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C)完整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资料(C)完整答案






5.CIDR
无类间域路由。是一个在 Interner 上创建附加地址的方法,这些地址提供给 ISP,再由 ISP 分配给客户。
四、为什么要采用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有哪几种形式?(10 分) 。 答:在点到点通信方式中,两点间的通信线路是专用的,其利用率很低。一种提 高线路利用率的卓有成效的办法是使多个数据源合用一条传输线。 为此在通信系 统中引入了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的一般形式有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 路复用(TDM) 、波分多路复用(WDM)和码分多路复用(CDM) 。
2.0×10 km/s ,光纤信道的
5
带宽为 1Mb/s, 假定有一个长度为 1 个字节的数据块通过该光纤信道传送到 1000KM 远的计算机,则发送时延最小为( 1/1M ) 。 3. TCP/IP 体系结构由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际层、网络接口层组 成。 4. IP 地址为 55.2.9.2 的主机,按分类网络属于( A )类网络。 5.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运输层协议是( UDP ) 。 6. 计算机网络中, 实现数据加密的两类密码体制是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 ( 公 钥 )密码体制。 二、名词解释,写出中文意思并简要说明(每小题 3 分,5 小题,共 15 分) 。 1. IGMP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协议是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多播路由器知道本局 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退出某个多播组. 2.TCP 传输控制协议。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 IP 的运输层协议。 3.FTP 文件传送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基于传输层,为用户服务,负责进行文件 的传输。 4.PPP 点对点协议。 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这样的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 议。
命题方式:
教考分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学年第
学期
《 计算机网络原理 》课程期
专业、班级: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姓名: 四 五 六
考试试题(C)
学号: 七 八 总成绩
一、填空(每小题 2 分,6 小题,共 12 分) 1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 ( 草案标准 )以及因特网标准。 2. 已知电磁波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
ACK = 1, seq = x + 1, ack = y 1 ESTABLISHED数 据 传 送ESTAB NhomakorabeaISHED




七、在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上,点击鼠标链接到某页面,其 URL 为: /vn/ff/index.htm 请说明在实现此链接时,http/1.0 协议的执行步骤。 (10 分) (1) 浏览器分析超链指向页面的 URL。 (2) 浏览器向 DNS 请求解析 的 IP 地址。 (3) 域名系统 DNS 解析出 服务器的 IP 地址。 (4) 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 (5) 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 GET /vn/ff /index.htm。 (6) 服务器给出响应,把文件 index.htm 发给浏览器。 (7) TCP 连接释放。 (8) 浏览器显示文件 index.htm 中的所有文本。




六、假定主机 A 运行的是 TCP 客户程序,而 B 运行的是 TCP 服务程序,最初两 端的 TCP 进程都处于关闭状态,请画图并说明通过“三次握手”TCP 连接的建 立过程。 (10 分)
客户 A CLOSED
服务器 B CLOSED 被动打开
主动打开
SYN = 1, seq = x
LISTEN SYNSENT SYN = 1, ACK = 1, seq = y, ack= x 1 SYNRCVD
八、假定使用连续 ARQ 协议,发送窗口大小是 3,而序号范围是[0,12],而传 输媒体保证在接收方能够按序收到分组。在某一时该,在接收方,下一个期望收 到的序号是 6,试问(11 分) (1)在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中可能有出现的序号组合有哪些种? (2)接收方已经发送出的、但在网络中(即还未到达发送方)的确认分组可能 有哪些?说明这些确认分组是用来确认哪些序号的分组。 答: (1)序号到 5 为止的分组都已收到,若这些确认都已到达发送方,则发 送窗口的范围是[6,8]。假定所有的确认都丢失了,发送方都没有收到这些确认。 这时,发送窗口应为[3,5]。因此,发送窗口可以是[3,5],[4,6],[5,7],[6, 8]中的任何一个。 (2)接收方期望收到序号 6 的分组,说明序号为 3、4、5 的分组都已收到, 并且发送了确认。 对序号为 2 的分组的确认肯定被发送方收到了,否则发送方不 可能发送 5 号分组。可见,对序号为 3,4,5 的分组的确认有可能仍滞留在网络 中,这些确认是用来确认序号为 3、4、5 的分组。
五、一个 3200 位长的 TCP 报文传到 IP 层,加上 160 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 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 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 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 1200 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中必须进行分片。试问 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 网看见的数据)?(12 分) 答: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 1200bit,可见 每一个 IP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是 1200bit,故其数据部分最多为 IP 数据报的总长度﹣IP 数据报的首部=1200﹣160 =1040 bit TCP 交给 IP 的数据共 3200 bit=1040+1040+1040+80 因此 3200 bit 的数据必须划分为 4 个数据报片。 即,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 1200+1200+1200+240=3840 bi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