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文山歌词欣赏

方文山歌词欣赏

方歌词欣赏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研究学习成果报告课题名称:方歌词欣赏指导教师:雷庆杰组长: 查怡组员:向貽丹、国军、光亮、帅远娟、晓辉、杰、黄礼、向敏、田雨浓、何梓余背景:在现今生活中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歌曲,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尤其喜欢流行歌曲,在大街上,在校园广播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的都接触这些东西,但是在我们欣赏这些歌曲生活时却忽视了其中的语言文学,为了然同学们体会生活处处有语文,提高文学素养本小组展开“方歌词欣赏”这个课题a。

目的与意义:展开本次研究性学习旨在提醒同学们关注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体会生活中的语言文学,提高文学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做一个有心人。

开本次研究性学习旨在提醒同学们关注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体会生活中的语言文学,提高文学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做一个有心人。

活动基本步骤:1、收集资料2、分析资料3、请导师指导4、完成研究正文:现在许多人都喜欢听流行歌曲,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这些奇妙的旋律中生活、学习,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方创作的、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方歌词欣赏》这个研究性课题,旨在让把我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其中蕴藏的优美的语言文学,语文无处不在,告戒同学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有值得品味的地方,关注生活,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在方众多的歌词中我们具体就《青花瓷》、《千里之外》进行赏析:关于《青花瓷》歌词的赏析这首歌曲,可以说是当代人唱给古典美人的恋歌,也可以说是当代人追寻古典的爱情。

故事中的青花瓷是一个道具,或者说一个缘起,是一个附丽。

通过这个具有千年沧桑的道具,引起了抒情主人公对千年前古典美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追寻和缅怀。

就这样,跨越千年时空,成就了一场具有古典文化涵的爱情戏。

故事大约发生在雨打芭蕉的江南小镇,在门环惹铜绿,重门掩黄昏的时候,有檀香冉冉透过朱红色的窗,娴静的美人初妆后,等着她的心上人。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爱情总是发生在水边的故事。

就在天青色等烟雨、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男主人公隔江千万里,也在等着和心中的伊人的约会。

然后就是美丽的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相思、约会,阻隔,团圆,美好的结局。

当然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读。

我想那就是抒情男主人公手里拿着一个青花瓷的器,看着瓷器上的精致典雅的仕女图案,追寻着古典的爱情,一边徜徉在千年前的时空中,一边与身边的,当代现实中就要发生的爱情进行着比较,入乎其,出乎其外,两者交相辉映。

两种爱情,两种环境和人文情怀的对照,给当代的爱情故事增添了诗情画意的厚度。

每一句说给古人的情话,也是说给当代红颜知己的真情表白。

书法、绘画、古典韵味的诗词,这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元素,加入其中,古色古香,让我们的抒情主人公醉其中,也给他的爱情注入了才情、浪漫和飘逸。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关于《千里之外》歌词的赏析这大约是一个沉默年代中遥远的相爱故事。

整首歌词似乎由送别——相思——等候——无奈——守望和祝福——无暇的爱组成。

浮躁功利的沉默年代,在望不尽的滚滚红尘中,谁还在默默守望着遥远的爱,经营一份梨花一样的纯洁无暇的相思?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的主人公送他的恋人去千里之外,彼此的心灵无奈成无声的黑白。

柳岸,晓风残月。

离别后便是梦中苦苦的相思,但梦醒后,谁会在“我”的窗外?爱的未来在哪里?在城外,在远方,在遥远的沧海那边,在渺茫的漫天弥漫的浓雾中。

所以,人们告诫他,那是不应该的相爱,那是薄如蝉翼的未来。

但谁能阻止我们主人公的相爱呢?他是那样的痴情,他知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但他还要等待“燕归来”。

他要为远在天涯的恋人,付出一生的等待!这首词中最打动我的是独特的极具想象力的意象。

薄如蝉翼的未来。

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

等等,这些诗歌意象有色彩感,生动,传神,给人很强的视角冲击。

堪称绝妙。

对于这首词来说,我认为最重要,最具抒情底蕴的要得益于对恋人离别后无奈的相思和等候的渲染。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等你来没有海枯石烂的承诺,没有声泪俱下的抱怨,也没有望穿双眼的眺望,只以主人公这一天真、善感的细节描绘,就如多情善感的黛玉葬花,有无限的诗情和纯粹的美凸现于画面,极形象地表现了苦苦的相思,令人想到了白乐天的“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境界,升华了主人公纯洁的爱。

还有这几句: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第一次听到这几句,我就想到了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作者巧妙地划裁了这首古诗入词,生动地写出了相思中主人公孤独落寞,形单影只,伤感无奈的苍凉心境,用到这首写离别的歌中,既恰如其分,又增添了抒情的厚度和广度,真是令人叫绝。

在方的歌词中常用以下的创作手法,这不仅是在歌词的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在我们的写作中也一样可以起到神奇的作用叻。

下面我们小组整理出以下七种手法,已分条列出:1.感叹:文句的容除了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应。

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

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

”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

“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

”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2.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

“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

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3.类迭:即****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

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

“类迭”修辞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

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

”其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稚,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中“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

”此句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

4.转化:也称为“比拟”,是指在描写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

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

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它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

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

《本草纲目》的同名歌词中,也可见转化的手法:“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5.排比: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使句子富有节奏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力度。

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

”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更能生动传达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坯子,却更有自己的个性主”的概念,仿佛一位女子就站在眼前大声说:“这就是我,怎样!”6.夸饰:语句中特别夸铺,明显超过客观事实,给人深刻印象。

《龙拳》:“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

”天地由我创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

”因思念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全呼应了歌词名称。

《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

《敦煌》:“遗憾,已收藏,我的泪,千行。

”悔恨令人肝肠寸断。

7.转品: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

例如《娘子》的歌词“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以及《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中都出现的“苍老”一词,就是从形容词转成了动词。

这种用法,不仅赋予既有的词汇新颖的用法,也使句子的述显得简洁扼要,却又包含丰富的语言意蕴,更让人感受时间无情催人老的压力与无奈。

同样在《发如雪》“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中的“凄美”,也是形容词转动词,意思是使离别蕴含一种凄美的感伤。

以“凄美了离别”取代“让离别更显凄美”,更具动感。

我们经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深深的为方的优美作品而折服,深深的体会到生活中的语文有着无穷的趣味,我们应该注重生活的细节,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无形之中就能够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本小组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学习,得出以上成果,现在申请结束研究,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获益,望课题评审组准以结业。

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部新课程计划的一门必修课。

不同的教学容、教学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

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相比较,它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

研究性学习应该体现出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征。

下面我来谈谈我你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收获吧!1.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总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