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PVC树脂简介new

各PVC树脂简介new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PVC)树脂一简介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简称HP-PVC)是指平均聚合度在1700(K≥80)以上的聚氯乙烯树脂。

HP-PVC的牌号以平均聚合度分,有2000、2500、3000、4000、和8000等几种,以平均聚合度为2500最常用。

生产方法有悬浮法和乳液法或微悬浮法。

优点:强度高、回弹性好、压缩永久性变形小、耐热、耐寒、耐老化、耐疲劳、抗磨、蠕变性小等,对制品有一定的消光作用。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YH2500)采用低温生产工艺,PVC分子链团的结晶相大大提高,分子量的增大使无规分子链间的缠绕点增多,大分子链滑移困难,因而其拉伸强度大、伸长率高,制品硬度随温度变化小,具有橡胶材料的消光性及类似交联结构,手感好。

相比之下,普通PVC软质制品的力学强度偏低,其耐热性、耐寒性、耐久性差,增塑剂易迁移,弹性不足等缺陷,制约了其在高档产品中的应用,YH2500树脂的开发,改进了普通PVC 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回弹性,压缩永久变形率与磨耗得到良好改进。

使之达到了弹性材料的要求。

HP-PVC用于软制品时使用寿命较长。

K值为95的HP-PVC树脂比通用PVC树脂的增塑剂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密度小,用于轻量化的汽车配件、耐磨耐折的电线电缆、民用鞋底、地板覆层、屋顶卷材等。

HP-PVC压缩回弹性能比通用PVC有明显提高,可作为橡胶的替代品,适用于汽车的弹性体复合物、工业机械垫料和其他弹性部件。

HP-PVC树脂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撕裂性能。

可用于汽车制动装置和加速器踏板敷层及代替具有相同的耐磨损性能的材料,如用做高抗撕裂软膜。

HP-PVC树脂复合物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较低的脆化温度和优良的耐高温和耐蠕变性能,硬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小,可制作耐寒、耐油、耐老化、耐海水等制品,如输送热水或油类介质的耐热管和电缆护套、电器孔塞衬垫。

HP-PVC树脂可用在医学领域,如塑料血袋、输液管等,但要求其不含有毒性物质、溶出性小、生物相溶性好(如溶血性低、抗凝血性好)等,因此要求HPVC树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毒助剂(如甲苯、腈基团等),树脂残留VCM含量低,热稳定性高。

缺点:聚合反应温度在无扩链剂时, 聚合温度几乎是决定PVC 分子量的唯一因素。

聚合温度越低, 平均聚合度越高,YH2500 型HPVC 树脂的聚合温度为38 ℃左右。

如果不加扩链剂, 在低温下聚合YH2500 型PVC 树脂有以下缺点:(1)聚合釜所用循环冷却水温度为22~32 ℃, 与反应温度(38 ℃) 较接近, 传热温差小, 移热速率低,聚合反应时间将长达12~14 h, 一旦釜温后期控制不稳定将转型。

同时, 聚合能力严重下降, 生产系统不易平衡, 影响产能的发挥。

(2) 需大量采用高效引发剂, 引发剂也对HPVC聚合度造成影响, 聚合度将难以控制, 使HPVC 树脂产品质量重复性变差。

(3)后加工时, 需提高加工温度, 加工性能差, 加工速度降低。

二国内外发展美国是最早生产HP-PVC的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孟山都化学公司和联碳公司开发生产HP-PVC,并制成电缆料。

1967年日本三菱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HP-PVC树脂,之后多家公司积极开发、推广应用,并商品化。

日本电气化学、日产化学、信越化学、住友酚醛、中渊化学、窒素等公司都可生产HP-PVC,成为世界上最大生产和销售国。

80年代中期HP-PVC在西欧得到了发展。

1987年,我国北京化工二厂和浙江大学联合开发悬浮法HP-PVC,并开始商业话生产,之后,天津化工、杭州电化厂、上海天原化工厂、锦西化工厂、福州化工二厂、武汉葛店化工厂、哈尔滨化工二厂、新乡树脂厂、河南焦作昊华宇航、天津化工厂、唐山三友、河南新乡树脂、杭州电化等相继开发了HP-PVC。

部分HP-PVC树脂产品已达到了日本公司产品水平。

医用HPVC树脂主要从日本和韩国进口,国内也已有企业开发医用HPVC树脂以替代进口产品。

目前,HP-PVC树脂在国外市场应用的比例为汽车占45%,建材占23%,电线电缆及电器占14%,其他用途占18%,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HP-PVC树脂牌号及质量标准四应用状况汽车配件——车窗密封条、变速器和减震器的防尘罩、电气配件、刹车和离合器踏板、车身注塑件、方向盘、顶盖板、座椅靠背、轿车用踏垫等。

建材和密封条——防水卷材、装饰蒙皮、铺地材料;用于电冰箱、门、窗、集装箱等密封条、全塑运输带等。

鞋类——长统靴、胶鞋和鞋底。

纺织——纺织用胶辊、胶圈。

软管和细管——船用软管、洗衣机软管、耐油耐腐蚀软管;耐冷温水软管、压力软管、通风管道、耐油密封垫圈、封油环;特殊软管、医疗随弃产品(如医用输液管)等。

电线和电缆——严酷条件下高性能电线;电梯、电焊机、污水泵、屏蔽控制电缆的保护层及绝缘层;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用各种软线、电话线、仪表线等。

薄膜——消光制品及人造革、复合膜,例如橡胶雨披内层、服装革、箱包革等。

海绵泡沫——采用一次发泡工艺,应用于密封制品、体育用品以及鞋底材料。

医学输血领域——要求其不含有毒性物质、溶出性小、生物相溶性好(如溶血性低、抗凝血性好)等,可做输液管、塑料血袋等五市场行情市场价格:比普通PVC稍高近1000元。

