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3、让案主参加班级的正常生活,使案主 融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老师要多 关注、鼓励案主,上课时多关心案主, 鼓励案主学习,只要案主专心听讲、能 够交作业,就要给予奖励,使案主感受 到被重视。班主任老师还要经常引导案 主多与其他小朋友和谐的一起游戏
4、每天保持与案主妈妈电话联络询问案 主在家情况,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的 行为表现,为帮助案主母子建立较好的 沟通方式、增进母子感情,同时也是为 了发掘案主真善美、性格中善良、纯真 的一面,告诉妈妈引导案主讲述在学校 的一天生活,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好 的行为表现,妈妈重点引导好的行为表 现背后的理念,使案主明白人人都喜欢 做好事和表现好的孩子,进而启发案主 向好的行为方向努力。
5、继续深入的实施具体的辅导计划,随着 辅导的不断加深,案主会向其他孩子一样 健康成长,当然在案主社会化的过程中, 案主生活的环境家庭、学校及其相关机构 和人员要对案主多一份爱心与关注。
案例评估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案主的表现明显改 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 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 能主动找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
•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 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 的理解和帮助; • 5. 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 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母亲找到一份 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 针对小亮的这个个案,工作者决定采用 理性情绪疗法、人本治疗模式与行为修 正模式相结合的多模式介入手法,对小 亮进行介入
2、利用一周的时间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 为案主制定具体辅导计划,包括案主每日 日程安排表、案主每日行为观察行为记录 表,并把案主日程安排表交给案主妈妈, 征得他同意,把案主的辅导时间分为中午 下午放学前各两小时,其余时间让案主和 班里的孩子在一起。为防止案主在班里暴 力现象的发生,每天安排一名志愿者跟进 看护案主,志愿者负责每日记录案主的行 为当案主要发生暴力倾1. 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 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 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 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 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 决问题的行为;
• 3. 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母亲进行沟通, 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 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 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 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治疗过程
1、首先工作者与案主妈妈取得联系,从妈妈那 里了解案主的成长史、案主与其周围人的关系、 。 案主的性情与行为表现,从案主班主任老师那 里了解案主在班里的行为表现、老师们对案主 的印象与评价,并从侧面了解案主与父母的交 往方式,并对案主进行为期一周的接触与观察,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辅导计划,确定辅导的 目标是减少案主的不良行为尤其是撒谎、暴力 行为;使案主懂得并在生活中应用一些基本的 礼貌用语;协助案主融入学校班里的生活。
4、应与案主妈妈建立书面协约关系,明确 双方的责任,加强案主妈妈的参与感, 而不是把案主交给工作者,不出事情就 算进步了,比如记录每天案主回家后的 行为表现、记录母子俩的谈话内容(概要)、 定期的电话联络与见面等。 5、加强与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培训与 辅导,尤其在了解案主的个性与针对个 性进行正确引导方面 6、选择合适的志愿者,尽量避免频繁更换 志愿者。
• 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 多维的需要 ,这些需要就要从如下几个 方面进行阐述 • 1. 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的需要。家 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 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要给 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 环境。 • 3. 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 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 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 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 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 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 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 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 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 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 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 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 服务。
7、志愿者在进行介入时,要与案主保持一 定的距离,比如在案主班里,要做在一 边观察案主,而不是与案主做在一起, 这样可以避免案主对辅导者产生依赖心 理,能帮助案主较快的融入班集体生活。 8、避免把工作者的个人情绪问题带进工作 中,不要对案主期望太高,案主的进步 不是立竿见影的。
• 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 困境可以从个体与环境(家 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
• 1. 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 不良情绪; • 2. 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 系,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 情况;
• 3. 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 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总结
1、案主周围人的态度要一致,包括案主的家人, 班主任老师和志愿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 能把辅导案主看作是工作者个人的事,每个人 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案主又 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 2、加强辅导的力度,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 这样也会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3、加强与案主家人的联系,向家人灌输正 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使案主的家人明白 要逐步改变对案主的一贯态度与做法, 家人是案主接触时间最长,也是对案主 的行为影响最大的资源,家人应积极加 强与辅导机构的联系与配合,孩子的健 康成长家庭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不能 认为是辅导机构的事。加强对志愿者的 培训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
• 4. 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 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考虑。 •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 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 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 种能力。
• 6. 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 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 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 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人本治疗模式
• 工作者需要与小亮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 任关系,在此基础上,工作者要充分了 解案主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对小亮进行 情绪疏导,并且工作者要积极鼓励小亮, 肯定他个人的价值,澄清他的非理性的 自我观念
行为修正模式
• 自我管理:要求小亮积极参与改变其撒 谎、不交作业和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等行 为改变的整个过程,并对自己行为变化 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