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企业调查报告范本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成立时间、地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企业性质、法人、股东数、员工人数(其中技术职称多少人)、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是否为龙头企业(市、省级),取证情况(QS、ISO9001、ISO14000、HACCP 等)、商标、企业荣誉二、生产情况设备情况、技术先进情况、日(月)生产量、月用水电情况、单位产品成本、产品研发能力(是否拥有专利、科研机构)、库存量三、企业销售情况主打产品、产品类型、品种、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及渠道、销往地区、月(年)销售额、是否有淡旺季(具体是几月)、产品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毛利率四、财务情况上年度的财务指标(现金或银行存款、流动资产、存贷、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净值、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情况(银行或个人)等指标五、贷款原因、还款来源及还款计划六、抵押物情况抵押物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市场价值、税后评估价值、可抵押价值等七、调查分析1、企业基本面分析,包括银行征信2、企业生产情况分析3、企业销售情况分析4、企业财务指标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及分析:①流动比率②速动比率2)长期偿债能力及分析①资产负债率②所有者权力③产权比率④利息保障倍数3)、营运能力指标及分析①存货周转率②应收账款周转率4)、盈利能力指标及分析①销售利润率②成本费用利润率5、抵押物及反担保情况分析6、风险点和控制点八、结论第2篇:浙江民营科技企业调查报告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
20xx年,全省个体工商户152.89万户,私营企业24.73万户,从业人员680万人,工业总产值近7000亿元,商贸、餐饮、运输等服务业营业收人约6000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产值比重超过70写。
长期以来,浙江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中技术比较简单、产品易于模仿、资金门槛较低的行业,“低、小、散”等问题比较突出。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的完成,相当一批浙江民营企业在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从一般工商企业向集人才技术优势与体制优势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的跨越。
这些企业是如何转化成为科技型企业的?文化程度不高的经营者是如何推动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化的?目前这些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这都是本文调查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基本情况与特点20xx年以前,浙江对民营科技企业从未进行过完整的统计,一般估计在3000家左右。
20xx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大会,会前科技部门作了快速普查,按照“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人比例3%左右,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20%左右,专利产品和市级以上新产品销售收人占销售总额比例50%左右”等标准,20xx年末全省民营科技企业10366家,技工贸总收人3908亿元。
其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市县级高新技术企业700 多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约2500多家,传统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约6000多家。
20xx年3月,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浙江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省科技部门在全省10 3“家民营科技企业中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0份,回收3417份,其中有效问卷3225份。
从抽样调查看,浙江民营科技企业主要有六大特点。
1.企业发展比较快。
3225户企业中,超过70%是在近10年里发展起来的,技工贸总收人约占全部企业的45%。
其中近43%是在近5年里发展起来的,技工贸总收人约占全部企业的24% (见表1)。
考虑到10年前浙江传统产业中科技型企业不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不多的实际,结合其他5.5%,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16%。
即使将所有利润都用于科技开发,年销售收人500 万元的企业每年也不过5万元左右,杯水车薪,根本形不成有效的科技投人。
因此,在20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初的十来年时间里,浙江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要是解决资金积累和规模扩张问题,只有少部分基本完成资本积累、年销售收人在2000万元以上、有能力每年拿出20万元~30 万元科技经费的企业在进行有限的技术创新活动。
2.技术原始积累。
从理论上讲,企业的技术积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末。
浙江民营企业技术积累的特点是,在起步阶段其生产技术主要来自于附近同类企业的“自然扩散”,即源于地缘、人缘、亲缘的零成本技术扩散;在成长阶段其技术进步主要源于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体制性扩散”,最普遍的形式是“三个一”,即聘请一个工程师(包括技术工人),引进一个产品,购买一项技术。
少数先行一步的企业在“三个一”的基础上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由于这些先行者迅速拉开了与其他民营企业的技术差距,其利润增量和速度增量所产生的巨大示范效应引致许多民营企业纷纷效仿。
相关调查显示,浙江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大都经历了“三个一”和产学研合作。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民营企业中的骨干企业大多完成了技术的原始积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装备水平接近同类国有企业,少数超过国有企业。
3.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人才引进。
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的基本完成,使浙江民营企业在整体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19xx年,绍兴地区的纺织企业率先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设备,短短几年就引进设备3万多台,一些企业的进口设备达千台之多,绍兴轻纺业迅速崛起。
其他地区及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效仿。
据不完全统计,19xx一20xx年,浙江民营企业用于设备更新的投人近3000 亿元。
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使浙江的民营企业在纺织、服装、化纤、皮革、塑料、普通机械、电器机械等行业取得了明显的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引进技术和人才。
20xx年,浙江民营企业吸纳了3万多项国内科技项目,居全国第一;引进的各类科技人员超过5万人。
4.广泛开展技术创新。
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人才引进,为浙江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批走在前面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着手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全省则在20xx年以后形成加速态势。
目前,全省2000多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省级以上372家;40 多家民营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一些企业还在北京、上海甚至国外建立了研发机构;5000多家民营企业与全国500 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
企业研发机构的建立以及产学研合作的深人,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0xx年,浙江民营企业及其科技人员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3300多项,专利申请量1万多件,授权量7500多件。
上述四个阶段是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一般过程,时间跨度大约为10年~20年。
具体到某个企业,其发展的时间跨度可能只有5年~7年,或其资金积累与技术积累同步完成,或技术创新在先,设备更新在后。
总的情况是,浙江民营企业经过资金积累、技术积累、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技术人才引进三个阶段的发展,在第四阶段开始呈现出科技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其中一小部分企业(约占民营工业企业总数的6%)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极少数企业(约占民营工业企业总数的1%)进一步提升为高新技术企业。
第3篇:关于XX公司调查报告一、调查过程1.调查目标市场调查报告,就是根据市场调查、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状况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料的文书。
换句话说就是用市场经济规律去分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透过市场现状,揭示市场运行的规律、本质。
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反映市场调查内容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的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其撰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
一份好的市场调查报告,能给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调查意义市场调查报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其所涉及内容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综合性市场调查报告和专题性市场调查报告;按调查对象的不同,有关于市场供求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产品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消费者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关于销售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及有关市场竞争情况的市场调查报告;按表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型市场调查报告和分析型市场调查报告。
与普通调查报告相比,市场调查报告无论从材料的形成还是结构布局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共性特征,但它比普通调查报告在内容上更为集中,也更具专门性。
1、针对性。
市场调查报告是决策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有的放矢。
2、真实性。
市场调查报告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对真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典型性。
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反映市场变化的内在规律。
二是报告的结论要准确可靠。
4、时效性。
市场调查报告要及时、迅速、准确地反映、回答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快”、“新”二字。
二、调查对象现状渝中区创世配饰商行是一家大型私营企业,是集矿山开采.经贸出口、石材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型石材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黄金木纹砂岩(可磨光)荒料,米黄荒料公司在上海从事建材销售10余年,行业经验丰富,产品资源丰富。
现刚进入重庆市场。
公司以提供优质的产品为服务宗旨,通过建立强大的销售团队,成为重庆市场建材行业的产品提供中心,为客户节省成本,提供便利的条件。
成为拥有重庆建材最快速的产品信息,最完善的资源后备,最强大的销售团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