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1)(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到位 (2)(三)环境保护设施不足,技术落后 (3)(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4)二、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5)(二)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执法队伍薄弱 (6)(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7)(四)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 (8)三、提高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对策 (8)(一)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8)(二)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力度 (9)(三)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和利用 (10)(四)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11)四、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4)浅谈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今必须解决的一项任务,为了使我国可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环境的保护。
本文主要针对清城区的概况,以及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望清城区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执法力度;资金投入;环保意识一、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清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
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15毫米,气候宜人。
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环境保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其中在党的第十八届三种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有一个章节就是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问题。
西方世界在历经工业革命后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后步入了发达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但是当前在都很多的地、市、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清远区也不例外,因此对清远区环保工作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逐步的对社会主义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了完善,但是除了这些取得的成就外,依然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对环境保护各项的法律法规仍然不是很清晰。
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很多具体项目针对性不强,很多法律法规较为笼统,针对具体情况缺乏有效的措施。
而且环保法律法规一般要求比较苛刻,操作起来很难,很多地方对于环保主管部门并没有开放授权,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关停企业,技术监督部门可查封、扣压其生产设备及产品,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却只有罚款权,无停业、关闭权,这就造成许多执法力度不够强硬,执法行为无法落实。
除此之外指定的环境对于资源行业针对性较强,对于重污染企业的管理较为严格,但是对于一些其他污染和环境问题说明的篇幅较少,同时各类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各种规范交叉、重叠,部分款项之间相互还存在矛盾,在冲突、环境污染的诉讼制度方面存在着各种缺陷等等。
纵观所有,针对环境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也就是清城区所依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就导致环保行为不能有力的落实。
(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到位除了上文所述的环保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之外,执法力度不够也是各类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如有些环境案件提交到法院强制执行了多年,到头来却不了了之。
按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强制执行的,却无法落实到位。
当前在清城区,执法力度不够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三大类: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各类环保部门官僚作风严重,各种管理体制复杂进而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发挥监管作用,同时环保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因此在一些环保问题上环保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管理,甚至更严重的还会相互之间争取“五权”,导致部门之间竞争激烈,环保问题不能系统的得到处理,环境保护部门成了一个配角,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打击,环境保护整体性也被分块划分。
其二是清城区的执法机构执行力不高,在工作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作态度懈怠,对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有些同志依然认为只要城市GDP上去了环境问题根本无关紧要,身为一个环保人员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这会使得环保工作从起步就很难,有时甚至都不能被提到工作行程上,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得环保举步维艰。
其三,环保工作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在环保问题上人民是最直接的作用人和受益者,对于环保人民群众的感受最为真实,相应的对于环保出现的问题也最具有发言权,但很多环保工作者不能正确地对待人民群众,对于上访的问题草草了事、虚以逶迤,对于上级领导的巡视也是应付任务了事。
这些都使得环保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妨碍了环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实施。
(三)环境保护设施不足,技术落后对于清城区而言,部分生产加工企业的环保设施并不完善,各种环保设备达不到国家的标准。
特别是清远市源潭工业园中以陶瓷厂为首的制造业污染较为严重,陶瓷原料堆放场、破碎场和加工场等“三场”管理不严密,同时陶瓷的生产加工中运用的设备并不能达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而导致源潭镇中心区域及陶瓷城的环境严重恶化,空气粉尘污染、水源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
同时虽然市区街道两旁多处设立分类垃圾桶,但仍出现垃圾乱扔的现象,而且分类垃圾桶毫不起作用,可循环与不可循环垃圾并没有分开。
小巷内卫生被忽略,缺少清洁工清洁。
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渗出液和滤沥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或在植物体内继续,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
废物堆,经雨水浸淋,渗出液和滤沥亦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还有,垃圾中的细粒、粉末随风扬散,污染大气,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上述问题都是因为环保设备的不齐全使得许多环保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导致许多清城区的环保措施不能被及时地落实。
(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例如在清城区接到都会布置有特定的垃圾分类收集的垃圾箱,但是可以看到群众对这些垃圾箱的存在置若罔闻,垃圾分类回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样对于制造业来说,对于环保问题投入也并不是很大,水污染、光污染各种污染十分严重。
为了节约成本,不少酒店,茶楼和大排档仍在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而且,自“禁塑”之后,仍有商店超市为吸引顾客购买,还在使用塑料袋。
白色污染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不能将环保问题与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缺少环保意识进而在生活中对环保问题非常懈怠,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清城区大部分人都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环境保护论都是在危言耸听,这就使得环保问题在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障碍,因为环境的改善主要还是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因此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二、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保护生态环境相关方面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强调和督促,并且相应地颁布了许多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但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的笼统性,使得这些法律法规不具有针对性,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我国一直强调依法治国,而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也是一样,依法治‘境’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让所有出现的环境问题都有法可依、有理可依,才能保障环境保护的成功实施,在我国许多的环境诉讼最终都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就是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清楚完整,才让这些案件处理起来非常的复杂难断,这也就导致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重重的阻碍,而一些企业利用法律的这些漏洞钻法律的空子,忽视其本身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一味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在清城区就存在有些企业违法排污的现象,由于违法排污的成本比搭建净化系统来的优惠,而在这方面国家除了罚款再没有其他的惩戒条例和法规,所以企业就利用这一点进行非法排污,因为他们只需要接受比建立污水处理便宜很多的罚款就可以逃过环境法的制裁,自然就不愿加大投资对排出物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法的不完善就是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执法队伍薄弱除了环境保护法的不完善这一根本原因之外,引起清城区环境保护出现问题的另一原因是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和执法队伍的薄弱。
清城区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更是由于我国的财税体制是分早吃饭,所以各地区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忽视了环境保护,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睁一眼闭一眼,所以造成了清城区今天的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现状。
部分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或敷衍了事或视若无睹、不管不问,严重脱离群众,致使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只增不减,执法部门工作被动,环境保护措施不能落实到实处。
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是需要成本的,一些企业不能从人们的根本利益上考虑,觉悟不高,实施力度不大,单一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致使环境保护成为空口号,成了人们良好生存环境、身体健康的空头支票。
除此之外,执法人员是直接监测环境保护效果的重要部分,但清城区在执法人员上非常的贫乏,执法人员不能及时地收集整理出清城区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并及时地赶往各个地区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这就使得环境保护在执法力度上不强,执行起来非常的困难致使清城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质疑,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停止环保和治理污染的脚步,但为什么成效不大反而少数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专家称还是投入不足,不仅是投入的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是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基层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在研究相应的科学技术时缺乏经费,监察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员力量薄弱,最终导致工作能力差,质量低,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在清城区这样的情况更为严重,由于清城区不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资金缺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就使得该地区环境保护措施不能很好的落实,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也不能做到及时和普遍,环境保护得不到推广、环境技术得不到更新、环境保护人员得不到补充,这就使得清城区的环境保护变得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