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一模试题语文附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供祀是书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书、讲学一起并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书院作为与官学并行的教育组织,其供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主要存在于文化层面。
在儒家传统教育中,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被认为同等重要,因而对书院教育而言,教学空间和供祀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组成部分。
供祀作为一种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历来受到古代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由于儒家思想的精微体现在对孔子学说的承传上,在书院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彰显了孔子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和道德境界。
这种严谨而规范的供祀形式作为书院的文化“规则”,一直受到书院管理者甚至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书院的文化发展要依靠学术传播,即依靠对本学派学术旨趣的承传,除了对本学派的“文本”进行阅读和阐释外,还要从精神上进行承传。
对本学派和本书院历史上具有影响的先贤进行供祀,表明了书院作为一个学术组织拥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
南宋以来的书院无不将供祀本学派先贤作为标榜自身“正道脉而定所宗”的学术追求,如白鹿洞书院的“宗儒祠”供祀周敦颐、朱熹等人,就体现了其学术旨趣。
书院供祀并非单纯学术上的追求,在漫长的制度化发展过程中,书院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教育组织发展为集教学、藏书、祭祀、出版、经营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组织。
官方的扶持、地方贤达的资助、民众的认同和参与,是书院巩固地位、扩大影响的重要条件,对社会上那些关心书院发展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名宦和贤达,书院供祀空间也为他们留有位置。
如岳麓书院在明嘉靖五年(1526 年)设立了“六君子堂”。
这是岳麓书院专祀建院功臣的开始,显示了书院对他们功德的追怀和弘扬,也显示了书院在文化层面上与时俱进的一种追求。
清代书院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选取供祀对象的标准。
那些与书院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与本地社会发展相关且有过较大影响的有功人士,也会得到书院的尊敬和供祀。
这种供祀对象多元化的模式,与宋代及以前书院供祀对象的单一化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康熙年间河南大梁书院供奉各类社会贤明人士达150人之多,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
(删改自蒋建国《仪式崇拜与文化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兴建孔庙并定期举行供祀仪式,这是书院供祀活动的社会意义在文化层面的体现。
B.书院供祀的先贤对本学派和书院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书院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色。
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是因为书院学术追求不再单纯而使书院的功能无法单纯。
D.供祀对象多元化模式具有的承载文化意义的作用,超越了“一种规范的展礼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列举了书院的三大事业,但论述中只就“供祀”的相关意义作了横向分析。
B.文章第二段从书院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谈起,论述了供祀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C.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书院供祀及其社会意义作了论述,并为每方面论述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观点后,分析了书院供祀对象的变化情况,论证了供祀活动模式的沿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供祀不是具体规范的展礼、学礼活动,书院管理者可能就不会对它高度重视。
B.学术传播指承传本学派的学术旨趣,可见对本学派“文本”作阅读和阐释最重要。
C.书院成为一种社会组织的结果启示我们,发展既要自身进步又要适当与外力结合。
D.清代供祀对象的多元化表明,书院供祀对象的单一化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相对较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鱼儿冰心十二年前的一个黄昏,我坐在海边的一块礁石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儿,绕着丝儿,挂着饵儿,直垂到水里去。
微微的浪花,漾着钓丝。
礁石上例也平稳,那边地台围墙的影儿,正压着我们。
过了半天,这丝儿只是静静的垂着。
我觉得有些不耐烦,便嗔道:“到底这鱼儿要吃什么?怎么这半天还不肯来!”奶娘笑道:“它在海里什么都吃,等着罢,一会儿它就来了!”我实在有些倦了,便将竿子递给奶娘,两手叉着,抱着膝。
一层一层的浪儿,慢慢的卷了来,好像要没过这礁石;退去的时候,又好像要连这礁石也带了去。
我一声儿不响,我想着——我想我要是能随着这浪儿,直到了水的尽头,掀起天的边角来看一看,那多么好呵!那么一定是亮极了,月亮的家,不也在那里么?不过掀起天来的时候,要把海水漏了过去,把月亮濯湿了。
不要紧的!天下还有比海水还洁净的么?它是澈底清明的……“是的,这会儿凉快的多了,我是陪着姑娘出来玩来了。
”奶娘这句话,将我从幻想中唤醒了来:抬头看时,一个很高的兵丁,站在礁石的旁边,正和奶娘说着话儿呢。
