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伊宁市园艺场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伊犁彩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二0二0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 项目概况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2.1 项目建设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 (9)第三章行业及市场分析 (13)3.1 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3)3.2 市场分析 (14)第四章项目规划 (21)第五章营销策略 (21)5.1 营销策略分析 (21)第六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2)6.1项目选址 (22)6.2 建设条件 (23)第七章安全保障措施 (25)第八章环境保护 (25)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25)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26)第十章结论及建议 (28)10.1结论建议 (28)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开启新型农业模式,按照州、市关于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谋划短期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经济的工作思路,奋力打造“丝路花城、彩色伊宁”的“诗画农场”,拟依托现有的千亩花海打造千亩灯光秀夜游项目,和打造3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形成白天赏花,夜晚观灯24小时旅游期,全方位、全时段打造特色旅游业,不断推进传统农场向新型农场转型升级,逐步构建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美丽生态的田园综合体。

养老院作为康养项目的一个分支,园艺场具有农业+旅游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优势。

增加旅游业态,促进周边居民就业脱贫,同时提升土地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伊宁市园艺场敬老院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单位伊犁彩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1.4项目建设地址伊宁市园艺场果林区1.1.5 项目建设面积占地面积68亩1.2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6、国家有关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7、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编制范围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行业与市场分析、项目规划、项目战略规划、项目市场营销策略、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工程建设方案、环境评价、节能评价、组织结构与劳动定员、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估、结论及建议等方面。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

按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7%的国家则步入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32亿,占人口的9.70%,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6个地区的老年人口超过了7%。

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表2-1 2016年全国老年化省市单位:万、%注:除全国人口总数和老龄人口数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之外,其他各省市相关数据来源于各省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

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如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

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

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

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截止到2013年底,伊宁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7.53万人,占伊宁市总人口16.01%,已经远远超过国际上的标准值,说明伊宁市已经步入典型的老龄社会,并且与200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将按每年3%左右的速度不断递增,在不改变现有人口生育政策的情形下,未来伊宁市老龄化趋势还将加快。

2.1.2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在第三十六章第四节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

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1.3 老年人进养老机构已形成一种趋势老人身体大都不好多少都是有点毛病,经常需要人照顾,有的老人考虑到儿女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老年公寓养老。

养老机构的环境和条件适合养老,而且现在的交通通讯工具又十分发达,家人也能经常见面,这样既适合养老,而且亲情也不会疏远。

在养老机构老人每天的生活起居都有专人负责,经常还有各种老年人活动,有很多老伙伴在一起,老年人过得很愉快也很惬意。

由于目前许多子女无时间照料老人或者家里没有条件为老年人提供系统专业的服务,再加上养老机构周到的服务和先进的设施,入住养老机构已成为现代社会养老的一种趋势。

2.1.4 伊宁市当地养老机构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养老需求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集中在基本的养老服务,服务同质化,如健身、健康咨询服务等仍停留在被动接受或免费服务阶段,市场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目前伊宁市养老机构主要存在问题有:运营成本过高,服务内容还显得单一和不规范;养老服务队伍人才十分短缺、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服务意识、成本意识;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制意识;养老产品单一,养老品质得不到保障,很多养老机构只提供简单的养老护理工作。

总体上讲,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较少,养老机构和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30张”目标测算,伊宁市老年人共需养老床位约26260张。

据统计,床位缺口约6450张,加快养老床位建设、满足伊宁市老年人入住需求具有重要的迫切性和现实社会意义。

图2-1 伊宁市养老机构现状2.2项目建设必要性《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翻,解决老龄人化社会问题任重道远,而本项目将打造多功能养老养生中心来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伊宁市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推进。

2.2.1促进伊宁市老年人幸福高地建设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态,加之家庭日趋小型化,势必造成他们的落伍感,甚至发生心理问题。

老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老人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因离退休的社会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现象,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和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等。

面对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伊宁市养老机构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提升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让伊宁市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2.2 带动伊宁市养老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当前,在我国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社会机构养老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以及我国特殊的“421”结构,是导致老人独居、空巢、失抚现象加剧的直接原因。

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形势,有力地解决了社会养老问题。

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设,是体现党的亲民爱民政策,有效降低独居、空巢、失抚老人的比例,优化调整养老产业结构,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

伊宁市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

同时,机构照顾比较高的费用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望而却步;即使有条件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因受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不愿去机构养老;对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容易造成社会疏离、习惯性无助等问题。

因此,发展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

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养老机构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倡导快乐健康生活,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并可以带动健康保健、医疗护理、老年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伊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整体促进伊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2.2.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