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学)练习题

(民法学)练习题

(民法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物权: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特定的物进行管领支配并享受物之利益的排他性财产权利。

3、诉讼时效: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

4、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通过转移所有权或设定他物权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受让他人动产时,纵然转让人无转让权,善意的受让人亦能自取得物之占有之时起,马上取得物的所有权。

5、意思自治原那么:要求保障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时的意思自由,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当事人非法干预。

6、支配权:对权利标直截了当进行排他性支配的权利,其行使不需他人配合,他人不得为同样的支配行为。

7、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8、法人:指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或目的性财产。

【二】不定项选择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第6、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这属于( D )。

A、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那么B、老实信用原那么C、公平原那么D、禁止权利滥用原那么2、、以下权利中,属于财产权的有( AB )。

A、物权B、债权C、亲权D、荣誉权3、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至少有( B )。

A、一方B、两方 c. 三方 D、四方4、以下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ACD )。

A、塘中的鱼B、夜空中的星星C、不作为D、企业的名称权5、以下客观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的有〔 ABCD 〕A、试管婴儿的出生B、时间的通过C、人的死亡D、克隆羊的出生6、我国民法通那么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B 〕A、受孕B、出生 C成年 D、独立生活7、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失踪期间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A )。

A、有效B、无效C、效力未定D、有些有效、有些无效8、民法通那么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BCD )。

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E、有自己的法人章程9、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有( ABD )。

A、法人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具有发生和消灭上的一致性B、不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不一致C、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分D、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它的机关或工作人员来实现10、小明是5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关于他的监护人的论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B )。

A、假如小明的父母离婚了,他们仍然是小明的法定监护人B、假如小明的父母离婚同时都不愿担任其监护人,人民法院应指定他们中的一个为小明的监护人C、假如小明没有父母,其祖父母担任其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义务D、假如小明只有叔叔和姑姑,他的叔叔和姑姑能够协议担任他的监护人11、以下哪些属于重大误解? ( ABC )A对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B、对交易相对人的错误认识C、对标的物品种的错误认识 D、对合同文字的错误认识12、甲乙约定,假如寒流发生,甲就卖给乙10吨草料,“寒流发生”属于( AC )。

A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 C、确信条件 D、否定条件13、甲厂业务员王某被开除后,为报复甲厂,用盖有甲厂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厂订立一份购销合同。

乙厂并不知情,并按时将货送至甲厂所在地。

甲厂拒收引起纠纷。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CD )。

A、王某的行为为无权代理,合同无效B、王某的行为为无权代理,合同有效C、王某的行为为有权代理,合同无效 D.王某的行为为滥用代理权,合同无效14、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 ABC )。

A、起诉B、请求 C认诺 D、不可抗力15、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的规定,包括本数在内的有( ABD )。

A、以上B、以下C、以外D、以内16、以下行为中,可适用代理的有( ABD )。

A、代理合同订立 B.代理税款缴纳 C.代理订立遗嘱 D、代理专利申请17、甲于2019年5月12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保管处。

5月14日,该包裹被盗。

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

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时届满?( B )A、2020年5月14日B、2020年5月25日C.2021年5月14日 D、2021年5月25日18、以下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法的有〔 C 〕A、继承B、同意赠与C、猎取孳息D、买卖19、按照合同方式取得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外,财产所有权从〔 C 〕时起转移。

A、合同成立B、合同生效C、财产交付D、财产被实际占有20、以下属于物上请求权效力的有〔DCD 〕A、损害赔偿请求权B、恢复原状请求权C、排除妨碍请求权D、消除危险请求【三】简答题1、试述民法与商法的关系答:联系:民法与商法同为私法,商法为民法的特别法,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区别:〔1〕主体不同,民法的主体是一般的人,商法的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

〔2〕调整范围不同,商事关系几乎全是纯粹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基本上有偿的,而民法不仅调整财产关系,而且还调整人身关系。

〔3〕商法具有国际性,而民法的许多制度具有地域性。

2、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答:(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监护人应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被监护人受到不法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监护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必须给被监护人以必要的关怀、照料。

