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摆钟的奥秘学习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评价任务1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进步的。
2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活动一1、一、谈话交流伽利略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周都坚持到教堂做礼拜。
1582年的一天,伽利略到教堂作礼拜。
礼拜开始不久,一位修理工人不经意触动了教堂中的大吊灯,使它来回摆动。
摆动着的大吊灯映入了伽利略的眼帘,引起他的注意。
伽利略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脑海里突然闪出测量吊灯摆动时间的念头,回家他就开始动手实验。
2、二提问质疑,谈话交流10分钟1、教师出示摆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1)摆钟如何工作的?4、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什么叫摆一次?(摆锤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3、猜想:钟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用细线拴住砝码,做一个简单的钟摆,将细线的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使摆长为20厘米。
探究1: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实验要求:1号同学手拿摆锤,每一次摆锤拿得高度不一样,老师计时15秒钟。
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探究2:钟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思考: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1号同学加重摆锤的重量,摆线长短不动,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分钟;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2 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摆锤轻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
)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锤轻重10克20克50克摆动次数我的发现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摆动的快慢与摆臂长短的关系思考:这个实验我们在设计时应注意让()保持不变,()发生变化。
实验要求:1号同学把砝码等同,使摆线变长,并拿摆听口令操作,老师计时15钟。
其他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
2号同学填好实验单,(注:第一次的次数可采用实验一的次数。
)3号同学汇报实验结论。
摆长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摆动次数我的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设计实验4、得出的结论:摆动次数与摆臂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的摆动的幅度无关。
2、创意钟表我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并能运用造型元素进行时钟的造型设计与装饰。
2﹑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养成细致认真的观察习惯,并使学生感受时钟与生活﹑时间与学习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抓住时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像与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过程: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谜底钟表(二)、感知引导,探究学习。
1、欣赏各种钟表,了解钟表的构造,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1﹚、欣赏古代的计时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但是,古时候没有钟表,古人又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2﹚、欣赏生活中的钟表(各种形状的小钟表)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钟表的造型和功能越来越完美。
<课件:现代钟表图(各种造型的小钟表)> 哪个钟表你最喜欢?能说一说理由吗?[ 引导从造型和色彩上分析] ——米老鼠外形的、方形、三角形等﹙3﹚、总结钟表的组成部分师: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钟表,它们都有哪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呢?(观察资料中的各种钟表)2、了解钟表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同学们,古代的计时器是那么的神奇,而现代的钟表更是多姿多彩,花样繁多。
接下来来欣赏我们小伙伴设计的小钟表吧,你们看:(1)、欣赏一组学生作品他们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你觉得哪个地方做的最巧妙?分析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法:(作品中有的是用废弃的一次性口杯制作的,有的是用旧挂历纸制作的,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
)﹙2﹚、思考:(1)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小钟表?(2)找一找,有适合做钟面材料的面朋友、有适合做表针材料的线朋友、有适合做表符材料的点朋友?如何巧用材料?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3﹚、出示教师范作:(将范作发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看一看、拆一拆、说一说,仔细研究一下,制作小钟表需要几个步骤?步骤一:制作钟面。
步骤二:制作表符。
步骤三:制作表针。
步骤四:添加装饰(三)、创作表现、展示评价。
1﹑同学们你想不想当一回小设计师?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个独特新颖的钟表呢?出示作业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都来当小设计师,以最快的速度为钟表店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钟表!看看谁的钟表造型最别致,色彩最艳丽,创意最独特。
2、作品展示。
3、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并且进行了展示。
3、南北方民居打不同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民居资料,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有关民居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在考察中获取信息的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活动难点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特点的造成原因。
