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完整PPT课件
东南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完整PPT课件
_ 1469 19710 33638 1920 5966
14
P145
15
图6-2为某公路在作巴、安渡两点间有南、北线两个方 案。如路线仅系连接强寨、安渡两地,则南线要近23km, 显然直捷得多。但从公路网规划需要考虑从安渡通往某市, 则经南线通往某市反而绕远11km,远不如北线直捷。两方 案都有积雪问题。南线垭口海拔为3000m,北线垭口海拔为 3300m。南线积雪虽较北线薄,且距离短,但越岭地形较 陡,需要展线 6.5km,积雪难以处理。同时南线越岭段东侧 有一段线形指标低,工程集中,且有岩堆、崩塌、风积沙等 病害需要处理。而北线沿线地形平坦,越岭不需展线,线形 指标较高。北线另一有利因素,是全线均有旧路或便道可以 利用,其中作巴至江寨的旧路,略加改善即可达到新建标 准,比南线(几乎都是新建)工程要省些,施工也较方便。 综合上述分析,推荐北线方案。
13
指标
通过县(市)
路线长度
其中:新建
改建
地形:平原、微丘
山岭、重丘
用地
工
土方
程 数
石方
量
次高级路面
大、中桥
小桥
涵洞
挡墙
隧道
材
钢材
料
木材
水泥
劳动力
总造价
比选结果
表6-1 各方案主要指标比较
单位
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
个 km km km km km km2 104m3 104m3 km2 m/座 m/座 道 m/处 m/处 t m3 t 万工日 万元
22
23
就桥梁而言,乙线较好,但路线较长;就 路线而言,甲线里程最短,但桥梁多,且都 为斜交;丙线则各桥都近于正交,线形也较 舒顺美观。三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因这条 路交通量甚大,且有超车需要,故采用甲线。
16
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
平原地区:除指一般平原外,还 包括山间盆地、高原平坦地形等地面 起伏不大,自然坡度3°以下的地区。
17
一、平原区特点
1、纵坡平缓 2、江河湖泊多 3、城镇密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18
二、平原区路线特征
1、地形对路线的约束限制不大,平、纵、 横的几何线形很容易达到标准。
2、路线布置主要考虑地物障碍 3、路线特征: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
体线形,平曲线半径大,纵断面上坡度 平缓,以低路堤为主。
19
三、平原区布线要点
1、以平面设计为主导 大控制点: 中间控制点:
2、尽量采用较高的线形标准 3、正确处理与农业的关系 4、与城镇居民的联系 5、遇到湖泊、水塘等的处理 6、路与桥的关系
20
21
如图6-3,某公路通过某河附近时,为了少 占20K附近的高产田和解决路线穿田取土的困 难,将路线移向坡脚,虽里程略有增长,桥 位也略有偏斜,但避开了大片高产田,而且 路线沿坡脚后,路基为半填半挖,既节省了 土方,又避免了填方借土的远运。
8
第二节 路线方案比选
一、路线方案比选的重要意义 二、路线方案比选考虑的因素 三、方案比选的方法 四、方案比选的步骤 五、实例
9
1、社会效益 2、技术上
路线长度及延长系数;转角数;最小曲线半径数; 最大纵坡;回头曲线数;交叉数目…….
3、经济上
土石方数量;桥涵、隧道、挡墙工程数量; 征地、拆迁数量;主要材料数量; 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程总造价; 投资成本效益比;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
第六章 选线
1
第一节 概述
选线: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 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地质和 地物及其沿线条件,综合平、
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 上选定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
2
路网规划 总体设计 选线
3
选线的任务: ①确定道路的走向和总体布局; ②具体确定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
定道路曲线的要素,通过纸上或 实地选线,把路线的平面位置确 定下来。
6
二、选线的一般方法
1、实地选线 2、纸上选线 3、航测选线 4、3S技术在选线中的运用
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GIS) 公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公路的遥感卫星测设系统(RS)
7
三、选线的一般步骤
一条公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 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到线的过 程。
1、路线基本走向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 2、路线走廊带的确定 3、确定路线方案 4、选定具体线位
29 1360 133 1227 567 793 1525 382 123 5303 1542/16 1084/57 977 73530 300/1 1539 18237 30609 1617 5401 推荐
29 1347 200 1147 677 670 1913 492
75 5582 1802/20 846/54 959 53330
4、环境影响
历史文物、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
造成的噪音、尾气、水资源污染。
10
方案比选的步骤: 1、收集资料 2、罗列路线可能的方案 3、每个方案调查、分析、计算 4、不同方案的比较 5、确定最佳方案
11
12
比选结果,第三、四方案路线过于偏离总方 向,较第一、二方案长100~150km,虽能多联 系两、三个县、市,但对发展地区经济所起的作 用不大。而且第三方案线形指标较低,将来改建 难以提高;第四方案又与现有高压电缆线连续干 扰,不易解决。因而第三、四方案不宜采用。第 二方案虽路线最短,但与铁路严重干扰,且用地 较多,最后推荐路线较短,线形标准较高,用地 最省,造价也较低的第一方案。
4
一、选线原则
1、路线基本走向的确定要综合考虑 2、注意贯彻工程经济与营运经济相结合 3、与农业相配合 4、考虑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 5、重视环境保护 6、处理好路与桥的关系 7、选线应注意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
分离式断面的布设
5
基于环保的设计新理念: 1)节约用地 2)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原则 3)路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 4)保护自然植被原则 5)生态环境恢复原则
_ 1963 19052 39159 1773 5674
第三方案
32 1510 187 1323 512 998 2092 528
82 4440 1057/13 980/52 1091 99770 290/1 1341 18226 31288 1750 5189
第四方案
31 1476 193 1283 615 861 1928 547 121 5645 1207/15 1566/82 1278 11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