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复习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纪音乐(第3章 中世纪单声歌曲) 【圣才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复习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中世纪音乐(第3章 中世纪单声歌曲) 【圣才

第3章中世纪单声歌曲
3.1 复习笔记
一、拉丁歌曲
1.孔杜克图斯
孔杜克图斯是拉丁歌曲的一种,盛行于12、13世纪,在中世纪音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戈利亚德歌曲
(1)戈利亚德诗人
由一群不规矩的学生和逃避枯燥的修道院生活的云游僧侣构成。

(2)戈利亚德歌曲
①歌曲内容多是关于酒、女人或讽刺,内容放肆和不拘礼节。

②歌曲风格清新动听,为人喜爱,因而手抄成册,广为流传。

③《卡尔米拉·布拉纳》是保存戈利亚德歌曲最多的手稿。

大约13世纪晚期产生于慕尼黑南部的本笃修道院。

从不同地区搜集的约200首拉丁诗歌,很大部分是流浪歌、酒歌、爱情歌曲,也包括一些严肃歌曲。

(3)发展
在12世纪和13世纪早期是发展盛期,随着13世纪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而衰落。

二、方言歌曲
1.地方语的方言歌曲
欧洲许多地区曾经属于西罗马帝国,普遍使用拉丁语,但各地的拉丁语存在差异。

12、13世纪随着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意识增强,地方语言的重要性逐渐突出。

方言文学和诗歌的蓬勃兴起,影响了这一时期的音乐。

2.早期的方言歌曲
“英雄业绩歌”是现在所知最早的一种方言歌曲,是史诗性的长篇叙事诗,歌颂忠诚、勇敢的骑士英雄。

(1)特点
以民间说唱形式咏唱,音乐简单缺乏变化,以口传形式而没有得到保留。

(2)代表作品
《罗兰之歌》,罗兰是查理大帝的一名将领,在与阿拉伯人作战时为王捐躯。

产生于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用北方方言罗曼语写成,是一部宏大的英雄主义诗篇。

(3)演唱艺人
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游吟艺人,出现于10世纪左右。

他们单独或结伙浪迹江湖,经常在教堂或宫廷演唱英雄业绩歌,有时靠卖艺维持生活。

他们即兴弹唱或传唱一些流行曲调。

使拉丁诗歌和早期方言歌曲得到传播。

3.法国游吟诗人及其歌曲
(1)法国游吟诗人
①游吟诗人的产生
11世纪末持续了近两百年的战争,骑士成为被关注的重要阶层,涌现了许多歌颂骑士战争冒险和英雄气概的文学作品。

封建领主、骑士开始努力冲破宗教禁欲主义,要求自由地表达生活,歌唱人间爱情。

②游吟诗人的称谓——特罗巴多与特罗维尔
a.特罗巴多指法国南部的游吟诗人,以奥克语或普罗旺斯语写作。

b.特罗维尔指法国北部的游吟诗人,以奥依语(即古法语)写作。

③游吟诗人的发展
11世纪末最先出现于法国南部,12世纪下半叶在南方宫廷中普罗旺斯抒情诗达到盛期。

北方游吟诗人约于12世纪末开始发展。

13世纪初,受战争影响,普罗旺斯抒情诗走向衰落,游吟诗人的中心转向北方。

13世纪下半叶,中世纪游吟诗人的单声歌曲进入最后阶段。

④游吟诗人的构成
a.君王贵族和骑士阶层,如阿奎丹公爵威廉九世;
b.许多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如游吟艺人。

⑤游吟诗人代表
a.贝纳特·德·文塔多恩
南方著名游吟诗人,其《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的旋律经常被别人模仿或借用。

