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1.关于图示两国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有南回归线穿过B. 都濒临太平洋C. 首都都位于沿海地区D. 都是发达国家【答案】 A【解析】【分析】关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的说法,两国都有南回归线穿过;巴西濒临大西洋;两个国家首都都位于内地;巴西是发展中国家。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共同特征,两国所处位置具有相似性,主体部分都位于南半球。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西部西临的大洋是________。
(2)甲河主要流经平原,流域大部分处于________气候类型区,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甲河具有________的水文特征 (答出一点即可)。
(3)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______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________国家。
【答案】(1)大西洋(2)温带海洋性气候;水量稳定;流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河流落差小(任答一点即可)(3)白色;发达国家【解析】【分析】解:(1)读图可知,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2)甲河流是欧洲的莱茵河,流经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地形为平原,所以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稳定;流量丰富;含沙量小。
(3)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白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从发展水平来看,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点评】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部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
该区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尤其是制造业发达。
旅游资源丰富,如挪威的峡光、巴黎铁塔、威尼斯水城等。
3.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A. 亚洲、非洲、欧洲B.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C. 北美洲、欧洲、亚洲D.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2)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北冰洋D. 印度洋(3)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A. 大陆漂移假说B. 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C. 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答案】(1)D(2)B(3)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乘轮船从②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
(3)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故答案为:(1)D;(2)B;(3)A;【点评】(1)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苏伊士运河和亚洲为界。
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分布有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气温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非洲经济欠发达,主要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
(2)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
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拥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
安第斯山脉东部就是面积广大的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
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下列有关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区旅游业发达,埃菲尔铁塔是英国的文化象征B. 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C.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D.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答案】 A【解析】【分析】有关欧洲西部的叙述,该区旅游业发达,埃菲尔铁塔是法国的文化象征;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故答案为:A。
【点评】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欧洲西部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发展园艺业。
5.“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速增长。
目前,我国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铺划了西(经阿拉山口)、中(经二连浩特)、东(经满洲里)三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A. 汽车、红酒、橄榄油B. 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C. 仪表、药品、手配件D. 木材、瓷器、玉米(2)开通中欧班列带给我国普通老百姓的好处是()A. 方便欧洲游行B. 提高经济收入C. 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D. 提供就业岗位(3)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路线中,班列经过可能性最小的铁路干线是()A. 兰新线B. 陇海线C. 京包线D. 京沪线【答案】(1)A(2)C(3)C【解析】【分析】(1)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最可能是汽车、红酒、橄榄油等,欧洲西部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葡萄和橄榄,红酒和橄榄油产量大,故选A。
(2)开通中欧班列可以给我国普通老百姓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可以方便我们购买更多的工业产品,欧洲国家工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故选C。
(3)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路线中,班列经过可能性最小的铁路干线是京包线,一般都要经过京沪线、陇海线和兰新线,故选C。
【点评】(1)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主要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格兰中部工业区;伦敦地区工业区。
(2)中欧班列的开通能够强化国家间合作,加快通行效率。
广泛的国际间经贸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
发挥亚投行作用,建立内陆枢纽节点。
同时能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媒介,加强铁路运输竞争力。
(3)京包铁路起点北京站,终点包头站,从北京经河北省张家口、山西省大同、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终到包头。
该铁路是通向中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
沿线经过冀北山地(燕山-太行山山脉)、张北围场高原、大同盆地、内蒙古高原到达河套平原。
既是一条晋煤外运线,又是一条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相通的国际线的一部分。
6.2018年夏季高温席卷北半球、乃至北极圈,对于生活在瑞典的人们而言,因为屋里极少装制冷空调,今年夏季高温的天气甚是难熬。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文化习俗B.气温C.降水D.资金(2)瑞典()A.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河流短小,多注入北冰洋C.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东部与挪威相邻(3)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已超过5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瑞典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来自()①石油、天然气②核电③风能、太阳能④水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B(2)C(3)D【解析】【分析】(1)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是因为瑞典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全年气温较低,故答案为:B。
(2)瑞典是一个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高东低;河流短小,多注入大西洋的波罗的海,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与挪威相邻,故答案为:C。
(3)瑞典是北欧国家,其使用的新能源占比重高,其可再生主要来自于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石油、天然气和核电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瑞典是位于欧洲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是一个地跨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国家,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波罗的海。
7.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1)小明的朋友马哈茂德来自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沙特阿拉伯。
下列最能反映马哈茂德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是()A.B.C.D.(2)图片D为哪种宗教的代表建筑()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1)C(2)A【解析】【分析】(1)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主要是阿拉伯人,骆驼是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围巾。
(2)由图可知,D是佛塔,是佛教的典型建筑物。
【点评】(1)“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的控制,终年炎热干燥,使得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经典是《古兰经》,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8.(盐城)读甲、乙两国家轮廓图,完成小题(1)甲、乙两国家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 居民都以混血人种为主B. 都是西半球的国家C. 都是经济发达国家D. 都有南回归线穿过(2)关于两个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国的农牧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B. 乙国首都是其最大的城市C. 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和出口国D. 乙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答案】(1)D(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
(1)A,根据所学知识,澳大利亚白种人占比例最高,而巴西以混血人种为主;故A错误;B,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故B错误;C,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故C错误;D,又读图可知,两国都被南回归线穿过;故D正确;(2)A,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其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