市场容量:因高档次电缆料在国内还未大规模铺开,目前全国就几万吨的市场容量。

五交联聚氯乙烯树脂一简介交联PVC树脂可以采用树脂合成过程交联和加工过程交联两类方法。

前者是在PVC合成过程中假如可与VC共聚、并能使PVC分子链交联的化合物,常用的是具有二个或两个以上的乙烯基的单体(即交联剂)。

由于完全交联的PVC 树脂不能熔融加工,因此通过聚合过程形成的交联PVC树脂通常仅为部分交联,可称为化学微交联PVC树脂。

加工过程交联PVC的方法有降解交联、光化学和辐射交联、硅烷水解交联等,由于交联是在PVC就爱共后实施,可是使PVC深度交联,得到完全为交联网络结构的PVC材料。

但PVC加工交联往往加剧PVC的热分解,产生制品变色等问题。

优点:交联PVC树脂可提高PVC制品消光性和软制品的回弹性。

缺点:1、PVC树脂在加工后实施交联容易使PVC热分解,产生制品变色等问题。

2、交联程度增加则加工越困难。

牌号和规格二国内外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窒素化学、信越化学和电气化学等公司开始进行化学交联PVC树脂合成研究,并先后在70-8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树脂主要用于消光PVC 制品和PVC 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

目前,日本生产交联PVC 树脂的公司有窒素化学(CD、SD、WX 系列)、电气化学(SR、DR系列)和信越化学(GR系列)等。

美国西方化学、欧洲EVC 公司、韩国LG也有交联PVC树脂研究。

我国北京化工二厂和浙江大学在“八五”期间联合攻关,进行化学交联PVC树脂研究,开发了凝胶含量为55%、溶胶聚合度为1000及凝胶含量为30%、溶胶含量为2100的两种交联PVC树脂。

其后,天津化工厂和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等也先后进行了交联PVC树脂的开发和生产,产品主要用于信用卡膜等消光制品的生产。

采用VC与乙烯基硅氧烷单体共聚得到含烷氧基团的PVC树脂,再通过加工和加工后的氧烷基的水解和缩合反应得到交联PVC制品,此方法可克服交联PVC树脂交联度增加而使得加工困难的矛盾,同时又避免加工交联中的PVC热分解加剧的矛盾。

这种方法国外有专利报道,浙江大学对次进行了研究,并有自己的专利。

日前,高性能辐射交联聚氯乙烯(PVC)树脂由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开发成功,其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目前,这种材料仅美国、日本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

三应用状况交联PVC树脂可以增塑加工得到弹性好、热变形温度高,具有类似热塑性弹性体性质的软制品,应用于电线电缆、汽车部件等方面。

交联PVC树脂还可加工制得硬质或软质的、具有消光特性的制品。

由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开发的高性能辐射交联PVC树脂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太空飞船、核工业等特殊高科技领域。

四市场行情掺混树脂一简介PVC掺混树脂可以采用悬浮法、乳液法和本体法生产,目前主要采用悬浮法工艺生产。

悬浮法聚合生产掺混树脂可应用原生产通用型PVC树脂的悬浮聚合装置。

用悬浮法生产掺混树脂工艺遵循悬浮聚合的反应机理和颗粒形成机理。

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粒子的粒径、粒度分布及粒子形状。

影响通用型PVC生产因素均同样对掺混树脂产生影响,配方设计最难选定。

一般选用不同纤维素醚类、高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作主分散剂,再加上少量助分散剂或胶体保护剂等以获得满意的产品。

搅拌对产品质量影响显著,一般讲,搅拌速率高,所得分数液滴小,最终产品颗粒小,但搅拌速率高形成的液滴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制得的产品形状不规则,粒径较大,且物料粒子严重粘结。

而且生产掺混树脂选定的分散剂体系不同,搅拌情况也应作相应调整,许多生产厂家还采用了搅拌速率根据聚合情况变化而变化的聚合方法,以生产出粒径小、高表观密度、基本成球形的高质量的掺混树脂。

优点:PVC掺混树脂是一种在配制增塑糊时用来代替糊树脂的PVC树脂,该类树脂的平均粒径在20~80μm之间(较多的在20~50μm) ,其特点是颗粒结构紧密、粒度分布集中、增塑剂吸收量少、能提高糊的陈化稳定性,改善糊的加工性能,减小或消除剪切增稠性,提高制品质量,扩大糊树脂使用范围,降低糊树脂的生产成本。

PVC掺混树脂与糊树脂掺合并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成糊后,通过涂刮、浸渍、喷涂、搪型等手段,再经过热塑化定型成产品,主要用于人造革、地板革、墙纸、钢板涂层、塑料玩具等,也可直接烧结成蓄电池隔板。

二国内外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德国就相继开发了PVC掺混树脂,目前有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多家公司生产PVC掺混树脂, 如美国吉昂公司(型号Geon 212、213、217、218、221、141、142)、德国Vinnolit公司(Vinnol C65V、C66 H、C100V Hostalit S1067)、台塑美国公司(Formolon F - 230、F - 260、F - 260C、F – 360)、日本三菱化成乙烯公司(Vinika 75BX、80BX、90BX、98BX)、韩国L G公司(L ucky L S100M、LB250、LB110、LB110M)、韩国韩华公司(KBM - 4、KBM – 10)等,但生产技术至今仍处于保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开发PVC掺混树脂,目前有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原分厂等企业生产,但形成规模生产的企业不多,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原分厂具有5 000 t/ a 的生产能力。

缺点:目前,国内生产的PVC掺混树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树脂颗粒偏粗、增塑剂吸收量偏高、残留VCM含量高和白度差等缺点,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