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军事变革
1.
通过了《国家安全法》和《国防部改组法》,为美国总统和 国防部长领导和指挥美国军队建立了作战渠道与行政领导渠 道两条不同机制的渠道。 以发展空军和核武器为基本特点,实施核威慑下的大规模报 复战略。
增加核武器研究、生产和采购费用,推动美国核工业相关技 术的发展
2.
3.
负面影响:
获得普立兹奖与 1972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奖项
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 1998年,美国防部长威廉· 佩里认为:“军事革 命是采用新技术的军事系统同创新的作战理论和组 织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和 进行方式的过程。” • 美军依据这一理论,边实践、边探索,新军事 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 美军计划到2010年前,完成陆军全部10个作战 师的数字化建设。
(一)木石兵器
(二)金属兵器
(三)冷兵器 (四)热兵器
(五)机械化兵器
(六)信息化兵器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13世纪前后,其主要特点是铜、 铁兵器代替石、木兵器,产生了多兵种,出现了海(水) 军军种,出现了阵式作战方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军事理 论。
公元前13世纪前后到公元前19世纪末。出现了近代新式武器和 新兵种以及新的作战方式。军事理论更加发展。 火药的发明——枪炮在近代武器装备中的地位 军事变革出现重大突破是从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始。主要特点是欧 洲、北美等出现了火枪兵、炮兵、工程兵等兵种,建立了陆军、海 军,出现了旅、师、军这些军队编制。指挥的职能成为作战行动的 独立过程;线式作战和散兵作战成为当时主要作战方式,军事理论 开始形成体系。世界军事开始向机械化时代转变。
• 热兵器时代军事变革-------工业革命-----武器变革 • 兵种:火枪兵、炮兵、工程兵等
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杀伤力极强的战略武器不 断出现,军兵种比较齐全,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出 现了合同作战方式和新军事理论。 一战、二战开始:坦克,反坦克, 军用飞机:侦察机、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
核心是军事信息技术群 “骨干技术”: 1、军事微电子技术 2、军事计算机技术 3、军事光电子技术 4、军事航天技术
2、新的武器装备
• 信息化武器装备 • 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数字 化单兵系统、C4KISR系统组成 • 隐形兵器、新概念武器
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
24%
信息化作战平台大量涌现
努力做好以下五个转变:
• • • • 机械化军事思维信息化军事思维 要素型军事思维体系化军事思维 单向型军事思维多向型军事思维 封闭性军事思维开放型军事思维
•
保守型军事思维创新型军事思维
(三)依靠制度和体制创新推进军事变革(保证)
• 国外采取打破传统的军种体制,按系统集成 办法,建立“超联合”的一体化作战部队。
美国的F-35战机
25%
33%
美国的天基卫星网
精确制导武器成为主要打击兵器
精确打击前后的伊拉克通信设施
如果将导弹常规弹药威力提高1倍,那么导 弹杀伤力则增加40%,而如果将导弹精度提高1 倍,那么导弹杀伤力则提高400%,即提高10 倍。 ——《第六代战争》
美国在几场战争中使用的 精确制导武器比例
•军事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
•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对现代军事领域的影响: 在军事技术方面: 在武器装备方面:
在组织体制方面:
在军事理论方面:
在战争形态方面:信息化战争
在作战方式方面:数字化、精确化、多维化
1.美国:战胜任何对手 2.俄罗斯:调整现代战争理论 3.英国:着力打造新型部队 4.法国:预防不对称威胁 5.德国:走出防区面向世界
(一)发展趋势:
• 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继续开发,一些新概念武
器和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
•军队转型全面展开,军队信息化建设将取得重大进
展;
•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将得到不断创新; •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
•世界各国战略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2.
以期达到的转型目标是:基本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作战能力明显增强,进而完成军事体系重塑。
新的军事高技术(物质基础)
新的武器装备(物质基础)
新的军事理论(活灵魂)
改变战争形态 从机械化战争 转变为信息化 战争
改变作战方式 朝着数字化、精确化、 多维化方向转变
新的体制编制(具体体现)
1、新的军事高技术
重视军事理论、军事决策的提升。 80年代远程空袭利比亚&海湾战争
2.
