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节回春医疗保健操-详细说明
六十节回春医疗保健操
注意事项:
1.撞伤、骨折、高热、手术卧床的病人、严重的脑血管、心血管病人,皆不可练。
2.锻炼动作的速度不宜太快,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限制在30-45分钟之间,以全身放松舒服为度。
3.老年人不宜大低头,大弯腰,防止脑、心血管意外。
4.个别动作不适合本人练的,可以不练,少练几个动作不会影响锻炼效果。
.
.
8.打背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
左右手掌交替拍打。
两边共32次。
作用: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9.扩胸动作:两手握拳,掌心向内,肝平屈,左拳在右肘上,拳稍策超过肘,吸气,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挺胸、呼气。
随即两拳回复平屈,左拳回到右肘一,用同样方法向胸两侧,交替进行,共做32次。
10.单摇臂动作:左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臂斜上举,以肩为中心,由前、下、后、上方向划12圈。
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
再由前、上、后、下方向划12圈,最后一圈手指向前甩出后,拉回叉腰。
然后换左臂单摇,方法同上。
11.甩拳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
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
左右交替,共甩次。
作用: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搂拳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
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次。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13.左右弯腰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
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在左脚。
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次。
同样方法再往左弯8次。
作用:活动腰部起调理脾
作用: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22.摸鱼动作: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
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圈。
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圈。
作用: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23.大转腰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6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
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
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6圈。
作用: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
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24.挖泥动作: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
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
反复8次。
作用: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25.打膝盖动作: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
打右膝吸气,打左膝呼气。
共32下。
作用: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
26.回头看足跟动作: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部,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吸气,双手向下按一下,呼气。
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方法,交替先进。
共16次。
作用:防治颈、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
症。
作用: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34.七敲动作:
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
二、敲腕骨:两手握空拳,放松,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穴对腕骨穴,用力敲打16次。
换左拳在上,用同样方法,再敲16次。
三、敲合谷穴: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16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
四、敲后溪穴: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双手对敲32次。
五、叉虎口: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
六、叉八邪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相对、叉五歧骨间的八邪穴,32次。
七、打内劳宫;右拳掌骨高处敲左手掌主的内劳宫穴。
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即内劳宫。
敲16次。
作用: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肺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法手指麻木病痛。
35.八打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
一打、三阴交: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骨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图35-1)。
二打、足三里: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图35-2),
39.托腹动作:身体放松,两手叉在一起,手心向上,身下沉,两手托住小腹不动,两腿膝盖上下颠动200次。
膝盖下颠时呼气,上颠时吸气。
作用: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防治习惯性便秘、肠胃病;肥胖症,能减轻。
40.左右踢腿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腿右瞪出;换左热爱,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作用: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跨关节酸痛有疗效。
41.后踢腿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
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吸气;腿落地呼气。
换左腿,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
左右共16次。
作用: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
42.转脖颈(或搓脖颈)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两眼微闭,头由右、下、左、上方向慢慢转6次,向下转,尽量低头,呼气;向上转,尽量仰,吸气。
方向相反,用同样方法再慢转6次。
作用:防治颈椎病,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作用:防治颈椎病,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高血压者不做"转脖颈",改做"搓脖颈"。
方法:两手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
向左搓呼气,向右搓吸气。
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5下。
作用:使颈项灵活,精神烯发,防治颈住增生、落枕和扭伤。
43.揉搓压膝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伸直,左腿微屈,双手摞在一起,右掌在下,放在右膝上,从右、下、左、上方向揉16圈。
揉毕,不要站立,双手上下搓膝16次。
向下搓呼气,向上搓吸气。
搓毕,双手用力在膝盖上向后慢压16次。
向下压呼气,掌心略起时吸气。
压
50.按迎香动作: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旁的迎香穴。
揉16圈。
向上揉,吸气;向下揉,呼气。
作用:防治鼻塞、感冒、鼻炎、鼻窦炎,维护嗅觉功能。
.洗耳动作用两手拇指食指,由上到下对耳轮廓进行上下揉洗动作。
.揉耳垂动作:两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耳垂部分进行揉搓各下。
5.指耳动作:双手握拳,食指伸直,分别捅进左右耳孔向前转3圈,再向后转3圈,往里一捅拔出来。
每圈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
做8次。
作用:防治耳鸣、耳聋、听力减弱,增强听觉功能。
.震耳动作:两手掌心用力按压左右耳孔,其余四指按压后脑枕骨不动,吸气;把掌主骤然离开,可以听到耳膜的震动声浪,呼气。
反复10次。
作用:同51节指耳。
、搓手动作:右腿跨前半步,伸直,左腿微屈。
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心按在右手背,从手背用力搓到手指,呼气;从手指搓回手背,呼气。
共32次。
右腿还原,左腿跨前半步,用同样搓左手32次。
作用:防治手部麻、痛、无力。
.干洗手准备洗脸动作:两手展开掌心对搓,直至发热;然后用发热的两手干洗面部如同平常用水洗脸,可以增加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老年人可防止面瘫。
.揉脖颈仰头向上两手从下巴部朝脖颈交替进行揉搓脖颈
.叩齿双唇紧闭,上下牙相互扣动,一上一下能听到牙齿互相扣动的声音;
.饶舌舌头绕着牙齿外侧从内向外打圈,再从外向内打圈各打下;
.全身抖动动作: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膝稍屈,一屈一伸,带动全身抖动。
手和上肢有病,两手下垂;高血压和腿病患者,手90°平放;腰疼和心脏病患者,手50°斜放。
两
"
叩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