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学试卷
输血科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40分)
【A型题】
1.血型不规则抗体指的是()
A.天然抗体
B.抗A、抗B抗体
C.寒冷性抗体
D. 抗A、抗B以外的抗体
E.部分人或多数人没有的抗体
2.Rh血型抗原有() A.40多个 B.50个 C.20个 D.10个 E.5个
3、在H物质的D-半乳糖上连接1个糖链可形成A抗原,则该糖链是()
A.N-乙酰氨基半乳糖
B.D-半乳糖
C. N-乙酰基氨葡萄糖胺
D.L-岩藻糖
E.
N-乙酰氨基葡萄糖
4.为避免不完全抗体引起溶血反应,交叉配血试验不宜采用()
A.LISS法
B.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
C.聚凝胺法
D. 抗球蛋白法
E.酶法
5.血清中不可能存在的天然抗体是() A.抗A B.抗B C.抗E D.抗D E.抗C w
6.不属于天然抗体的特点是()
A.温抗体
B.lgM抗体
C.不能通过胎盘
D.无可察觉的抗原刺激
E.在生理盐水中
可与相应血型抗原发生凝集
7.ABO血型物质不可能() A.辅助鉴定血型 B.中和天然抗体 C.预测胎儿ABO血
型D.存在于每人唾液中 E.混合血浆中,互相中和相应抗体
8.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发病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
B.母亲血中存在lgM抗体
C.胎儿红细胞被母亲血清中相应的血型抗体致敏
D.母亲常为O型或Rh阴性
E.为同种免疫溶血
9.关于与输血相关的病原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梅毒螺旋体
B.疟原虫
C.弓形虫
D.HTLA
E.以上都不是
10.做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的血标本是()
A.血清
B.血浆
C. 肝素抗凝血
D.非抗凝血
E.EDTA抗凝血
11.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
A.HLA抗原抗体反应
B.lg聚合体或lg抗原抗体反应
C.红细胞血型不合
D. HLA不和的T细胞
E.血浆蛋白过敏
12.保存温度对血小板活性影响很大,适宜温度为()
A.4~6℃
B. 8~10℃
C.室温
D. 18~22℃
E. 20~24℃
13.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主要原因是()
A.患者有发热
B.免疫性破坏
C.有严重感染
D.患者脾大
E.有消化道疾病
14.下列哪项与大量快速输血无直接因果关系()
A.循环超负荷
B.枸橼酸中毒
C.高钾血症
D.出血倾向
E.移植物抗宿主病
15.择期手术患者输血宜选()A.全血 B.成分血 C.少浆血 D.新鲜血 E.自身血
16.冷沉淀输注不适宜()
A.DIC高凝阶段
B.血友病A
C.严重感染
D.严重创伤大出血
E.大面积烧伤
17.地中海贫血宜选()
A.照射红细胞
B.去白红细胞
C.年轻红细胞
D.冰冻红细胞
E.浓缩红细胞
18.目前认为不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 A.HAV B.HBV C. HCV D.HDV
E.HGV
19.血型物质含量最高的是() A.唾液 B.血清 C.胆汁 D.羊水 E.尿液
20.做ABO血型鉴定,下列哪种凝集是反映被检者血型的真凝集()
A.冷凝集
B.细菌性凝集
C.串钱状凝集
D.弱凝集
E.类B凝集
【B型题】问题21~24
A.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 B抗体
B.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 A抗体
C. 红细胞上有A抗原、B抗原,血清中无抗- A、抗- B抗体
D. 红细胞上无A抗原、B抗原,血清中有抗- A、抗- B抗体
E. 红细胞上无血型抗原,血清中有血型抗体
21.A型()
22.B型()
23.O型()
24.AB型()
问题25~26
A.无Se基因
B.缺乏H转移酶或酶受到抑制
C.肠道细菌影响
D.A、B抗原可能微弱抗原
E. H的等位基因为h
25.非分泌型()
26.孟买型()
问题27~29
A.红细胞悬液
B.全血
C.Ⅷ因子或冷沉淀
D.白蛋白
E.新鲜冰冻血浆
27.增加血液中的携氧能力,可输()
28.血友病甲出血时,可输()
29.严重肝病伴出血时,可输()
问题30~31
A.凝固
B.凝集
C.凝聚
D.溶血
E.浑浊
30.有补体存在,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出现()
31.无补体存在,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出现()
【C型题】问题32~33
A.O型洗涤红细胞+AB型血浆
B.ABO血型与新生儿同,Rh同母亲血型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32.ABO溶血病换血宜选()
33.Rh溶血病换血宜选()
问题34~35
A.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B.洗涤红细胞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3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3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宜选()
【X型题】
36.红细胞串钱状的形成常见于()
A.多发性骨髓瘤
B.巨球蛋白血症
C.霍奇金氏病
D.血沉异常的患者
E.高热患者
37.HLA与医学的关系是()
A.与输血相关
B.与器官移植相关
C.与亲子鉴定有关
D.与某些疾病有关
E.与人类性别有关
38.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有()
A.HIV
B.HBV
C.梅毒
D.朊病毒
E.巨细胞病毒
39.在间接抗球蛋白实验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增强或加快敏感性()
A.酶法
B.低离子介质法
C.牛白蛋白法
D.改变pH
E.聚乙二醇法
40.粒细胞输注不良反应有()
A.寒战发热
B.肺部合并症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移植物抗宿主病
E.同种免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红细胞血型至少有个血型系统,种血型抗原。
2.ABO血型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3.ABO血型抗原在第周胚胎期的红细胞上即可检测出岁才可发育完全。
4.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做试验。
5.孕妇血中有性质的血型抗体,即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6.D抗原的表达有的变化和的变化.
7.抗D可通过、或产生。
8.临床意义比较大的HLA-A、HLA-B、HLA-C抗原称为。
HLA-DR、HLA-DQ、HLA-DP抗原称为 .
三、判断题(10道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BO血型不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很少在第一胎发生。
()
2.某些血液病患者的ABO血型抗原可以减弱。
()
3.血型鉴定或交叉配血试验发生溶血或在镜检下有红细胞减少趋向为正常现象。
()
4.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D阴性血型。
()
5.HLA抗体多由妊娠、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免疫产生。
()
6.孕妇血液中存在lgG血型抗体即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
7.鉴定ABO血型,不做反定型则不能发出报告。
()
()
8.在盐水介质中,lgG抗体通常只能致敏红细胞而不能使致敏的红细胞出现凝集。
9.自然产生抗D是罕见的,但没有已知的刺激而产生抗E和抗C是可能的。
()
10.粒细胞输注指征是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者。
(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血型:
2.血型正定型:
3.抗体:
4.天然抗体:
5.间接抗球蛋白实验: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试述ABH血型物质的临床意义。
答:
2.试述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查内容。
答:
3一组抗血清检查结果如下,分别写出其Rh血型表现型。
表现型
抗-D 抗-C 抗-c 抗-E 抗-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试述红细胞抗体筛选试验的适用范围。
答:
5.试述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臵换的内容。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