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阅读课课堂技巧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阅读课课堂技巧浅谈

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阅读课课堂技巧浅谈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0
汉语阅读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课型,也是留学生扩大汉语词汇量,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章写作思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的一种重要方法。

针对中级班留学生普遍认为阅读课沉闷无趣,陌生词汇过多的情况,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进行了一点思考。

汉语阅读课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差异。

虽然同在一个班级,但是受到个人因素影响,例如:每个人的所掌握的词汇量多少,个人阅读和做练习习惯先后,阅读速度快慢等不同。

而正是这种不同,会导致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从阅读短文中获得的信息量是不同的。

所以,有些阅读老师提出的给出固定时间,然后统一进行课后练习的方法,个人觉得并不可取。

2.中级阅读课文中的陌生词汇专业词汇较多,而话题和内容较之初级,也不是日常生活经常触及的内容,所以经常会让阅读者感到吃力和无趣,并且和精读课相比,教师对这些生词的课文背景的介绍相对会少,甚至有的教师根本不讲,只让学生以个人语感来进行猜测,课文后又有大量练习需要学生处理,让学习者压力很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阅读技巧相对缺失。

由于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
的差别,导致了各个国家的学生在读完文章后,思考课后问题和考虑答案时(尤其是选择题),会受到原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中国文章和很多课后问题的设置并不是直接在课文中就能找到答案的,需要进行仔细思考,可能最后的答案和问题之间需要转几个弯。

这些这是一些欧美学生所感到困惑的。

虽然亚洲留学生会相对好一点,但这些不仅是文化的差异导致的,同时也有阅读技巧的缺失导致的。

面对以上一些学生在阅读课上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进行思考,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课堂试验,发现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些方法可以进行弥补。

1.面对学生个体阅读能力的差异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大家一起读文章。

尽管有些教师认为,在阅读课上,最好学生不要出声读课文,并且尤其教师带读,这混淆了精读课与阅读课的区别。

但是,无论是阅读课教学还是精读课教学,学生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里过分强调带读的问题。

并且,这里的带读和精读课中的带读也有区别。

教师在带读过程中,可以速度较快,并且不为其解释任何生词的意思,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只要求能把一些原本不认识的字词注音标调,基本上能做到大家一起读完课文,保证了学生阅读速度的一致性。

并且在带读的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查词典,否则会打乱一起阅读的节奏。

在阅读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做课文后的选择词语意思的练习。

因为在阅读结束后,可能有些同学只能大概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些模糊的印象,但
具体意思和细节并不是很清楚。

在做选择的练习中,其实是让学生又复习了一次文章,并且选择题中的选项,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

为其理解正确的文章意思提供帮助。

2.在课文后的词语选择练习结束后,其实文章中还会出现一些生词,这些生词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术语或生活中用的俚语。

很多同学虽然能大概看懂文章,但是对这些词汇会感到困惑。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文章的这些词汇挑选出来,让学生进行猜测。

建议方法仍为选择。

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些选项,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鼓励学生猜测答案。

这样,学生在较为轻松的前提下对这些词汇进行学习,可以印象比较深刻。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词汇进行扩展,让学生又更多的收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选择题,可以让学生轮流做答,做到机会均等。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机会多,而阅读速度缓慢的学生总是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现象。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适当进行口头鼓励,态度亲切,要让学生感觉到没有回答问题的压力。

在生词处理完之后,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基本内容。

可以利用课后内容选择和问答题,选择题先做,因为这是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的内容,问答题后做,因为这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学生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在学生回答问答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问题,比如文章的背景知识,各个国家对于文章中提到的这些问题的理解,让学生进行对比
讨论,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又能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举例说明:在中c阅读的课本中有一篇文章《钞票征婚》。

文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解决完文章的课后题之后,教师简单问了一些学生对于现在征婚方式的了解,有一些学生提到了电视相亲的《非诚勿扰》。

因为有些学生不知道,教师决定让学生体会一下各种感受,简单布置之后,男学生去征婚,女学生做嘉宾,提出一些他们认为的在婚恋中重要的问题。

在短短的几分钟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再通过这些问题,渗透一些中国的婚恋观念,让学生对于这些方面有更对深刻直观的理解。

3.对于学生的阅读技巧相对缺失这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多下一些功夫。

多进行总结,寻找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这方面多进行研究对比。

然后把一些基本上行程规律的东西,在课堂上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增强其对汉语的理解,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解,从而提高其阅读水平,达到对阅读课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还是有一些简单的技巧可以实行。

当然,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使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课外教师应多思考,多探索,分析总结教学技巧,并把这些运用到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345)
参考文献
[1]赵黎,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安徽文
学.2012.08,145-146
[2]陈子娇,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新探索,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574-77
[3]熊云茜,阅读模式与汉语阅读课教学反思,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151-5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