨下肌肉,将胸锁乳突肌从锁骨平面切断,向上翻至乳突部切断,切除该肌,清楚现露甲状腺及肿瘤,现露颈深组织。
切除患者甲状腺,从气管表面切除峡部,对侧次全切除,切开颈动脉鞘,切除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组织及周围组织。
保护迷走神经及颈总动脉,锁骨上窝要清楚淋巴结及周围组织。
注意
胸膜。
再解剖下颌部分,切除颌下的淋巴结和可疑组织,颌下腺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切除,如副神经已经被肿瘤侵犯一并切除。
但尽量保留该神经。
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缝合各层。
术中注意事项:
无论那种手术,都应该注意神经损伤,尤其喉返神经。
在切断颈内静脉,尤其是锁骨平面切除,先仔细分离,穿线结扎两道,再用钳夹住上方后切断,不可用力牵拉,防止大出血,血管回缩无法找到。
术中彻底止血,
伤口必须放置引流管,术后负压吸引,以免血肿压迫呼吸道梗阻。
术中若损伤胸膜,导致气胸,应密闭后放置胸腔比试引流管。
术后处理:
严密观察病情权变化,
常规床头气管切开包,
注意伤口出血,必要打开止血
抗生素治疗
甲状腺全切簇,需用甲状腺素片口服替代甲状腺功能,保持维持剂量。
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张局部放疗,癌变患者,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
40-60mg,2次每日。
根据引流管量决定拔出时间,一般48-72小时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一般72小时拔除。
7天拆线。
手术并发症的处理:
术后伤口出血,打开重新止血
呼吸道梗阻,立即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