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5个填空题一个三分、三个名词解释一个5分、简答题3道一道10分、论述题任选一道20分、案例分析两题20分。
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
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报,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指:组织构成要素之间按照特定秩序规范所确定的关系方式,即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市经理制
指城市的立法权由民选议会掌握,再由市议会聘任一名市经理执掌行政权的行政组织体制。
完整制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均受同一行政组织首脑机关领导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首长制
首长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定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行政组织体制。
政府流程再造
在政治氛围中检查、反思、重新设计未来的公共服务,通过持续不断地评价、调整和改进流程,不管是从公众还是政府职员的角度来看都实现了组织绩效的巨大改善。
行政组织目标
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科层制
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
实质是一种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信息自上而下流动、命令自上而下发出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
简答题
一、简述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1、组织心理具有社会性
2、组织是一个协作平衡系统
3、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4、沟通在组织中很重要
5、组织具有人格的整体性
二、简述梅奥的行政组织思想。
(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满足公认的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4、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三、简述行政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
(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1、行政组织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外部环境还制约着行政组织的价值观、目标、规模和行为方式;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都要从外部环境中输入。
2、行政组织能够对外部环境的投入进行能动地选择;行政组织可以制约和改善外部环境。
四、简述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1、分层管理,能够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
2、行动迅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便于监督、控制。
3、能够发挥各层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
4、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缺点:
1、各行政首长由于管理的事务太多,难以事事精通。
2、容易形成地方的条块分割,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容易犯地方主义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4、容易导致信息失真,降低行政组织反应速度,无法体现结果导向。
五、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必要性。
1、适应各项社会事务管理的需要。
2、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技术化的需要。
3、适应行政管理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的需要。
4、适应行政管理程序的需要。
六、简述分离制的优缺点。
优点:权力分散,互相牵制,避免专权。
缺点:政令不一,下级无所适从,影响工作效率。
七、简述行政道德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制约着行政组织人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
八、简述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
九、巴纳德(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非正式组织”理论
1、将正式组织定义为“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一种协作”
2、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一致时,提出“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
3、认为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有: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每个人都能做出贡
献;明确组织目标。
4、正式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
5、在正式组织中还存在一种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法、习惯和准则的非
正式组织。
十、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根据行政权力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进行宏观配置的基本状况划分,可划分为集权制、分权
制与均权制三种。
根据组织法定的最高决策权的归属划分:行政组织体制可划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三种。
按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划分:统率机关、被统率机关。
依据行政职能特点对被统率机关类型的具体划分:职能机关或业务机关、辅助机构、监督机关、咨询机关、信息机关。
论述题
(一)结合当前形势,论述如何正确分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如何正确处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
1、管理层次越高,管理幅度应该越小。
2、下属工作性质和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3、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
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
5、集权、分权与授权的成影响爱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
(三)试论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有哪些?如何克服阻力?
动力:
1、来自政治系统的动力
2、来自经济因素的动力
3、来自公众观念转变的动力
4、来自政府官僚的动力
5、来自行政组织技术系统革新的而动力
阻力:
1、经济体制的阻给行政组织改革带来的阻力
2、配套措施缺失给行政组织改革带来的阻力
3、行政组织改革成本的给行政组织改革带来的阻力
4、部门利益和官僚个人利益得失给行政组织改革带来的阻力
5、社会成员观念给行政组织改革带来的阻力
对策:
1、坚持有计划、渐进式的行政组织变革
2、坚持依法改革,建立一整套法律规范
3、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变革动力
4、健全行政组织改革的工作机构,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
案例分析
一、大部制改革的相关问题
1.大部制改革的内涵:即为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大部制改革的目的
●提高行政效率
●裁汰冗员
●丰富政府服务的内涵,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公共权力的公平公正、阳光化。
是“还
权于民、让民得利”。
3.大部制三大亮点
●“三权分立”:加入“决策、执行、监督”分立的意图,对“三权”进行厘清、分立归
属,而不是简单地把职能相近、业务雷同部门合并或拆减。
●部门大量合并:将根据政府职能业务的雷同性、共性和重合性合并一些部门,但权力相
互监督的部门应该不会融合到一个部门里。
●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
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行政组织的市场化管理问题
例题:
1、将权力分配关系制度化,并按此制度所规定的关系运行,这是()
A.行政组织结构B.行政组织体制
C.行政组织类型D.行政组织分工
2、我国l982年宪法规定,我国各级行政组织均实行()
A.委员会制 B.首长负责制
C.混合制D.集体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