他右边的袖子,似乎是空的,从肩上直垂了下来。
“他的手臂怎……?”奶娘笑着拍我说:“不要紧的,他是我的乡亲。
”他也笑着说:“怎么了,姑娘怕我么?”奶娘说:“不是,姑娘问你的手怎么了!”他低头看了一看袖子,说;“我的手么?我的手让大炮给轰去了!”我望着他说,“你的手是让这炮台上的大炮给轰去的么?”他说,“不是,是那一年打仗的时候,受了伤的。
我想了一会儿,便说,“你们多会儿打仗来着?怎么我没有听见炮声?”他不觉笑了,指着海上,——就是我刚才所想的清洁光明的海上——说:“姑娘,那时还没有你呢!我们就在那边,一个月亮的晚上,打仗来着。
”我说,“他们必是开炮打你们了。
”他说,“是的,在这炮火连天的时候,我的手就没有了,掉在海里了。
”我呆呆的望着蔚蓝的海,——望了半天。
奶娘说:“那一次你们似乎死了不少的人,我记得,……”他说:“可不是么,我还是逃出命来的,我们同队几百人,船破了以后,都沉在海里了。
只有我,和我的两个同伴,上了这炮台了。
现在因着这一点劳苦,饷银比他们多些,也没有什么吃力的事情做。
”我说:“他们那边也一样的死伤么?”他说,“那是自然的,我们也开炮打他们了,他们也死了不少的人,也都沉在海里了。
”我凝望着他说,“既是两边都受苦,你们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微微的叹息:“哪里是我们?我们不能不打,不能不开炮呵!”炮台上的喇叭,鸣呜的吹起来。
他回头望了一望,便和我们点一点首说,“他们练习炮术的时候到了,我也得去看着他们,再见罢!”“他自已受了伤了,尝了痛苦了,还要去开炮,也救给后来的人,怎样开炮;要叫敌人受伤,叫敌人受痛苦,死了,沉在海里了!——那边呢,也是这样。
”海水推着金赤朗耀的月儿,从天边上来,可我的心却沉了下去。
“海水里满了人的血,它听凭飘在它上面的人类,彼此涌下血来,沾染了它自己。
”“月儿是受了这血水的洗礼,被这血水浸透了,他带着血红的光,停在天上,微笑着,看他们做这样的工作。
”“清洁!光明!原来就是如此……”奶娘拊着我的肩说,“姑娘,晚了,我们也走罢。
”我慢慢的站了起来,从奶娘手里,接过竿子,提出水面来,一一钩上忽然挂着金赤的一条鱼!”“‘它在水里什么都吃’,它吃了那兵丁的手臂,它饮了从那兵丁伤处流下来的血。
它在血水里养大了的!”我挑起竿子,摘下那鱼儿来,仍旧抛在水里。
奶娘却不理会,扶着我下了礁石,一手拄着竿子,一手拉着无精打采的我,走回家去。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钓鱼时,“我”遇到了一个独臂的老炮兵,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丧失了好心情,但钓上的一条金赤鱼给了“我”一些安慰。
B.文中“月”的形象多次出现,既是客观环境变化和老炮兵故事的见证者,也伴随和映衬了“我”内心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C.奶娘的形象串联起了“去海边钓鱼一偶遇老炮兵一一领我收竿回家”的情节,她对“我”的关心也带动了情节发展。
D.文本从儿童视角出发,先展现了“我”眼中澄澈明亮的童话般的世界,但与老炮兵交谈之后,“我”心中的童话世界坍塌了。
5.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老炮兵”的形象。
(5分)6.“清洁!光明!原来就是如……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白烨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文情报告(2016-2017)》显示,2016年的文学,由整一的体制化文学分化为传统文学、市场化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成形并日益稳固。
在这种结构性的巨大变化之中,不同板块都在碰撞中有所变异、有所进取,但发展较快、影响甚大的,却是新兴的以文学图书为主轴的市场化文学和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新媒体文学。
调查显示,2016年出版的类型小说占全年所有文学图书总量的45.1%,而网络上的类型小说更是数量可观,仅2016年上半年就突破了10万部,它们在文学图书市场销售排行榜上稳居前列。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网站开始呈现出在资源整合中做大做强的新趋向。
不言而喻,这种全新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写作、文学批评、纸媒出版等巳构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文情报告》也指出了目前文坛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术批评界对市场化文学与新媒体文学关注不够,缺少应有的研究与批评。
第二,目前的文学活动缺少一种必要的主导,原因在于价值标准多元而泥乱,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
第三,文学阅读需要引领,不要一味强调“适应”与“满足”,既要使文学、文化产品在经济建设中释放一定的能量,也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四,文学批评需要改进和调整,比如增强批评家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同时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也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17年6月2日)材料二:日前在深圳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国际大会上,学者围绕“新技术、新媒体与文学”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专家张胜友指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一下子进入到全民写作的新时代,网络写作让作家完全处于一种空前自由的创作状态,可以天马行空,无所顾忌,因此无论从思想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理由让人期待会出现一些思想新锐、形式深远活泼的大气之作。
但同时,这种无约束节制的海量写作,也产生了大量非文学的作品。
汤奇云教授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文学。
他说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交往环境的变化,传统写作中大面积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基本上在网络写作里消失了,新媒体的产生带来了文学书写体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