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腕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舟状骨折分类
依骨折线方向可分为Russe1,2,3型
舟状骨折分类
粗隆骨折 远端骨折 腰部骨折
近端骨折
舟骨骨折
舟骨骨折碎块
舟骨骨折后缺血性坏死
正位征象:
月骨形态变为三 角形
之三 第一掌骨骨折
第一掌骨局部解剖
第一腕掌关节为相互契 合的双凹形鞍状关节, 活动度大,但在承受压 应力时关节的稳定性仍 很强。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常见分型
1.关节外基底骨折
3.完全关节内基底骨折 (Rolando骨折)
腕关节活动正常, 右手可半握拳, 拇指可对食指
掌握手外伤、骨折 及康复相关知识, 学会自我功能锻炼 方法
远期目标
右手可握实心拳, 右拇指可对指、 对掌
无肿胀及疼痛, 感觉正常
右手握力、捏力 达到健侧80%
回归家庭及工作 岗位
内容二 腕部解剖知识
腕部—神经
腕部—肌腱
肘肌
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桡腕关节解剖特点
尺偏角:是指在腕关节前后位X线片上,桡骨纵轴线的 垂线与桡骨远端尺桡侧最远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正 常范围约21-25°。 作用:判断桡骨远端复位有意义
桡腕关节解剖特点
掌倾角:指在腕关节侧位片中,桡骨远端关节面掌、 背侧最远点连线与桡骨长轴垂直线的夹角;正常角度 约为10°-25° 作用: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时注意掌倾角的复位
桡偏时桡侧腕骨顶住桡骨 茎突,桡偏主要发生在腕中关节
腕中关节解剖特点
腕中关节:在近侧列和远侧列腕骨之间, 可分为内侧室和外侧室 内侧室—由头状骨的凸头和钩状骨的尖组成, 并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远端表面所形成的 凹面相适应 外侧室—由手舟骨稍微凸的远端点和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稍微凹的近端面相结合
腕部骨折处理
腕部骨折处理
石膏或者支具固定2-3月, 直到影像学提示骨折已经 愈合
腕部骨折处理
支具固定要求:手腕于0°位,拇指于 对掌位置,第一掌指关节伸直,拇指 指间关节无阻 支具固定时间:1~6周,24小时穿戴
2、第二、三腕掌关节为稳定关节, 形成中间柱
3、第四、五为微动关节,可向中柱 方向折叠,活动能加深掌凹
腕部软组织解剖特点
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桡侧端附 着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结 节,尺侧 端附着于豌豆骨和钩骨钩,上缘正对 着腕前皮肤的远侧 横纹。 内容:九条韧带+正中神经
内容四 康复延伸指导
护理措施
1 2 3 4 5
疾病及康复知识的宣教 心理疏导 松解疤痕粘连 肿胀护理 感觉练习
护理措施
6
关节活动度指导
7
肌力练习
8
日常生活自理护理
9
握力、捏力指导
桡腕关节解剖特点
尺偏:舟、月、三角骨转向尺侧,其近侧向桡侧滑动; 头状骨、钩骨转向尺侧,其近端向桡侧滑动(凸凹定
理)
桡腕关节解剖特点
桡偏:舟、月、三角骨转向尺侧, 其近侧向桡侧滑动;
头状骨、钩骨转向尺侧, 其近端向桡侧滑动(凸凹定理)
腕部骨折后功能指导
术后第二阶段:稳定期(4~16周) 1、继续使用石膏或者支具有效固定 2、白天可去除支具进行ROM活动练习 3、无痛范围内手及前臂最大活动范围 4、疤痕按摩 5、腕关节主动活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桡偏; 拇指MP屈伸、对指、对掌;逐步开始由腕关节主 动活动到轻柔被动活动 6、逐步恢复正常ADL
腕骨血液供应
主要来源于掌背侧血管网;掌背侧关节囊 +韧带+有限的骨膜进入骨内,其中舟骨供 血:70%-80%血管从腰部背侧入,2030%从掌侧入
内容三 腕部常见损伤
之一 舟骨骨折
肌腱滑动指导
10
内容五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
ROM
右手握实心 拳,右拇指 可对指,部 分对掌
肌力
右前臂屈伸 肌群肌力 及右手握 力、捏力 增加
肿胀
右手肿胀完 全消退
疼痛
右手活动时 骨折处疼 痛消失
腕部—骨
近排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排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腕部—骨
两个纵向的锁链: 桡骨-月骨-头状骨-第3掌骨链 桡骨-舟骨-大多角骨-第1掌骨链
腕部—动脉
1、掌浅弓: 由尺动脉 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 合而成 2、掌深弓:由桡动脉 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 支吻合而成
效果评价
感觉
右第四掌骨 皮肤有麻木 感消失
ADL
ADL评分100 分
灵活 性
右手灵活性 增加
疤痕
右手背疤痕 粘连缓解
内容六 总结
总结
1、腕部解剖知识 2、常见腕部损伤 3、手外伤患者康复护理流程 4、病房康复延伸指导
腕部软组织解剖特点
1、桡侧幅韧带:远端附着于手舟骨 结节、大 多角骨和临近的腕横韧带 2、尺侧幅韧带:远端附着 于三角 骨的尺侧并可到达第五掌骨的底部
腕部软组织解剖特点
3、腕骨内: 掌侧腕骨间韧带:附着于头状骨掌侧
表面,二分为两股纤维束形成一个 倒的“V”字形,外侧是由头状骨 到舟状骨的纤维组成,内侧是由头 状骨到三角骨的纤维组成。 背侧腕骨间韧带:
舟骨假体
之二 舟月脱位
两个征象:
1、 Terry-Thomas 征
2、皮质环征
舟月脱位征象
月骨脱位
两个征象: 1、侧位征象: 2、茶杯翻倒征象
舟月脱位征象
成 功 源 自 于 对 细 节 的 观 察
谢 谢 大 家 !
