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5,P1-P16)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C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2.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A )。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C.报文交换D.光交换3.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 D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网络层D.应用层4.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C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5.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D )A.报文头B.报文尾C.路由D.分组编号(6-13,P17-P28)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D )A.数字信号的驱动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7. 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B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 以上均不对8.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A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9. 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 A )。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10.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时分多路复用(TDM)B.频分多路复用(FDM)C.波分多路复用(WDM)D.码分多路复用(CDMA)11.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必须先将语音信号数字化。

利用( D )可以将语音信号数字化。

A.差分Manchester编码技术B.QAM 技术C.Manchester编码技术D.PCM 编码技术12.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13. 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B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 以上均不对(14-29,P29-P46)14.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同层对等实体间进行信息交换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 B )。

A.接口B.协议C.服务D.关系15. 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A.传输层 B.应用层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16.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网络接口层17. TCP/IP协议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18. 在组成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中,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是指(A )。

A.语法 B.语义 C.时序 D.接口19. 在分层中继系统功能中,解决端对端服务问题的是( A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高层20. 网络协议三要素中同步是( D )。

A.数据的结构B.用于协调的控制信息C.数据信息的编码D.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为( B )。

A.物理层和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C.网络层和表示层D.会话层和应用层22. 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23. 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A )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DNS和SMTPC.RARP和DNS D.IP和UDP 24. 在分层中继系统中,数据链路层接收或发送信息的基本单位是( ) 。

A.比特B.字节C.帧D.数据报25. TCP/IP 是一组分层的通信协议。

构成TCP/IP 模型的四个层次是( A )A.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运输层,会话层,应用层D.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会话层,应用层26. OSI 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D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27.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C )。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C.包、帧、比特D.数据块、分组、比特28. 在分层中继系统功能中,解决端对端服务问题的是(D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29.TCP/IP协议规定为(A )。

A、4层B、5层C、6层D、7层(30-52,P47-P65)30.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 C )A.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B.站点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C.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行发送D.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31. 在IEEE802.3物理层标准中,10BASE-T标准采用的传输介质为( A )。

A.双绞线B.基带细同轴电缆C.基带粗同轴电缆D.光纤3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一般不包括( A )。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介质访问控制层33.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A)。

A.传输媒体 B.拓扑结构C.媒体访问控制技术D.以上均不是34. 交换式局域网采用( C )拓扑结构。

A.总线形 B.星形C.环形 D.网状形35.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A.PAN B.LAN C.MAN D.WAN 36. 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A )。

A.网络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介质访问控制层37. CSMA/CD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A )。

A.星形B.环形C.总线型D.网状形38.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A )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39. 由IEEE 802.11定义的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方法是( B )A. CSMAB. CSMA/CDC. CSMA/CAD. 令牌传递40. 在下面列出的几种标准的网络中,网络各节点争用共享信道不会出现“冲突”现象的是( B )。

A.IEEE 802.3 B.IEEE 802.4 C.IEEE 802.3z D.IEEE 802.3u41. 在二层交换局域网中,交换机通过识别( )地址进行交换。

A.IP B.MACC.PIX D.Switch42. 10Base-T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43. 交换式局域网核心设备是()拓扑结构。

A.网桥 B.交换机C.网关 D.中继器44.HDLC帧格式中标识序列(F)是( D )A.11111111B.11111110C.01111111D.0111111045.PPP协议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D )。

A.一种成帧的方法B.一套链路控制协议C.一套网络控制协议D.一套运输控制协议46. 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D )。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47. X.25和FR分别表示( A )。

A.企业内部网和帧中继网B.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数字数据网C.帧中继网和企业内部网D.公用分组交换网和帧中继网48. 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11110011”,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C)A.01111100110B.00111110011C.01111100011D.0111101001149. 网桥作为局域网上的互连设备,主要用于( B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高层50. 以下属于广域网技术的是( D )。

A. 以太网B. 令牌环网C. 帧中继D. FDDI51.MAC地址由一组( C )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128位B.16位C.32位D.64位52.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C )A.MAC地址学习B.帧的转发C.路由选择D.过滤(53-70,87-119,P87-119)53.虚电路属于()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混合交换54. 在下面给出的IP地址中,属于C类IP地址的是()A.30.65.102.3B.212.96.209.5C.130.38.62.7D.168.121.114.955. IPv6地址由一组()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128位B.16位C.32位 D.64位56. ICMP是:( )A.应用层的协议B.网络层协议C.传输层协议D.不是TCP/IP协议集中的协议57.ARP的功能是( )。

A.验证数据帧的接收B.获得主机的IP地址,然后将IP地址映射到一个注册的域名上C.获得主机的MAC地址,然后将MAC地址映射到主机的IP地址上D.获得主机的IP地址,然后将IP地址映射到主机的MAC地址上58. IPv4地址由一组( )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B.16位C.32位D.64位59.用于多播的IP地址是()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60. TCP/IP 协议簇中和IP 协议配套的三个协议是( )。

A.DNS、RARP、ICMP B.DNS、ARP、ICMPC.ICMP、RARP、ARP D.UDP、ARP、ICMP61.能够使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是下列那种协议的功能。

()A、IPB、HTTPC、ICMPD、TCP 62. 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连起来,实现不同高层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 )。

A.集线器B.路由器C.网关D.网桥63. 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上。

A.源主机B.目的主机 C.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D.目的主机或路由器64.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时即相当于不可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