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幼儿园_中班语言《母鸡和苹果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中班语言《母鸡和苹果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母鸡和苹果树》ppt
三、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大胆猜测并表达;学会分析,懂得遇事要想办法应对。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谁。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习主要角色间的对话。

一天早晨,母鸡醒来。

咦,鸡妈妈怎么了,这是什么表情?
小结: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是惊讶的表情。

我们一起学一学。

小朋友猜一猜,母鸡妈妈看到了什么这么惊讶?2.出示苹果树教具。

这棵苹果树哪儿来的呢?昨天还没有这棵树呢?我们一起猜猜看
3.这到底怎么回事?小朋友仔细观察。

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这是一对什么样的耳朵呀?你们见过苹果树长耳朵吗?这可真奇怪,你想问苹果树什么?母鸡妈妈说了什么?苹果树是怎么说的?
4.又一阵风吹来,会发生什么呢?你们见过苹果树长嘴巴吗?那你想问苹果树什么?母鸡妈妈会说什么?苹果树又会说什么呢?
5.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什么?鸡妈妈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尾巴又会怎么说呢?苹果树怎么回答的?
6. 小朋友,你认为这是一棵真的苹果树吗?你觉得是谁假扮的?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呢?
小结: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鸡妈妈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听一听。

7.它为什么要装成苹果树呢?
原来大灰狼装扮成苹果树是想来吃母鸡妈妈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母鸡妈妈对付大灰狼?
小结: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我们听听鸡妈妈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讲述故事。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讲一遍这个故事。

故事《母鸡和苹果树》。

1.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小结:母鸡勇敢、机智,聪明,充满智慧,小朋友都想向母鸡妈妈学习。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你们是勇敢、机智的小朋友么?老师要考考你们。

(1)如果自己在家,有人敲门说检查气,你会怎么做?
(2)如果有陌生人给你糖吃,你会怎么做?
(3)如果有陌生人说是爸爸让他来接你,你能跟他走吗?为什么?小结:遇到奇怪的事情要动脑子想清楚,看明白,不要轻易上当。

老师也相信聪明的你们能识破坏人的诡计,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老师将这个故事,还有大灰狼和母鸡的头饰放到阅读区和表演区了,感兴趣的小朋友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继续表演。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学情分析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描述图片上的内容;能有表情的复述故事,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等。

由于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辨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还有他们对游戏活动的喜爱和接受程度,所以进行了这样一次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猜想和发现中体会故事的乐趣,学习自我保护的想法,并尝试讲述和表演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教材分析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选取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教材》中的《落叶飘飘》主题。

这是一则富有童趣与悬疑的童话故事。

从一阵风吹过,苹果树频频露出破绽,到母鸡仔细观察、动脑筋使苹果树露出真面目。

故事情节层层深入,紧紧抓住幼儿的心弦,体现了母鸡遇到奇怪的事情时爱动脑筋,不轻易上当的角色特点。

本故事简单而有趣的线索,引发幼儿思考并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大胆想象和表达的氛围,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指南》目标“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特将本活动目标制定如下:
1.理解故事中母鸡识破大灰狼诡计的主要情节,学习母鸡与苹果树的对话。

(重点)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难点)
3.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

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大胆地交流所思、所想,这样幼儿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猜测和想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母鸡的表情,引发幼儿猜想什么事情让母鸡吃惊,激发幼儿猜测、想象母鸡家门前突然长出一棵大大的苹果树的原因。

二、充分观察,引导幼儿猜测并讲述。

观察是讲述的基础,为了引导幼儿大胆的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教师采用分段欣赏的方法,设置一连串的追问,引导幼儿以观察画面为基础,通过观察图片寻找故事中的线索,发现苹果树上奇怪的事情,猜测苹果树是谁伪装的,想办法让苹果树露出真实的面目。

引领幼儿主动探究、大胆猜测、自信地讲述。

中班语言活动《母鸡和苹果树》课后反思《母鸡和苹果树》这个故事是充满趣味性的。

从内容来看,绘本生动幽默地描述了母鸡临危不惧,运用自己的智慧“狼”口脱险的过程。

这对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沉着冷静对待,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

同时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符合《纲要》中“服务于幼儿生活”的精神实质。

作品层次明显,每一层是相同的讲述思路,但是逐层深入,层层递进,采用以教导学的迁移法学习,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利用自制教具来引导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进行大胆地推测和想象,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不乏味,还掌握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非常有意义。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了这个问题,我们所追求的应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要太在意活动结果是不是符合故事的原意,而应该更多关注活动是否激发孩子的思维,孩子的
发言有没有自己的理由。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谈得上有创造、有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