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硫脲法提进金及其溶金原理
硫脲又名硫化尿素,白色有光泽的菱形面晶体,味苦,易溶于水,水溶
液呈中性。
硫脲能够用来浸金,是由于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金可溶解于含
有硫脲的酸性溶液中:
Au+2CS(NH2)2==== Au(SCN2H4)2++e
提金使用氰化物,由于其为剧毒品,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会污染环境,
因此人们都在寻求无毒的代用品,硫脲法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浸金工
艺方法。
由于氰化法污染环境,多年来在寻找无毒微毒的浸金溶剂方面做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各种非氰化法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硫脲法和氯化法,其中
认为最有前途的是硫脲法。
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作酸性硫脲溶液直接
溶解金的方法称为硫脲法提金。
其优点是硫脲毒性低,贵液易处理,硫脲可
再生重用;金矿石中的杂质不易被溶解;浸出速度快。
缺点是硫脲价格高,耗
量大,因而成本高;消耗硫酸,且对设备腐蚀严重要在酸性溶液中浸出,不适
于处理碱性矿石。
作业操作不稳定,而且从硫脲液中回收金的工艺还存在技术
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溶金原理是: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酸性稀硫脲溶液中,金被氧化并与硫脲络合生成阳离子络合物进入溶液。
金被氧化和络合和反
应式为:
2Au+4CS(NH2)2+Fe2(SO4)3→{Au[CS(NH2)2]2}2SO4+2FeSO4 同时硫脲将继续被氧化,形成一些其他产物,其第一个氧化产品是甲脒化二硫。
2CS(NH2)2 ←→NH2(NH)CSSC(NH)NH2+2H++2e- 甲脒化二硫是活性很高的氧化剂,人们认为,它对于实际的金的溶解是必要的。
甲脒化二硫又生
成硫脲和亚磺酸化合物,最后分解为氨基氰和元素硫。
这些反应会引起硫脲的
损失。
硫脲溶金时的浸出率主要取决于介质PH 值、氧化剂类型与用量、硫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