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二)个体论观点
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 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 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即研究的群落 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
H.A. Gleason(1926): 群落的存在、组成及结 构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但环境条 件在时空上是不断变化的,使得群落的差异性也 是连续的。群落并不是一个个分离的有明显边界 的实体,多数情况下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的一 个序列。
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种群本身数量 稀少。随着生境的缩小濒临灭绝,应加强保护。 “生态指示” “地方性特征种”
同一个植物种在不同的群落中可以不同的 群落成员型出现
内蒙古草原 中部排水良好 地形略为低凹, 强度放牧 不同地段 的壤质栗钙土 有地表径流补给 条件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
(五)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在有序状态下共存。 一个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 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取得协调和发展,形 成具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
(六)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的植物种,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 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 的优势种。
优势种对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去除优势种,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群落环境的改变。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单优 (建)种群落” “共优(建)种群落”
(二)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 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 植物种。
(三)伴生种(companion or common species)
群落的常见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 主要作用。
(四)偶见种或稀见种(rare species)
(七)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 分布范围不同。不同生物群落按一定的规律分布。
(八)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自然条件下,有的具明显的边界,有的处在连续变 化中。
三 、群落的性质
(一)机体论观点
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
Clements(1916, 1928):将群落比拟为一个有机体,有诞 生、生长、成熟、死亡的不同发育阶段。理论根据:任何一个 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级阶段的演 替过程。演替过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史。每一个顶级群 落破坏后,都能重复通过基本上是同样型式的发展阶段而再达 顶级阶段。
Braun-Blanquet(1928, 1932):把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种, 把植物群落的分类看作和有机体的分类相似,是植被分类的基 本单位。群落是自然单位,具明显边界,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 独立存在的。
A.G. Tansley(1920):植物群落中,有些种独立,有些种却 具强烈的依附性,只能在一定的群落中而不能在别的群落中生 长。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有稳定的模式,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 面的整体性。后发展成生态系统的概念。
E. Warming (1890)--丹麦植物学家:一定的种所组成的 天然群聚;形成群落的种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大致相同 的要求。
俄国 植物学家(1908)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有机体的特定结 合,在这种结合下,存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 响。
Karl Mobius (1877)--德国生物学家:研究海底牡蛎种群 发现,牡蛎只出现在一定的盐度、温度、光照等条件下,并总与 一定组成的其他动物生长在一起,形成比较稳定的有机整体。
V.E. Shelford (1911)--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先驱:具一致的 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E.P. Odum(1957)除种类组成和外貌一致外,具有一定的 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是一个结构单元,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 部分。
P. Duvigneaud (1974)--比利时学者: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内居 住于一定生境中的不同种群所组成的生物系统,是具有一定成分 和外貌比较一致的集合体;群落内的不同种群有序且协调的生活 在一起。
第二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 类型的基本特征。群落学研究一般都从分析种类组成开始。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而划分群落成员型。
(一)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和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生物群落:在特定空间和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 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 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聚集在一定空间 范围内的不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 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结构、机能、分布、演替及群落分类、 排序等问题。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一定的外貌 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决
定群落的外部形态。 (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区别不同群落 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及每个种群的数量, 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三)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除具一定的种类组成,具 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 如生活型、成层性、季相等。 (四)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第五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组成 群落的结构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Alexander Humboldt (1807)--德国博物学家、近代植物 地理学创始人: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是群落对生境因素的综 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