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黄鹤楼》练习答案

2012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黄鹤楼》练习答案

2012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黄鹤楼》自测练习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词语注释:
1.本诗的作者(崔颢),(唐)代诗人。

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

2.历历:(清楚可数)。

3.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4乡关(故乡)
二、阅读理解: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 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的江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 铺垫)。

(引述了黄鹤楼的传说)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楼头遥望,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只有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描写了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

和煦的阳光,给家人的温暖。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诗作的思想品味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6、这首诗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颈联写(日)景,尾联写(晚)景。

7、诗中多处运用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在诵读上声音铿锵,清朗和谐,有(音韵美)。

35、《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词语解释
1、历历:
2、萋萋:
3、★乡关:
4、黄鹤楼,故址在今()省()市蛇山。

(二)判断对错。

错误的,请圈画出错处出并改正。

A. 这首七绝是作者还乡途中逗留武昌时所作,抒发作者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B.首联写心中美好憧憬与眼前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
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
C.颔联中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
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
D.本诗在取景上颇有绘画美,首联写远景,颔联写近景,颈联写日景,尾联写晚景。

()
E.诗作以“愁”字收篇,准确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
F.“黄鹤”、“此地”、“江上”是叠韵词组,“悠悠”、“历历”、“萋萋”是叠音词。

()
37、《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词语解释
1.孤蓬:
2.浮云:
3.故人:
4.班马:
4、此诗作者是,他被称为。

(二)判断对错。

错误的,请圈画出错处出并改正。

A.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表达出朋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句运用比喻,将自己喻为那随风飘转的蓬草。

()
C.颈联对仗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对“故人”。

()
D.尾联以马写人,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含蓄地将离情别绪推向高潮。

()
38、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解释下列词。

1、何所营:
2、★翩翩:
3、敕:
4、驱将:
5、★直:
二、辨析正误。

错误的情圈画出错处并在原处修改。

A.“满面尘灰”两句说明了卖炭翁的辛劳;“卖炭得钱”两句表明了卖炭翁的贫困。

()
B.“衣正单”“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现出他悲惨的处境。

()
C.“一尺雪”增添了卖炭翁谋生的希望;“翩翩”表现出宫使对底层人民的蛮横。

()
D.“一车炭”三句批评了卖炭翁的懦弱,“手把文书”两句揭露了宫使的蛮横。

()
E.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
3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解释下列词。

1、酬:
2、乐天:
3、见赠:
4、巴山楚水:
5、翻似:
6、★长精神:
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诗中原义是;现今引申的含义是。

二、辨析正误。

错误的情圈画出错处并在原处修改。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谪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
B.颔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
50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一)词语解释
1.岚:晴岚:。

2、芰荷:
3、飐:
4、杀:
(二)辨析正误。

错误的情圈画出错处并在原处修改。

A.“接画檐”再现两岸房舍鳞次栉比,“十里”体现了江南人家极其富裕。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突出了江南水乡的幽静美丽。

()
C.“咏江南”的“咏”是“赞美、歌颂”之意。

此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春色,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真切喜爱。

()
D.“看沙鸥舞再三”从动态的角度表现江南美景的生动、活泼。

()
E. 曲中大量运用数词是为了衬托出江南景观的精巧柔美。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