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泗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泗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报告

第六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厂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6.1.1 厂区地质条件6.1.1.1 地层岩性根据山东建材勘察测绘研究院编制的《济宁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熟料线生产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野外工程地质钻探、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分析,场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5层,2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层粘土(Q4dl+el):棕黄色—棕红色,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含有少量的碎石。

该层主要分布在山坡下段,或充填于地表岩溶发育的溶隙、溶沟和溶穴中。

该层顶部局部为耕植土,黄褐色,稍湿,松散,含零星小碎石及植物根系。

厚度:0.50~10.10m,平均1.84m;层底标高:156.65~184.43m,平均168.17m;层底埋深:0.50~10.10m,平均1.84m。

①-1层粘土混碎石(Q4el):棕黄—棕红色,硬塑—坚硬,碎石为灰岩成分,含量10-45%,局部可达到55%,粒度2-8cm不等,呈棱角状-次棱角状。

粘土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

该亚层主要充填于岩溶裂隙中,分布不均匀,无规律,在各②~⑤层中均有分布。

②层强风化白云岩(∈):土黄色-灰黄色;隐晶-泥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粘土矿物及少量石英;节理裂隙极发育,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局部岩溶较发育,或偶见溶蚀现象,采取率55-60%。

该层普遍分布于白云岩的表层。

厚度:0.20~12.20m,平均3.06m;层底标高:145.52~183.86m,平均167.50m;层底埋深:0.40~13.00m,平均3.84m。

该层属较软岩类,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层局部岩溶发育,地表形成溶沟、溶穴,钻孔揭露溶洞,岩心可见溶蚀裂隙、溶孔、溶槽等,大部分均为深棕红色粘土及3-5%小碎石充填,局部无充填。

③层中风化白云岩(∈):土黄色-灰黄色,隐晶-泥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及少量石英,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岩心破碎;岩溶较为发育,见溶蚀裂隙甚至蜂窝状溶孔。

岩心采取率55-70%,RQD25-40%。

该层分布于白云岩下段。

厚度:0.50~10.50m,平均4.93m;层底标高:142.65~182.83m,平均162.89m;层底埋深:0.50~16.00m,平均8.60m。

该层属较硬岩类,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该层岩溶较发育,局部在地表形成溶穴、溶沟,钻孔揭露溶洞,岩芯可见溶蚀裂隙、溶孔、溶槽等,均为棕红色粘土充填,或粘土夹碎石充填,碎石含量约5%。

③-1层角砾岩(∈):灰白色-灰色,局部为灰黄、砖红色混杂;泥晶结构,钙质胶结为主,局部为泥质胶结,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白云岩、石灰岩,呈棱角、次棱角状,节理裂隙发育,岩心呈碎块状、短柱状;角砾粒径0.5—2cm不均,采取率50—60%。

该层为场区内局部发育的小构造形成的角砾岩,仅局部分布在场区的东部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场区及西部仓库场区,呈零星出露。

厚度:2.00~8.70m,平均5.52m;层底标高:138.82~160.35m,平均152.72m;层底埋深:5.00~19.70m,平均9.77m。

④层微风化白云岩(∈):灰黄色-灰褐色,隐晶-泥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白云石、方解石及少量石英,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局部岩心破碎;岩心采取率65-75%,RQD35-50%。

该层与下部微风化石灰岩呈互层状,仅在少量钻孔中见到。

厚度:3.00~4.50m,平均3.70m;层底标高:154.63~165.72m,平均160.61m;层底埋深:3.00~4.50m,平均3.70m。

该层属坚硬岩类,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

⑤层微风化石灰岩(∈):灰白色-青灰色;隐晶-泥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方解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岩心完整、较完整,呈柱状、短柱状,局部呈碎块状;局部岩溶发育,采取率60-85%,岩石质量指标RQD45-75%。

该层普遍分布,钻孔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9.40m。

该层属坚硬岩类,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

该层岩溶裂隙较发育,地表形成溶穴、溶沟,钻孔中揭露溶孔、溶洞、岩溶裂隙,局部岩石较破碎,大多溶洞充填有棕红色粘土或粘土来碎石,角砾状碎石为石灰岩成分,含量3-5%,粒度不均匀,少量溶洞无充填。

厂区工程地质剖面见图6.1-1、6.1-2,钻孔柱状图见图6.1-3。

泗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0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6-3图6.1-1110-110’剖面图图6.1-2 153-153’剖面图图6.1-3 钻孔柱状图6.1.1.2 地质构造项目区出露的地层为寒武—奥陶纪三山子组,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局部带红色厚至中厚层白云岩,细-粗粒结构,局部具波状微层理,溶蚀、风化明显,地表形成溶穴及溶沟,厚度约135m左右。

