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丑的审美价值

丑的审美价值

丑的审美价值
丑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常用词。

一般而言,丑的日常意义是偏于消极性和否定性的,可以用来概括从形象上的难看的怪异、品质上的恶劣不良到心理感受上的厌恶羞耻等广泛领域。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是一个美学术语,它既与日常生活中的丑相对应,与作为审美范畴的美(优美)相对立,也与崇高、悲剧、喜剧等其他审美范畴相关联,因而具有更为复杂多样的性质、特征和功用,以及以审美理想改造和转化现实丑的积极意义,是当代美学研究中聚讼纷纭的概念之一。

从元价值角度来看,假恶丑都是作为元价值对立面而存在的。

丑作为原价值的反面,是一种“负值”,即人类文化中的负效应、副作用、负面价值的负面结果,其审美价值在“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中表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丑是最终会被扬弃的。

虽然作为审美范畴的丑与美相对立,尤其与优美意义上的美相对立,但它仍然具有审美价值,这在于它是人的自由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丑不仅是美的反衬、陪衬和烘托铺垫,而且是对美的丰富、扩展和解放去蔽,还是其他审美范畴如悲剧、喜剧、崇高、滑稽等必要组成部分。

丑的必然存在根据在于,现实生活从来并非合乎人性的存在,而自始即处于人的实践改造使之逐渐人化的过程中。

从自然环境到社会关系,都不可避免的与人性冲突的方面。

丑的审美价值在于,它从负面角度展示人生不应当如此,而这就意味着,它肯定了正面的生存意义,即生存应当是和谐的、美好的、合目的的,令人喜爱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思想。

这种肯定价值是通过丑的否定来获取的,它具有不同的意义层次和层现形式:在美丑对立的意义上,丑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对比和衬托美;在美丑对立互依的意义上,丑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丰富和激励美。

丑作为审美形态的深刻意义,就在于它的负值效应。

首先,丑具有对比和衬托美的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谈论得最多的还是美女,长的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好看的,我们似乎很少去注意她。

有人会说丑的人就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吗?丑就没有价值吗?我始终觉得丑的价值就是衬托美的价值,其中有一点就直接表明了,曾有一个财政学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像XXX这样的帅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他的存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审美福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长得丑会不会也这样说呢?或许是这样说的的,长的丑对社会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它的存在对比和反衬了美,让人们更加的认可美。

尽管如此,这种意义的丑,仍然不是正面的肯定,而要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加以扬弃,并使其对比和陪衬的审美价值释放出来。

其次,丰富和激活美的价值。

在美丑转化的意义上,狭义的丑密集进入审美领域,甚至占据审美舞台,使自身成为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以其畸形、混乱和不和谐等形态特征,对以其优美为代表的传统习惯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构成背离和破坏,从和丰富和扩展了广义的美的内涵和范围,激活了人类的审美生活的审美实践。

例如,中国的首席超模吕燕除了身材好,没有看出来颜值有多么高,甚至可以用丑来形容。

这让我们十分不理解,但是也可以当作是丑可以丰富和激励美,即使是这种形式的丑我们也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了丑的价值。

人类审美心理所浓缩的广阔时空,不仅可以包含丑并将它作为自身对像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环节加以扬弃,而且还能够通过吸收、保留丑所蕴含的辩证因素,丰富、扩展和解放自身,从而使人类的审美触角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和时空维度延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