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中地理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2013年高中地理教学成绩质量分析报告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成绩分析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成绩分析
2、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成绩分析
3、我县2013高考文综分析
文科综合总分300分,在高考总成绩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

得文综
者得高考,这是教师们经常谈的一个话题。

今年高考中我县一中同类学校第二名,二中第一名,和文综成绩的提高有较大的关系。


中的文综平均分为172.90分,非常理想的一个分值,与同类学校比遥遥领先,被评为市优秀备课组。

客观分合主观分都有较大的进步。

但是,客观分值总分为满分140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主观试题分值为160分,相对而言是试卷的弱项,需要继续提升。

从分数段分布情况来看,低于平均分的仍占一定比例,需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关注,可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三、四中的情况作为普通高中,学习基础差,文综分数稍低从整体情况看,平均分较以往有了提高,尤其二中,在同类学校中有很大提升,超过市总平均分。

四中文科生多,但基础差的更多些,因此,平均分出现了较低的表现。

三中情况更差些,平均分仅为117.88分,与二中差近四十分,与四中差近二十分,需要认真分析原因,以弥补不足。

从分数段来分析,二中170以上为69人,所占比例不高。

三中170分以上仅3人,四中为40人。

不同分数段的分布也表明,在普通高中,高分段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

在140分以上分数段,二中236人,三中仅13人,四中144人,普通类高中更需提升的是中间学生的分值,这样才能为总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低于140分的学生还有不少,需要做好学困生的工作。

二、取得的成绩
2013年高考我县一中取得了本市县市一中第二名,比去年前进了一个名次,二中在本地区一般中学中前进了5个名次,我县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其中,理综在高考中功不可没。

非毕业班由于没有统一阅卷,成绩不具可比性。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高一、高二、高考文综成绩的分析,发现我县高中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二、三、四中的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考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存在对概念理解不清、知识点混淆,知识网络不清晰,区域地理知识薄弱等问题。

2、答题欠规范。

缺乏概括能力,答题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不会用地理专业术语、名词解答试题;叙述不清,不分要点;语言垃圾多,答不到要点,学生答了很多,但得分不高。

3、读图识图能力低,不能据图提炼信息。

地理试题中有不少的问题,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表能力,并用地理专业语言加以描述就能获得完善的答案,但考生往往对题目中的背景材料熟视无睹,却又胶尽脑汁从大脑中搜取平时老师教的知识并不加分析就背答于题中,这样必然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3、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考生没牢固掌握书本知识,缺乏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致使综合程度较高的试题普遍失分。

四、努力方向:
1、夯实基础,狠抓常考点。

进一步巩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基本成因等基础知识,引导督查学生记背构建关联、关键字词库。

2、围绕问题研究,整合构建能有效应对高考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复习或讲授降水时,可以将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作为一个问题、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块,按空间从宏观到微
观的次序,依次分析全球两个多雨两个少雨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结合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各地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多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区域由大到小进一步细化再作分析,如中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福建、台湾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地形海陆位置等因素相同的城乡间年降水量差异及其原因;还可以从时间线索,分析某一区域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日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整理过程,兼顾“地”和“理”(区域和理论),有“地”有“理”,“地”“理”密切结合,可较有效应对高考新情景下之新试题。

3、进一步加强各种能力训练。

特别是图表文等背景材料解读、问题分析、思想表达等能力训练。

通过精选精练习题,包括单科的习题和文科综合的习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找出漏洞,认真纠错,查漏补缺。

4、突出区域特征分析训练,大力加强地理问答题的答题指导。

作为大题的主观题,一般都给出特定的区域地图等图表材料,涉及区域特征的综合或区域差异的比较。

因此,考前训练要充分利用区域地形图等综合或专题地图,包含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分析。

加强学生对区域综合、比较、评价能力培养,拓宽学生见识面,避免死记硬背和记忆疲劳。

2013年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