(3)对被监护人进行治理和教育。

对被监护人要进行监督和治理,防止他们受到损害或侵害他人利益。

(4)保护和治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关于被监护人财产的经营和处分,监护人应尽善良治理人的注意。

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处分其财产。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在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监护人应当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7)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法人终止的缘故有哪些?答:(1)依法被撤销。

它是指法人依照法律的直截了当规定或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而被解散的情况。

(2)自行解散。

它要紧指法人的目的事业完成或无法完成、法人机关的决议、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限届满或解散事由的发生而自动解散的情况。

(3)依法被宣告破产。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人民法院可依照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申请,依法宣告破产。

(4)其他缘故。

如法人的合并、分立、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发生战争等。

4、试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答:〔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5、试比较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答:〔1〕二者适用的事由范围和性质不同。

发生中止的缘故属于与当事人无关的客观情况如不可抗力等事由,属全然性障碍;而发生中断的缘故系当事人的行为,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如起诉、请求、承认等,属临时性障碍。

〔2〕二者产生的效力不同。

在时效期间中止,中止往常差不多进行的时效期间为有效,应与中止缘故消灭后接着计算的时效期间合并计算;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往常差不多进行的时效期间为无效,中断缘故消灭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3〕二者事由发生效力的时间要求不同。

在时效期间中止,中止缘故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才能发生中止的效力;在时效期间中断,中断缘故不管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发生中断的效力。

6、什么是公信原那么,第三人受登记公信力保护的条件有哪些。

答:物权的公信原那么是指依法进行的物权公示,具有社会的公信力。

第三人受登记公信力保护的条件有A、须登记之错误不能从登记簿上发明B、第三人须为善意C、第三人取得权利须基于法律行为D、须无异议登记【四】案例分析1、张某在A地有一旧房,经朋友介绍于2018年5月20日起租与赵某居住,约定租金每月1200元,租金每年一付,在每年5月20日至6月1日间由赵某汇入张某在招商银行的账户。

2018至2018年赵某每年均按约支付全年的租金。

2018年9月起张某被派往公司驻上海办事处工作。

赵某与张某也因交往而熟悉起来,张某主动提出自2018年6月起租金降为每月1100元,支付方式照旧。

2016年6月3日张某在上海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发明赵某未按时将租金汇入其账户,遂于6月5日致电赵某询问,赵某称因其手头有点紧临时没钱,过几个星期立马上租金汇入账户。

张某相信赵,就未再追问。

后张某一心忙于工作,一直疏于询问此事,直至2017年6月10日张某再次查帐,发明赵某一直未存入其账户一分钱,2018年6月至2017年5月的租金共24200元。

赵某答辩称此案已过诉讼时效。

问:此案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关于张某的请求法院应如何处理?答:此案属于特别诉讼时效问题。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第136条的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案件诉讼时效为1年。

关于张某所主张的两年租金应当分别处理,2018年6月至2016年5月的租金12100元的支付期限为2016年5月20日至6月1日,赵某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张某也曾于2016年6月5日向其主张过权利,但此后张某一直未再向赵某主张权利,因此此笔租金的诉讼时效己于2017年6月5日届满。

但关于2018年6月至2016年5月的租金12100元而言,其支付期限为2017年5月20日至2017年6月1日,对此笔租金而言,尚未过诉讼时效。

法院应对张某这部分租金的主张予以支持。

2、赵某17岁,父母差不多过世。

由于急需用钱,赵某把一头重约100公斤生猪拉到集市上出售。

邻村人刘某之女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考试结果尽管没有出来,但刘某之女感受良好。

刘某为了以后广邀亲戚朋友给其女庆贺高中之用,以850元的价款买下了赵某的生猪,想在庆贺之日宰杀以款待宾客。

结果其女没有考中。

刘某便以“赵某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理由,主张交易无效,盼望把生猪退还给赵某以取回货款。

刘某的主张能否成立?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

答:刘某的主张能否成立,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此案涉及的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判定的问题。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如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要紧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此,假如赵某不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要紧生活来源,便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刘某能够主张交易无效,假如赵某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要紧生活来源,就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刘某就不能主张交易无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