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济宁市高三物理一轮教学研讨会公开课评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兖州,来到兖州一中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受曹老师的委托,下面对三位老师备课的准备工作和授课过程,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按照曹老师要求设计了三种课型:X海涛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吴召辉老师的知识串讲课,倪敬付老师的习题课。
一、XXX老师的试卷讲评课
1、意图清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X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展示了成绩分布,错题归因统计,每个题对应的选项统计和平均分情况,还有试卷的规范和典型错误展示,可以看出X老师全批全改,准确的把握住了考情、学情,在试卷的讲评中有的放矢,提高了课堂效率。
2、问题归类模式灵活一题多解
结合试卷的批改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归类。
如审题错误,有效数字错误之类的通过学生进行自查自究处理。
对于重点问题分类讲评,如连接体模型(试卷第5、7题)计算失误多,就让学生爬黑板落实,又进行了一模多变。
传送带模型(试卷第9题)选择C项同学较多,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弹簧动态变化模型(试卷第10题)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X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清晰的物理过程。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题多变。
而对于板块模型(试卷第15题)学生做题中是忽略了是否发生相对滑动的判断。
做到提醒就可以了。
可以看出X 老师试卷讲评课注重了问题归类讲评,处理模式非常的灵活。
3、贴近高考培养能力树立信心
X老师在精讲精评中,潜意思的让学生运用物质观、运动相互作用观,能量观解决物理问题。
注重学生的科学推理和模型构建,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
很好的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贴近了高考思想。
是一堂优秀的试卷讲评课。
不足之处:
二、吴召辉老师的知识串讲课
1、立足课本面向高考着眼基础
吴老师展示了本单元的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明确了高考中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在知识的串讲中,不忘初心,遵循课本原有的思路,什么是曲线运动?什么条件下做曲线运动?如何判断曲线运动的性质和轨迹?怎样处理曲线运动。
注重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教学。
体现了一轮的复习思想: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2、低起点分层次逐渐提高
在探究2合运动的性质判断中由本题又进行了在思考,两个初速度均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等问题。
在探究4中,对于关联速度处理,问怎样建立联系?物块运动性质判断?超失重状态判断?低起点,分层次,做到由浅深入。
3、讲思想提能力重实效
渡河问题,学生深入脑海的是结论,忽略了“初心”,也就是利用分运动和合运动之间的关系(等效性、等时性、独立性)解决问题。
吴老师追本溯源,让学生意识到从分运动的角度分析渡河时间问题,渡河位移从合运动的角度处理,在第二个问题探究的基础上,问当船速小于水速如何处理合位移最短的问题,提供了利用数学知识的方法。
回归了“初心”,也提升了能力。
是一堂扎实的知识串讲课。
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