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粮食直补政策宣传标语篇一:粮食直补工作总结粮食直补工作总结粮食直补资金发放范围广、工作量大,时间紧,政策性强,我局高度重视,在接到市财政局下发的《关于拨付xx年对种粮农民直补资金抓紧做好对种粮农民补贴工作的紧急通知》后,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制定方案,强化措施,确保了工作落实。
通过各乡镇(街道办)的共同努力,具体经办人员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辛勤工作,于3月31日圆满地完成了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兑付工作,将补贴资金存入了补贴农户的一折(卡)通上。
现将xx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工作汇报如下:一、制定实施方案,做到有章可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对直补资金的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我局按照德阳市财政局、农业局《关于拨付xx年对种粮农民直补资金抓紧做好对种粮农民补贴工作的紧急通知》(德市财建〔xx〕13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拟定了《德阳市旌阳区xx 年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实施方案》,并报区政府同意。
方案明确规定了补贴对象、补贴资金分配方法、张榜公示、资金专户管理、补贴资金的兑付、监督检查、时间安排等要求。
规范了各乡镇(街道办)直补工作操作程序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二、加强政策宣传、使补贴政策家喻户晓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
我局高度重视,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等媒介,加强政策宣传。
广泛宣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补贴品种,补贴资金计算办法、补贴资金兑付办法、工作时间安排等内容。
使补贴政策家喻户晓,让农民理解、支持、配合补贴工作,有力助推了补贴工作的进度。
三、加强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工作要求在3月31日前完成,比去年提前了10天,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促进补贴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今年补贴工作,我局精心组织,于3月11日召集涉及粮食直补的乡镇(街道办)、经办银行等单位及部门召开了旌阳区xx年粮食直补工作暨农民补贴网络建设业务培训会。
会上区财政局相关领导对xx年粮食直补工作进行了小结,对xx粮食直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相关业务人员就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金额的计算及补贴软件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
四、加强指导与督查,扎实开展补贴工作今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工作,我局由企业股具体承办,并落实了专人负责。
补贴工作严格按照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3月9日至16日为核实测算阶段。
今年,由于时间较紧,在接到上级关于粮食直补工作通知时,就电话通知各乡镇、街道办安排进行农户姓名、补贴面积核实。
耐心解答及处理核实阶段出现的问题。
第二阶段从3月17日至24日为张榜公示阶段。
在此阶段,认真做好了补贴数据录入、补贴软件的指导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
深入乡镇、村、社检查了张榜公示情况。
第三阶段从3月25日至3月31日为资金兑付阶段。
3月25日,各乡镇、街道办上报补贴银行清册电子数据文件、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数据报财政部文件,并经审核通过后,将数据报送邮政储蓄银行德阳市直属支行将补贴资金存到补贴农户一折(卡)通帐上。
五、xx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兑付情况截止xx年3月31日,我区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存到补贴农户一折(卡)通帐上,补贴兑付工作全面结束。
今年,我区共发放粮食直补金额416.43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503万元,补贴面积307217.10亩,涉及农户97374户,涉及农民279081人。
据统计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亩均补贴95.03元,户均补贴299.82元,人均补贴104.61元。
篇二:实施粮食直补的必要性原有补贴机制的缺陷:长期以来,国家一方面在生产环节领域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投入,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促进粮食有序流通,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流通环节,国家每年都支付大量粮食补贴,支持粮食的收购和存储等,通过补贴流通环节间接地补贴农民,保护好农民利益。
这种补贴方式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密切相关,对贯彻落实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稳定粮食生产与供求、缓解农民“卖粮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其弊端也日渐突出,主要是:1.种粮农民难以完全享受到政策实惠。
对流通环节进行补贴,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好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但通过补贴流通环节以补贴农民的做法,在操作上往往难以完全落实到位,政策容易打折扣。
2.财政补贴效率较低。
根据实际经验表明,支持流通环节的价格补贴政策,补贴效率相对较低。
据相关部门测算,价格政策的补贴效率仅仅为25%,即补贴4元钱,农民得到的只有l元。
我国在流通环节补贴效率也相对较低,结果国家花了钱,效果还不明显。
3.粮食流通不畅。
我国传统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在促进粮食大幅增产的同时,也带来粮食的大量积压,使得顺畅流通和顺价销售陷入困境,迫使国家只能降价销售或不断调低保护价格水平,最终农民利益还是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4.国有粮食企业缺乏改革压力和动力。
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有贷款、库存有补贴、亏损就挂账”,对国家的政策依赖心理日益严重,躺在国家补贴身上,市场经济意识逐渐淡化。
国家每年给予大量补贴,企业反而陷入亏损“黑洞”。
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1.经验启示,探索建立粮食直补政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受市场和资源条件等因素限制,农业生产效率滞后于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将大量进城务工就业,不愿继续从事种植业,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让农民得到相当的比较效益,稳定种植。
对农业生产者直接进行补贴,农民能直接得到实惠,对贸易的扭曲作用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wT0规则要求。
2.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三农政策,需要尽快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补。
多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政府对“三农”发展实行了“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就是贯彻落实当时“多予”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渠道。
粮食及农资综合补贴落实发放程序:1、宣传动员。
直补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要求各乡镇、国有农林场要通过各种会议、报纸、电视、印发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粮食直补的操作方法和重要意义,要不折不扣的把补贴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让农民群众对补贴政策清楚明了。
2、测算分配。
根据各乡镇、国有农林场上报的补贴面积和上级财政下达的补贴资金总额,测算出我区亩均补贴标准,各乡镇、国有农林场要严格按照测算标准发放直补资金。
3、组织实施。
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国有农林场、各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通过区级和乡(镇)财政部门在同级农村合作银行开设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进行管理。
按照区政府关于惠农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兑付办法,通过储蓄存折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各国有农林场,机关小农场补贴资金的发放,由邻近财税所负责管理。
对农民直接补贴资金的兑付,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每个农户的补贴面积、补贴金额、补贴标准要以组为单位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执行粮食直补工作的“四不准”、“五到户”要求,即不得擅自改动补贴标准和数额,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得由村、组、农林场集体代领补贴和拖延补贴兑付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
要做到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示到户、兑付通知到户、资金兑付到户。
4、做好综合补贴网络信息管理工作。
粮食及农资综合补贴的相关资料,必须分类归档,严格管理。
种粮农民基本信息变化情况、村级公示表的执行情况、补贴资金的分户计算、补贴资金发放表的生成以及向金融部门提供分户数据在内的各项工作,必须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进行,各乡镇确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将审核无误的补贴数据以电子版和纸质报表上报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汇总上报市财政局,不再组织事后补录数据工作。
5、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
区财政局要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直接补贴资金的监督,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等违纪问题的发生。
石油价格补贴资金发放程序:1.上报补贴资料。
由区交通局负责审核报送享受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范围内的城市出租车辆、公交车辆、农村客运车辆车主花名册及相关资料。
2.审核确认补贴对象的相关基础资料。
由区交通局负责确认享受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对象的相关基础资料。
经审核无误后,在规定时限、地点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区财政局,作为区财政局核定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的唯一合法依据。
审核上报后不再组织事后数据补录工作。
若发生补贴对象之间的补贴纠纷问题,由区交通局负责协调解决。
区林业局负责确认林业部门享受补贴资金的范围、对象等基础资料,作为区财政局核定补贴标准和测算补贴金额的唯一合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