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教研室评估自评报告教研室: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所属系:化学系填报时间: 2008.11.28安徽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无机及分析教研室自评报告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成立于2006年1月,隶属理学院化学系,前身为基础化学教研室。
无机及分析教研室目前主要承担全校基础化学中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以及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应用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以及仪器分析实验、化学学科导论、化学史、高等无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合成化学、化学分析实践、仪器分析实践、综合化学实验(I)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教研室成员方面教研室主任李子荣,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负责人。
还先后荣获“安徽省支教工作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04-05学年、07-08学年)、“年度考核优秀”等多项荣誉称号,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管理能力强。
本教研室现有教师13人,其中专职教师11人,兼职2人。
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9人,占81.8%。
高职比例为30.7%;中职比例为30.7%;初值比例为38.6%,职称结构合理。
教研室教师平均年龄为35.9岁,年龄在35—40岁的教师比例为30.7%,结构基本合理。
高职称教师全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任课率为100%。
师资结构如表一所示:表一无机及分析教研室师资结构一览表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成员是一支队伍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充满活力的团队,初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李子荣为主的教学、科研和教研团队。
整个教研室宛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教研室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大家在教学、科研、教研和生活等方面上都能积极合作,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使得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开展非常顺利。
教研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队伍情况如表二所示:表二无机及分析教研室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队伍一览表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教师工作量饱满,超过学院平均工作量的90%。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师教学考核工作,每学期末积极配合学院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保证教研室的教学考核工作严肃、客观、公正、科学、全面。
并及时对教师反馈教学考核结果。
教学工作量和考核结果如表三所示:表三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教学工作量和考核结果一览表说明:其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学院工作量未予核算,没有统计。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研室结合课程建设、学校安排和岗位锻炼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有指导教师、培养计划、指导小结和总结、青年教师业务档案等。
教研室近年来新进青年教师如表四所示:表四无机及分析教研室青年教师一览表二、教学文件方面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教研室每年均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计划,深入理解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并及时根据专业发展特点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修改,一经确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如确有需要调整,需要报学院批准备案。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和成绩考核的根本依据,教研室每门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并有与之配套的优秀教材,并且在教学过程及时对大纲进行修订。
教研室每学期开课前组织教师认真填写教学日历,并由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批,并报送学院,并且在教研室和实验室存档。
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室结合学校和理学院的期初、期中教学检查活动,通过教学日志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按教学日历组织教学,并要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期末统一上交至教研室保存。
教研室每学期开课前均组织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所用教材相结合,按照学校规定的教案书写格式认真书写教案,要求每位老师至少有不低于两周的备课提前量。
三、教学活动方面教研室每学期在接到学校教学任务后,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工作,而且所有高职称教师(含兼职)均承担教学任务。
教研室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工作,所开基础课程均有近、中、远期建设规划。
并且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教研室安排写出个人课程方向计划。
教研室将课程建设工作落实到各个课程组,要求各个课程组按照建设规划认真进行课程建设,建立课程建设档案。
通过教研室和课程组的共同努力,目前教研室已经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和《普通化学》。
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学评价工作,全体教师均能正确认识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均能积极参加教学评价工作。
多年来,教研室每位教师考核结果均在合格以上,且每学期均有优秀等级,近三年来有两位老师荣获“教学优秀奖”。
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学法研讨活动。
教研室每学期均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要求每学期每人不少于5次,新教师不少于10次,并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并且在学期中会组织教师进行听课交流活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此外,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开展几次教学法研讨活动,如学期初课程组共同备课、学期中组织教师教学检查和自查活动,学期末课程组共同研讨出卷工作等。
为保证教研室工作正常开展,教研室制定了教研室例会制度,周三下午不安排教学任务,确保例会正常开展。
若无特殊情况,教研室均能在单周的星期三下午举行教研室例会工作,要求在校的每位老师必须参加例会。
并且每次例会有主题、有讨论、有记录。
为使教研室工作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教研室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如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研活动制度、作业制度、出卷和阅卷制度等,并且在工作中坚定不移地执行。
三、教研和科研方面教研室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教研和科研工作。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研课题,目前主持1项校级重点教研项目,申报1项省级教研项目,如表五所示。
近三年来,取得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质量征文二等奖1篇,如表六所示。
表五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教研课题一览表表六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教研获奖情况一览表教研室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研和教研课题,近年来教研室老师主持教育厅课题2项,学校课题8项,见表七。
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见表八。
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学术讲座,近三年共开设学术报告和讲座8次,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表七无机及分析教研室科研课题一览表表八无机及分析教研室2006-2007年度科研论文一览表表八无机及分析教研室2006-2007年度学术讲座一览表四、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1.存在不足:经过几年的建设,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如下:(1)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教研室没有教授。
(2)教学研究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缺乏教研课题和文章;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
(3)专业课中没有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
(4)学术讲座次数和人数偏少。
2.改进措施(1)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通过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争取在2-3年内实现教授数目零的突破。
(2)在2-3年内在专业课中申报1-2门重点课程。
(3)加强教研活动,争取教研立项,保证每年至少1篇教研论文。
(4)保证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每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学术报告。
理学院无机及分析教研室2008-11-28无机及分析教研室自评结果一、教研室成员方面1.教研室主任:主任李子荣,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政治思想表现较好,基本素质高,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本小项自评结果:6分2.教研室成员:本教研室现有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合理,具有较强的团结协精神。
本小项自评结果:9分3.教师培养与考核:教研室教师工作量饱满,达到学院平均工作量;青年教师培养规范,教学考核工作客观公正。
本小项自评结果:5分本大项自评分:20分二、教学文件方面1.教学计划:教研室每年均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计划,深入理解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并及时根据专业发展特点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修改。
本小项自评结果:2.5分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齐全,并有与之配套的优秀教材,教学、考核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执行,并且在教学过程及时对大纲进行修订。
本小项自评结果:4分3.教学日历:每门课程的教学日历填写及时认真,并由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批,并报送学院,并且在教研室和实验室存档。
教学日志完整。
本小项自评结果:3分4.教案:备课教案规范认真。
本小项自评结果:4分本大项自评分:13.5分三、教学活动方面1.教师任课:教学任务的安排工作圆满,所有高职称教师(含兼职)均承担教学任务。
本小项自评结果:15分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有规划,已经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和《普通化学》。
本小项自评结果:10分3.教学评价:评价工作开展良好,考核结果均在合格以上,且均有优秀等级。
本小项自评结果:5分4.教学法研讨:听课有制度、有要求、有评议、有记录、有总结。
本小项自评结果:9分5.教风建设:教研室规章制度健全,执行效果好。
本小项自评结果:9分本大项自评分:48分三、教研和科研方面1.教研立项与成果:目前主持1项校级重点教研项目,申报1项省级教研项目。
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质量征文二等奖1篇。
本小项自评结果:6分2.科研学术活动:主持教育厅课题3项,学校课题8项,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学术讲座8次。
本小项自评结果:7分本大项自评分:13分总评得分:94.5分(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