这首歌曲是表达对一位贵妇人的单相思的苦恋心情,每一节有八行诗,每一行诗有八个音节。

b.嘎什·布吕勒
最早的北方游吟诗人之一,其音乐诗歌受南方诗人影响较大。

c.亚当·德·拉·阿莱
北方最重要和最后的游吟诗人,写了大量的各类歌曲,有传统的单声形式,也有如回旋歌、经文歌等多声部复调歌曲。

(2)游吟诗人歌曲
①概述
游吟诗人多数情况下自己创作词曲,请流浪艺人歌手来演唱。

音乐很多依赖口传,也有用乐谱记写,记谱方式受到教会音乐影响。

现存2600首南方游吟诗歌,260首附有旋律,2130首北方诗歌,1420首附有旋律。

②歌曲特点
a.演唱形式上,大多为单声,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地弹唱。

b.音乐风格上,南方歌曲分句不明确,旋律细腻精美,节奏处理较为复杂自由。

北方歌曲朴实、直率,旋律段落轮廓分明、规整,喜爱加上叠歌。

③歌曲题材
a.“宫廷之恋”
这种题材主要是是某一游吟诗人对自己仰慕或爱恋的已婚贵妇人的感情吐露,在中世纪宫廷习俗中具有规范骑士典雅品性的作用。

“宫廷之恋”受宗教文学追求幻境表现手法的影响,常常把宗教般的纯真和圣洁感情与凡俗的男女之爱混合,诗人在苦恋中实现自身典雅品性的完善。

b.其他爱情题材歌曲
第一,康佐,以宫廷之恋为题材的歌曲。

第二,晨歌,表现一对恋人幽会,清晨依依惜别的感情,诗歌通常为骑士与守夜人对话形式,守夜人不断发出“天将黎明”的告诫。

第三,田园歌,旋律含有民间因素,表现一个骑士与牧羊女在乡间不期而遇的浪漫故事。

c.北方叙事体方言歌曲
北方诗人擅长传奇故事的长篇叙事诗,但受南方抒情诗歌影响,融进了爱情题材。

第一,传奇
长篇叙事诗,类似英雄业绩歌,但把威猛骑士的征战与其传奇般的爱情经历结合在一起。

第二,叙事歌曲
讲述的是一段故事,通常情况总是讲述一个妇人坐在纺车旁,或靠着窗台思恋他的爱人。

第三,莱歌
通常用来表达对圣母玛利亚之爱,但经常融进了作者对世俗爱情的向往。

与继叙咏结构相似,歌词常为二重短句,有时出现三重、四重短句。

d.其他题材歌曲
向国王表忠心的歌曲、哀悼的悲歌、辩论歌等等。

4.其他地区的方言歌曲
(1)德国恋歌
德国方言抒情歌曲被称为“恋歌”,歌唱这些歌曲的歌手被称为“恋诗歌手”。

①发展过程
大约12世纪后期,方言抒情诗的恋歌在德国城镇和宫廷流传。

单声的方言歌曲在德国保持的时间长于欧洲其他国家,它延续到14、15世纪。

16世纪骑士阶层衰落,市民阶层崛起,恋诗歌手被新兴的市民中的小商人和手艺人的名歌手行会接替。

②歌曲特点
恋诗歌手的爱情歌曲比较抽象,有时有宗教色彩,音乐旋律稳重严肃,多数为分节歌式。

③巴体歌曲
德国分节歌式的重复结构变化形成的一种有特色的歌曲形式,结构为aab,即歌词的开始两行建立在同一旋律的反复(aa),新的旋律(b)配上新的歌词,类似于副歌。

④世俗方言歌曲
题材与法国大致相同,除爱情歌曲外,大多数法国世俗歌曲的体裁在德国也可以见到。

(2)意大利方言歌曲
意大利的方言歌曲文献出现在13世纪,有两个方面的来源:法国吟唱诗人的影响和意大利本地的舞蹈歌曲传统。

①巴拉塔
原是伴随舞蹈的简单重复性歌曲,后来逐渐演化成有较复杂结构特征的歌曲。

典型的巴拉塔有两段,由独唱和合唱的叠句交替,歌词大部分关于爱情或道德。

14世纪巴拉塔成为意大利复调音乐的重要形式。

②劳达赞歌
13世纪下半叶流行,它是音节式的,在公共场合演唱,赞美圣母玛利亚和圣弗兰西斯。

(3)西班牙坎蒂加
13世纪西班牙流行的单声歌曲,现留下的坎蒂加有两类:
①爱情歌曲,内容多是一个妇人遥望大海,思念远离家乡外出作战的爱人。

②宗教歌曲,大部分赞美圣母马利亚,约有400来首,据说是国王阿尔方索十世收集。

三、中世纪器乐
1.概述
中世纪教会在礼拜音乐中禁止器乐加入,因此器乐主要是在民间流传。

在世俗音乐中器乐主要用于歌唱和舞蹈伴奏,依靠记忆的即兴演奏是其重要特征。

2.中世纪主要器乐
(1)中世纪教堂乐器——管风琴
①大型管风琴,用于教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