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惠水县第三中学、卢山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贵州省惠水县第三中学、卢山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学年上学期惠水三中与芦山中学联考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1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铅笔长度的示意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铅笔的长度分别是( )A.1 cm、5.20 cm B.1 cm、7.20 cmC.1 mm、5.20 cm D.1 mm、7.20 cm2.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3. 期中测试中,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80cmB. 老师监考巡视时的平均速度是10m/sC. 考场内的室温大约为30℃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4.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现象的是()5. 2020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6.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 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7.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里,以下正确的是(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D.冰可能熔化,水也可能结冰,无法确定8.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10:3B. 3:10C. 8:15D. 15:89. 如图6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 =5min时,该物质是液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10.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夜半钟声到客船”——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坐地”是人对于地球是静止的;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使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12.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是形成的,雪是形成的,有时北方的雪没有融化成水就慢慢变少了是因为雪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3.物体做直线运动,900m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是 s,平均速度是m/s,合 Km/h。

14. 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1.41cm、1.52cm、1.42cm、1.44cm,则物体的长度是。

15、如图8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边的那个泡沫塑料小球(选填“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原因。

16.2020年“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蘑菇兄弟”王嘉诚和张燕峰的演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蘑菇兄弟”在弹奏小吉它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产生的,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能区分出他们两位的演唱声音是因为他们的不同。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17. 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9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甲的速度为 m/s,,乙车相对于甲车处于态(填“运动”或“静止”)。

18.根据图10所示,写出测量的值:温度计甲所示的温度值是_____℃,某同学的体温如乙图所示t=______℃,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选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19.炸油条、鸡翅膀用食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填“热量”或“温度”),这是由于水和油的不同。

20.如图11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其中每空1分,共19分)21.晓晓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实验中.(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时间/min0 1 2 3 4 5 6 7蜡的温度/℃42 44 46 48 49 50 51 52(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试管外面很快有一层小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将试管加热,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在第4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2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某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1)如图14中的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过程。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15中所示。

(2)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选填“酒精”或“煤油”)。

(3)利用图16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①;②。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6)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四、简答题(本大题两小题,每题3分,共6分)23、北方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家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24、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五、计算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17分;25题3分,26题6分,27题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5.(3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26. 某人在100 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 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2分)(2)如果他在最初20 s以0.8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 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它的速度是多大?(4分)27.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17甲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①“泰州18km”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②“40”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从此标志牌到泰州最快要用多少分钟?(3分)(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看了看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9:00,同时小明注意到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17乙所示。

一路上汽车始终是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高速公路的出口处时,小明又看了看手表,时间为上午10: 30。

请你计算:这段高速公路的全长是多少?(3分)图17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惠水三中与芦山中学联考八年级物理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1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铅笔长度的示意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铅笔的长度分别是( C )A.1 cm、5.20 cm B.1 cm、7.20 cmC.1 mm、5.20 cm D.1 mm、7.20 cm2. 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3. 期中测试中,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A. 课桌高度约为80cmB. 老师监考巡视时的平均速度是10m/sC. 考场内的室温大约为30℃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4.下列生活中的“小水珠”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B )5. 2020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D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6.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 )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 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7.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里,以下正确的是( C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D.冰可能熔化,水也可能结冰,无法确定8.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D )A. 10:3B. 3:10C. 8:15D. 15:89. 如图6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t =5min时,该物质是液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10.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夜半钟声到客船”——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坐地”是人对于地球是静止的;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