3.
(三)信息时代的军事变革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后,主要表现在:
1.
2. 3. 4. 5.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加强信息装备建设,发展信息技术武器系统 加强数字化建设,目标是坚持陆、海、空、天一体化数字化 战场 加快军事理论创新,核心是联合作战理论和信息战理论 进行组织机构改革,指导思想是作战部队编制向小型化、一 体化转变
•
我国的制度和体制创新正进入关键时期,体 制编制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还较滞后。
(四)依靠作战创新推进军事变革(牵引)
要明确以下三点:
• • • 要明确所处的历史方位 要明确打什么仗 要明确仗怎么打
(五)依靠训练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科技练兵的 新途径新方法,要做到以下四点:
• • • • 改革军事训练内容 创新技术训练方式方法 改进军事训练手段 深化训练管理改革
6、作战方式的根本改变
• 朝着数字化、精确化、多维化方向转变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正向数字化、 精确化、多维化方向转变。
• • • • • • • •
“三非”作战样式(非对称、非线性和非接触) 新联合作战 电子战 太空战 瘫痪战 网络战 心理战 新闻战
(一)信息技术是新军事变革的支柱性技术
(二)信息能力将成为军事能力的关键因素 (三)信息战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四)信息化建设将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 成败的关键。
新军事变革的演变过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孕育期):从越战后期“灵巧炸弹” 的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末; • 第二阶段(奠基期):从“奥加尔科夫预言”的 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末;
• 第三阶段(发展期):从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至 今。
是指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 时代的过程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迅猛 发展的推动下,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 和变革的体制编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彻底改变 旧的军事斗争方式,极大地提高军事效能的全面的军事变 革。 新军事变革包括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 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三个基本要素。
我国开始使用“新军事变革”一词, 始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推进中 国军事变革的号令是在2002年12月由中 央军委发出的。 我国新军事战略方针的目标是建设 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 战争。 (一)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二)依靠思维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三)依靠制度和体制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四)依靠作战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五)依靠训练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一)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军事变革(基础)
• 技术创新需要走,自主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把握好以下三点:
• • • • 集中力量自主创新关键技术 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科技强军战略指导下完成技术改造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二)依靠思维创新推进军事变革(首要)
“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 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钱学森(1995年国防科工 委首届科技学术交流大会)
(一)核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 (二)高技术时代的军事变革 (三)信息时代的新军事变革 (四)信息时代的军事转型
(一)核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
始于20世纪40、50年代,美苏争霸时期,主要表现在:
4、新的体制编制
组织力、结构力
1、军事力量结构科学化,军队向小型化、 多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2、实现作战指挥体制的“扁平网络化” 3、纯军事组织中将出现军民结合的新机制
数字化部队的发展
总部
战区 军 军
战区 军
师
师
师
师
师
旅 军
营
战区
军 总部
战区
战区
5、战争形态的根本改变
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 基因:信息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2 越南战争 8 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35 60 70
电子战系统更加完善
EA—6B电子干扰机
百舌鸟反辐射导弹
U—2高空侦察机
指挥控制系统不断发展
信息平台——基于信息技术、计 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 群发展起来的C4KISR等指挥控制系统。 它具有层次性、交互性、统一性和开 放性等四个基本特点。
潘金福 反战者,金福基金会的创立者
我的身体被火烧伤 我的皮肤被医生医治 我的心灵被上帝医治 因此,让我们为世界作美好的事。
(二)高技术时代的军事变革
始于20世纪70年代,越战结束后的教训,主要表现在:
1.
实施灵活反应战略,提出以核力量为“盾”,以常规理论为 “剑”的军事战略理论,准备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并且侧重 于准备打局部战争和特种战争。 在加强核攻击力量建设的同时,重新加强了陆军建设,坚持 陆、海、空军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特种力量建设。
——《反杜林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军事变革沿革 第二节 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实质
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 以木石兵器发展到金属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 第二次是以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以 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四次即目前进行 的由机械化兵器向信息化兵器发展的军事变革。其中第三、第四 次军事变革之间穿插着以热核武器诞生与发展为标志的重大军事 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