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韬光养晦_成语典故

韬光养晦_成语典故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
指不过分炫耀自己明显高于别人的地方,不以一技之长刺激、诋毁别人的短处,要注重认识、修正自己的不足,使自身平衡发展。

三国争雄的时代,曹操占据着大权,可生性多疑的他很是忌惮刘备。

刘备怕遭曹操谋害不能成就霸业,想出韬光养晦的办法。

他开始在后院种起菜,每日亲自浇灌,企图营造无心争霸的假象。

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张飞见状非常不解,就问道:“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两人才不再过问。

刘备正是用了韬光养晦这一招,保存了实力后来与曹操争霸。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韬光养晦”的成语典故。

不过,“韬光养晦”最早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