项目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无断裂通过。

6.1.2 厂区水文地质条件6.1.2.1 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厂区内含水岩组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中的奥陶系马家沟组裂隙-岩溶含水亚组,单位涌水量500-1000m3/d·m,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影响很大,一般埋深30m,年变幅2~4m,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矿化度小于0.4g/L。

厂区水文地质剖面见图6.1-4。

泗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0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6-6图6.1-4 厂区水文地质剖面图6.1.2.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厂区内的含水岩组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灰岩,本次只对该层的补、径、排特征进行描述。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的渗漏补给。

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条件受构造、岩性、地形因素的控制极为突出。

地下水的流向大体是由东南向西北、由南向北。

其的排泄主要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流出区外。

6.1.2.3 厂区等水位线针对项目需要及实地情况,在厂区附近布设了7个统测点,并绘制了等水位线,见图6.1-5。

图6.1-5 厂区附近等水位线图6.1.2.4 周边村庄用水及水源地的基本情况1、场区周边村庄用水基本情况本次对厂址区周边2000m 范围内的村庄用水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1-1。

表6.1-1 各村庄用水情况一览表 序号村名 饮用水水源 井深(m ) 水位埋深(m ) 农田林地 灌溉水源 1黄阴集 集中式地下水供水 —— —— 不浇灌 2黄家岭 分散式地下水供水 大于30 15.6 不浇灌 3西故安 自来水 —— —— 故安水库及定点供水 4龙虎庄 集中式地下水供水 60 10 不浇灌 5石龙岗村 集中式地下水供水 184 30 不浇灌 6 峙山庄 自来水 —— —— 不浇灌根据调查结果,从水文地质角度上分析,拟建项目的建设,在不出现渗漏污染的情况下,对周围村庄的用水影响较小,一旦出现污水渗漏,将有可能会影响岩溶水水质。

2、场区周边水源地的基本情况评价区内无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只有乡镇等小型集中供水地段,多采用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用水量不大且分散。

由于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的渗漏补给,因此,与场区地下水联系不密切,受拟建工程污水渗漏的威胁较小。

6.1.3 包气带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土体渗透性质的重要参数,垂向渗透系数的取得一般按照野外渗水试验求取,由于本区为灰岩裸露区,不满足渗水试验的基本条件,所以借用项目区岩土工程勘察钻孔进行了2组注水试验(表6.1-2),计算出了灰岩地层的渗透系数K 值。

根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地质手册》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本次注水试验的试验段长度(l )与过滤器半径(r )的比值均大于4,即:l/r >4,故其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均采用下式:K=r l S l Q 2lg ·366.0 式中:K ——渗透系数(m/d );Q ——稳定注水量(m 3/d );l ——试验段长度或过滤器长度(m );S ——注水孔中水头高度(m );r ——钻孔口径或过滤器半径(m )。

表6.1-2 岩层渗透系数成果表 孔号地层 层号 试验段 埋深 (m ) 稳定 注水量 (m 3/d) 钻孔 半径 (m ) 渗透系数 平均值 m/d cm/s 150③中分化灰岩 0~4.6 0.015 0.055 0.006264 7.25×10-6 2.94×10-5268 ③中分化灰岩 0~15.3 0.128 0.055 0.044582 5.16×10-5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分析,项目区以灰岩作为天然基础持力层,该层厚度较大。

根据注水试验,确定的灰岩渗透系数平均值为2.94×10-5 cm/s ,该岩层分布较连续,隔水性能一般;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的有关规定需做相应的防渗措施,才能预防渗滤液的渗漏。

6.1.4 不良地质作用场区属低山丘陵地区,岩层产状平缓,地形坡度较小,无顺层断裂发育,且地表覆盖层厚度薄,分布范围小,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场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岩溶。

场地第四系覆盖层较小,且局部分布,基岩大部裸露,岩溶主要以岩溶裂隙为主。

地表局部岩溶发育,形成溶穴、溶沟等,溶沟宽度0.40-1.60m ,深度一般为0.50-1.80m ,局部可达10m ,并为棕红色粘土混碎石密实充填。

钻孔岩心偶见溶蚀裂隙、溶孔、溶槽等,并揭露高度0.50~7.00m 不等的溶洞及溶蚀裂隙,溶洞及溶蚀裂隙大部分均为粘土、粘土夹碎石或碎石密实充填,少数无充填。

溶洞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总体联通性不好。

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下水位较深,地下水动态不活跃,不具备溶洞继续发展的水利条件。

泗水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0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节地下水环境影响等级判定6.2.1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可划分为一、二、三级。

1、评价项目类别建设项目评价类别划分见表6.2-1。

表6.2-1 评价项目类别环评类别行业类别报告书报告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U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49、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处置项目Ⅰ类;其余Ⅱ类本项目主要处理泗水县的居民生活垃圾,属于行业类别中的149、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本项目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Ⅱ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