病史资料
措施 救治医院
原因 入住我院时间
诊断
内固Your定tex+t in清her创e 缝合术 南方医院
Your text in here
不慎被机器挤压右手
Your text in here
受伤后一个半月入我院
Your text in here
右手掌、腕部碾压伤: 1、右侧第一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2、右侧腕骨骨折(内固定术后);
专科情况
形态
右腕部支具外固定,右腕部及 右手稍肿胀
疤痕
右腕部背侧可见一横行术疤, 粘连明显
ROM
右手各指关节活动受限,拇指 可主动微动
专科情况
肌力
右前臂屈伸肌群肌力及右手握 力、捏力下降
抓握
右手不能抓握,拇指不能对指 、对掌
腕部骨折并发症
1、延迟愈合 2、不愈合 3、缺血性坏死 4、骨性关节炎等
腕部骨折后功能指导
术后第一阶段:保护期(1~4周) 1、正确制动,保护外固定石膏或者支具 有效固定 2、控制肿胀和疼痛 3、手部肌腱的分级滑动练习 4、手部内在肌的练习 5、未被固定关节的ROM活动练习
腕部骨折后功能指导
术后第三阶段:骨折愈合期(8~21周) 1、肌力训练,恢复肌力,重返功能活动和工 作 2、等长和动力抓捏力训练,如捏橡皮泥、夹 衣服 3、腕关节的力量训练,如哑铃 4、PROM和夹板:进行PROM,以达到最终可能 的活动范围应用静态渐进式夹板,如腕屈曲或 背伸静态渐进式夹板
腕关节背 伸
腕关节掌屈
-60%在腕中关节 -40%在桡腕关节
-66.5%在桡腕关节 -33.5%在腕中关节
腕掌关节解剖特点
腕掌关节(CMC)—由远侧列腕骨和掌骨底组成 特点:1、第一掌腕关节为鞍状关节,活动 度较大,较灵活
2.部分关节内基底骨折 (Bennett骨折)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
关节外基底骨折 对于典型掌骨关节外基底骨折, 若成角畸形在30°以内,可采用 手法复位及石膏或外固定支具将 拇指固定于外展位4-6周,一般 不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对于骨折后成角畸形大于30°, 或内侧骨皮质粉碎及缺损,手 术治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术后固定方法同保守治疗
L/O/G/O
一例腕部骨折患者的康 复护理查房
手外伤康复科 唐帮坤
主要内容
1. 病人相关资料 2. 腕部解剖知识 3. 腕部常见损伤 4. 康复延伸 5. 效果评价 6. 总结
内容一 病人相关资料
姓名:卫克友 年龄:33岁 职业:搬运工
疼痛
右手用力活动时骨折处有疼痛 ,VAS评分:4-5/10分
专科情况
感觉 右第四掌骨皮肤有麻木感
ADL
ADL评分81分,持筷进食、使 用刀叉较差
灵活 右手灵活性下降
近期目标
肿胀消退 疼痛缓解
右手辅助健手 完成ADL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
部分关节内及完全关节内基底骨折
均涉及关节面,手术切开解剖复位是目前主流共识,根据骨折 移位、粉碎程度可选择螺钉、克氏针、微型钢板及外固定架。
腕部骨折特点
1、好发于年轻人 2、跌倒时上肢呈伸直位 3、舟骨腰部呈横形骨折 4、疼痛较轻,容易被忽略 5、最初X-ray 检查无明显特征,2 周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