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1-50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1-50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1-50题1.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A.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为目的B.教学设计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C.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D.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是关键要素,教案设计就是教学设计√资源编号: 2080 标题: 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2.依据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下面关于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基准B.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C.相对评价中,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有利于判断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的相对优劣D.相对评价不宜判断个体与教学目标的距离,也不易分辨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资源编号: 1960 标题: 依据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下面关于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3.一般来说,学习者分析包括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下列属于智力因素分析的是( )。

A.初一学生已学习了一部分应用软件的使用,但在硬件方面的认识和学习相对匮乏√B.初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可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C.目前很多初一学生已有购买电脑或购买更好电脑的准备或欲望D.初一学生精力充沛, 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资源编号: 2066 标题: 一般来说,学习者分析包括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下列属于智力因素分析的是( )。

4.关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技术强调的是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B.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都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利用教育技术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变 C.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教育技术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教育技术素质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编号: 1943 标题: 关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质”的分析,以评价变量之间频度或程度等的差异,这种评价是指以下哪种评价( )。

A.定性评价√B.相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定量评价资源编号: 1987 标题: 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质”的分析,以评价变量之间频度或程度等的差异,这种评价是指以下哪种评价( )。

6.下面对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效果B.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本工具和手段,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的√C.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名称不同,但是它们的涵义基本相同,都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D.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技术。

有形的技术是指黑板、粉笔、投影、视听教材等传统教学媒体资源编号: 1954标题: 下面对教育技术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7.在进行新课之前,将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并开展学习活动。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 )。

A.启发式教学策略B.支架式策略C.先行组织者策略D.随机进入式策略√资源编号: 1965 标题: 在进行新课之前,将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并开展学习活动。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 )。

8.以下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媒体设备B.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C.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电影教育、视听教育、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等不同的名称,它们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反映的教育理念不同,实质也不同D.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资源编号: 2027标题: 以下对教育技术的理解正确的是( )。

9.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事先准备的演示文稿中很多自定义动画效果不能实现,可能的原因是( )。

A.内存条没插好B.显示器没有通电C.Office 版本不同√D.鼠标故障资源编号: 2009 标题: 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事先准备的演示文稿中很多自定义动画效果不能实现,可能的原因是( )。

10.刘老师在用网易邮箱收发邮件时,发现邮件带有“回形针 ”的标识,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该邮件尚未被阅读过B.该邮件已过期C.该邮件已感染病毒D.该邮件带有附件√资源编号: 2024 标题: 刘老师在用网易邮箱收发邮件时,发现邮件带有“回形针 ”的标识,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11.以下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 软件成功打开的文件格式有( )。

A.*.wmv√B.*.swfC.*.mp3√D.*.mpeg√E.*.exe资源编号: 1993 标题: 以下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 软件成功打开的文件格式有( )。

12.下列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正确的的是( )。

A.教学评价都是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的B.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体现教师的成就,因此只对教师有用C.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D.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资源编号: 2061标题: 下列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正确的的是( )。

13.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按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下是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中不属于“知道”层次目标的是( )。

A.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B.列出我国设置的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C.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D.能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认识历史问题√资源编号: 2031 标题: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按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下是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中不属于“知道”层次目标的是( )。

14.在教案设计时,提取教学重难点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教学难点总是和教学重点不一致,而且不是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B.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的内容,因此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确定教学难点√C.教学难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教师较难讲授的部分D.教学重点通常集中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E.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它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地位√资源编号: 2019 标题: 在教案设计时,提取教学重难点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15.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的“领会”是指( )。

A.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B.掌握学习材料的意义,能够转化、解释学习材料√C.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D.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资源编号: 1953标题: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的“领会”是指( )。

16.下列关于学习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差异是对学习本质的理解不同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C.认知主义把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学习者内部心理加工的过程,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D.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其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资源编号: 1963标题: 下列关于学习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7.电子教案和传统教案相比,下列的哪一项不是电子教案的特点?( )A.便于教案的修订,但不便于携带√B.以超文本方式组织信息C.具有多媒体效果D.生动呈现教学信息,提高授课效率资源编号: 2006 标题: 电子教案和传统教案相比,下列的哪一项不是电子教案的特点?( )18.在搜索资料过程中,试图下载一张关于彰显黄河气势的图片放到课件上,以下不属于图片格式的是( )。

A.*.exe√B.*.gifC.*.bmpD.*.rm√E.*.wav√F.*.jpg资源编号: 1957 标题: 在搜索资料过程中,试图下载一张关于彰显黄河气势的图片放到课件上,以下不属于图片格式的是( )。

19.在各小组讨论时,你发现有2个小组已经完成任务了,但是其他的小组还在热烈的讨论,好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比较恰当( )。

A.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自由的聊聊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B.让完成任务的小组成员插入到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中,协助她们完成任务√ C.为了顺利完成后续教学任务,中止未完成任务小组的讨论D.让完成任务的这几个小组之间对比、探讨任务结果√资源编号: 2050 标题: 在各小组讨论时,你发现有2个小组已经完成任务了,但是其他的小组还在热烈的讨论,好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时,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比较恰当( )。

20.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与学的工具,同时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B.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越先进,课程整合的效果越好,教学的优化效果也最佳C.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内容同等重要,因此不能顾此失彼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用于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资源编号: 1962 标题: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B.教学目标让学习者了解预期的学习结果,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C.教学目标的选择和编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宜用具体详细的行为术语来描述√D.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的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为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资源编号: 2067 标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2.在使用教学资源时,一般需要标明信息资源的来源。

以下文献引用格式中不够规范的一项是( )。

A.[4]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pub/wml.html ,1998—08—16/1998—10—01B.[1]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J ]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C.[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D.[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 ].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资源编号: 1979 标题: 在使用教学资源时,一般需要标明信息资源的来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