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2020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A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解析】 第(1)题,图示信息表明黑子数量多少是周期变化的,周期约11 年,A项错。图示黑色短线表示降水距平,不代表降水量,降水量距平的最 大值约250 mm,出现在1994年,B项错。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 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C项对。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负 相关关系,D项错。第(2)题,太阳黑子增多时,耀斑活动也增多,太阳对 地球的影响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A项对。地表温度明显升高是受太阳辐 射的影响,B项错。与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水循环的动力增强无关,C、 D两项错。
太阳飞向宇宙 空间
律 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电磁波
对 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度 会扰动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 在地球的两极
地 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 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 地区产生极光
球 的
定的相关性;②黑子活动高
现短暂的中断
影 峰年,剧烈天气现象出现的 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使地
太阳年龄 质量损耗0.03%,50亿年,旺盛时期
纬度分布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时空 分布
时间变化
北半球,6月份最多,向其他月份逐渐减少
南半球,12月份最多,向其他月份逐渐减少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作用
表现
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 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水循环、大气运动的动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
知识构建
巩固园地
课时作业
B.四川盆地
D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D
C.地势高 D.云雨少
【解析】 第(1)题,根据PAR强度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我国青 藏高原上的PAR强度值最大,四川盆地最小。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青 藏高原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第(2)题,影响PAR强度高低的因 素很多,如纬度、地势、光照(日照时数)等,但主要因素是光照条件,日照 时数越长,PAR强度值越大;反之越小。光照强弱取决于天气状况,云雨 少的地区,日照时间长,对大气削弱作用小,PAR强度值大。乙地位于内 蒙古高原,气候干燥,晴天多、雨日少,PAR值高;甲地位于四川盆地, 雨日多、晴天少,PAR值低。
1.为什么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 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3.总结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
答案: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年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 纬度递减。从上海和德国、日本的纬度相比,上海的纬度最低,获得的太 阳辐射量最大。
2.由于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能源需求量大;同时本地常 规能源资源缺乏,所以开发太阳能成为重要的措施。
②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 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误区警示: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
一般而言,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比较丰富,但也有特殊的地区,如青 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 阳辐射强;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 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1)图示信息表明
()
A.黑子数量变化周期忽长忽短,无规律可循
C
B.降水量的最大值约250 mm,出现在1994年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量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2)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结合材料和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 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 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 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材料二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水旱灾害
材料一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辐射是地 球的能量源泉。
可爱的太阳有时也会发脾气,一旦太阳放射能量超过地球磁场和大气的防 护能力,必然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科学家担心,人类对将可能发生的 太阳风暴准备不足,而这种风暴有可能会切断人类社会的电力供应、手机 信号,甚至包括供水系统,其影响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 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2)特例分析
①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 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 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新课标导学
地理
必修① ·人教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情景导读
学习目标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
1. 结 合 能 源 等 热 点 问 题 说 明
在《答韦中立论师道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书》中写道:“仆往闻
2.以区域年太阳辐射分布图
庸,蜀之南,恒雨少日,
切入,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
日出则犬吠。”意思是说四川这个地方的狗常常 影响因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
响 概率增加
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
指示方向
方法技巧:1.黑子(暗)分布在光球(亮),耀斑(亮)分布在色球(暗)。 2.图解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2019·浙江嘉兴一中期中)下图表示1960—2013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 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关系。完成 (1)~(2)题。
材料二 太阳风暴图。
请思考下列问题: (1)太阳活动类型有哪些?他们的活动有规律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黑子、耀斑、太阳风。黑子增多的年份也是耀斑爆发的年份,周 期约为11年。 (2)①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干扰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在两极地区形成美丽的极光。 ⑤诱发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 层结构
太阳活动 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 耀斑:太阳活动激烈的显 形式 显示,周期约为 11 年 示,周期约为 11 年
太阳风
活 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漩涡,温
动 度相对较低;②带电荷,能 ①激烈的能量爆发;②以射电 带电粒子脱离

产生磁场;③存在太阳活动
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 出辐射能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从图中提取三大信息:①图示表达的中心内容;②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 具体年总辐射量;③年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__ __
____西__部____多____,__东____部____少__;____北____方__多__,__南_方__少__;_内__蒙_古__西__部_和__青__藏_地__区__最_多__,__四_川__盆_
地( 2最) 全少球。太 阳 年 总 辐 射 量 的 纬 度 分 布 规 律 是 从 _ _ _ _ _ _ _ _ 向 _ _ _ _ _ _ _ _ 递 减 。
见不到太阳,偶尔看到太阳露出脸来,却好像见 的影响。
了陌生人一样大叫起来。为什么蜀地常常见不到 3.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
太阳呢?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互动课堂
2
知识构建
3
巩固园地
4
课时作业
互动课堂
知识点一 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 温度_
阳的概况:主要由 ___________。
_
_
_
_
Hale Waihona Puke _氢_和_ _氦_ _现象 增亮斑块 暗黑斑点
意义 太阳活动的___重__要_标__志____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通信。 ② 扰 动 地 球 磁 场 , 产大气生层“ _ _ _ _ _ _ _ _ ”无现线象电短。波 ③使________地区产生“___磁__暴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两灾极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极活光 动有关,如地震、____________等。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工业燃料的源泉
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 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 生产、生活用能的源泉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3.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拓展延伸:我国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
(1)总体特征
知识点二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的大气层
图中A层是________层,B层是________层,C层是________层。
日冕
色球
光球
2.太阳活动
( 1 ) 概 念 : _ _ _ _ _太_ _阳_大_气_ _ _ 经 常 发 生 大 规 模 的 运 动 。 (2)主要类型
位置 B C
类型 ___耀_斑____ ___黑_子____
组成


热的
__
_气_体_球_
__
__




2.太6 0阳00K辐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