教学过程一、从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居建筑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1、什么是传统民居?2、交流收集的民居图片资料。
3、选择一组南北民居进行比较。
(1)北方民居:北京民居------四合院陕北民居-------窑洞(2)南方民居:福建民居------土楼江西民居-------赣南围屋4、对选择好的民居进行深入的了解。
(1)主要出现地区:(2)建筑材料:(3)建筑外观:(4)内部结构:5、展示与交流。
三、课后延伸:进一步收集我国民居的有关资料。
4、纸结构承重比赛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设计和制作纸结构,培养观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通过测试和改进纸结构,培养比较、分析和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最后以比赛形式进行全班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和制作,培养观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测试和改进纸结构,培养比较、分析和实验的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A4打印纸,固体胶,水彩笔。
教师准备:课件、相同的教科书多本。
板书设计:纸结构承重比赛柱子高矮粗细形状5、老建筑的去和留教学目标1.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
2.通过查阅资料,能对老建筑的去和留提出自己的观点。
3.通过撰写辨词,培养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难点根据自己的对老建筑去留的观点展开辩论。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我们前2节课学习了建筑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建筑的去和留。
二、教学新课:1、成立辩论小组:(正方组员和反方组员)2、确定辩论观点正方观点: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
反方观点:不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
3、收集材料与交流。
4、整理论据。
5、撰写辩词:一辩陈词二辩提问词三辩发言材料四辩总结词6、模拟辩论:4人分成两组,进行模拟辩论。
7、展开辩论。
三、师小结四、完成课本第44页的“学习单”。
五、课后延伸:收集世界民居图片,自己设计理想的住宅。
6、自行车的秘密教学目标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2.通过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质疑,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重点难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质疑。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一、教师谈话引入,揭示研究课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怎样来到学校的?你们都会骑自行车吗?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小就都学会骑自行车了,那你对自行车了解多少?你想知道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自行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不但实用性强,而且越来越美观。
同学们请看,这些自行车的设计是不是很独特?(课件:各式各样设计新颖的自行车)看到这里,你对自行车是不是更加感兴趣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自行车王国,去探寻自行车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二、小组确定研究问题1、确定本课研究问题:2、小组选择研究三、小组确定研究途径四、小组制定研究方案五、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六、总结:师:今天在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与他人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充实完善自己,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国又素有自行车王国的美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自行车的知识,做一名优秀的自行车驾驶员!在这里,老师预祝同学们的活动方案可以顺利实施成功!七、完成课本第49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收集自行车有关信息,特别是骑车应注意哪些方面。
7、制作安全骑车手册教学目标1、熟知安全骑车的基本要求2、小组合作制作《自行车安全手册》。
3、通过制作安全手册,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点难点熟知安全骑车的基本要求,制作《自行车安全手册》《自行车安全手册》和制作。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行车的有关知识,自行车给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交通带来了便利,但是交通安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份骑车安全手册。
二、小组合作制作骑车安全手册1、制定计划。
2、收集一些资料。
3、策划考试内容。
三、明白安全手册的意义。
四、初步调查:1、问:你是如何保证骑车安全的?2、需要检查哪些方面呢?3、讨论:(1)手册包含了哪些内容?(2)了解骑自行车时碰到了哪些问题?五、制定安全手册。
六、展示成果通过实用性、全面性、美观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制作的《自行车安全手册》。
七、完成课本第53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向同学们和家长宣传安全骑车的重要性。
8、自行车驾驶执照考试教学目标1、巩固安全行车的知识,掌握安全行车的技能。
2、通过模拟自行车驾驶执照考试,进一步掌握安全的技能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安全守法的意识。
活动重点策划考试的的内容。
活动难点模拟自行驾驶执照考试。
教学过程一、制定行动计划制定一份自行车驾驶考试行动计划二、收集信息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收集一些关于汽车驾驶执照考试的信息三、策划考试内容1、设计自行车驾驶笔试考试内容和考题形式。
2、初步论证活动方案。
(1)场地和环境是否适合活动的开展?(2)活动参与者是否对活动感兴趣?(3)活动参与者是否有能力开展并完成活动?(4)是否排除了危险性活动?是否提供了应对危险的措施和方法?四、模拟考试根据设计的方案,模拟自行车驾驶考试,并对模拟考试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五、提交方案根据模拟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同学们的意见,对考试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提交学校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