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能量饮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能量饮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能量饮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功能饮料近几年已成为饮料工业的热门,目前已吸引了世界饮料工业几家大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An heuser—Busch”公司的加盟,武汉聚能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后来居上,以其浓缩的氨基酸能量饮料独具一格。

功能饮料市场已形成了一种蒸蒸日上的局面。

功能饮料市场现状
在功能饮料的主要市场———美国、日本和欧洲,功能饮料占软饮料总销售额的6%,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据分析,这种势头还将持续。

日本功能饮料市场较完善。

2000年,日本的功能饮料消费量几乎是其他国家的2倍:日本人均消费21升,美国为12.3升,德国6.1升,是欧洲最高的国家,法国0.6升。

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功能饮料消费72亿升,价值约138.6亿美元,其中日本占21亿升,67亿美元。

全球能量饮料、运动饮料总产量自1996年以来几乎增长了50%。

其中,软饮料增长了30%(包括果浆、果汁和大桶水),在未来几年中,全球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还将以超出软饮料的速度发展。

能量饮料较运动饮料更有上升潜力,在过去两年里增长速度是运动饮料的3倍。

2002—2003年全球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的产量增长7%,增长速度仅落后于瓶装水,居第二位,全球人均消费量1.5升。

“红牛”品牌在西欧是能量饮料的代名词;运动饮料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饮料集团,它们分别拥有“Powerade”和“佳得乐”运动饮料品牌。

聚能泉氨基酸能量饮料成分创新,比市场现有产品的诉营养成分高出10倍。

是一款高浓缩的能量饮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能量饮料市场情况
能量饮料消费群主要在亚洲,占全球2/3以上。

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三大消费市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市场处于第二位;北美的产量在绝对数量上稍为逊色,但是为满足市场需求,产量急剧增长,自2000年以来已增长了4倍。

2000年泰国、日本、中国、韩国构成了亚洲能量饮料90%的市场份额。

到2002年,亚洲能量饮料市场转变成以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为主。

泰国有饮用能量饮料的传统,日本的品牌运行成本低,此类饮料在体力劳动者、卡车司机中广为流行。

在泰国,还经常可以看到年轻人用能量饮料来调制鸡尾酒,西欧市场也有同样趋势。

日本能量饮料受到来自运动饮料、茶饮料的巨大冲击。

在竞争中,市场不断开发出新的品种,特别是“聚能泉”氨基酸能量饮料独树一帜,开发了一种“高功能”浓缩型功能饮料,运动中饮用,在提供能量的同时还具有燃烧脂肪的功效。

能量饮料在美国只有6年的历史,但在过去5年中的增长速度惊人,达到465%。

英国能量饮料产量近几年飞速上升,使得英国的消费量处于世界第四位。

能量饮料的类型
在英国,能量饮料多数充有碳酸气,当然也有不充气和粉状的产品。

分析发现,泰国能量饮料主要为不充气产品,中国、韩国同样也是这样。

美国、日本及西欧的多数国家的能量饮料通常充有碳酸气,德国、爱尔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一样,充碳酸气的能量饮料很普遍,在这些地区增长的主要是这类产品。

氨基酸能量饮料的演变
氨基酸营养饮料,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不再陌生。

传统的氨基酸饮料,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等作用。

2011年,聚能泉公司开始在传统氨基酸饮料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良。

公司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将多种氨基酸与维生素相结合,使聚能泉氨基酸营养饮料具有了补充营养、提高生物能量、快速恢复身体机能的显著特点。

市场上传统的氨基酸饮料使用混合氨基酸,而聚能泉氨基酸饮料含有目标功能明确的氨基酸——“酪氨酸”,并且聚能泉公司限制了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且不超过一杯咖啡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避免了咖啡因带来的副作用。

聚能泉能量饮料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所不可缺少的天然成分,尤其是体内合成肾上腺素的主要成份。

聚能泉公司还广泛研究了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借鉴了全新的包装理念,采用浓缩的小包装,方便携带和储存。

两年多来,聚能泉饮料的研发,始终从安全健康的角度出发,产品推出后,得到了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生产许可(生产许可证号:QS4200 0601 0962)两年多的发展,聚能泉不断学习与创新,凝聚了现代生物科技的精华,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红黄蓝三色组成的充满能量的小瓶子!
市场展望
在未来能量饮料市场上,亚洲将保持主要的消费地位,但是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下降。

1999年亚洲在世界能量饮料产量中占80%,到2001年下降到2/3;在过去几年里,欧洲地区能量饮料产量增加了几亿升。

目前欧洲已成了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然而全球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契机。

美洲中部和南部,人口超过5亿,产量仅占全球能量饮料产量的1%,东欧4亿人口,市场需求也在增长。

因此可以说,不久的将来能量饮料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预计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在2010—2013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5—6%,稍低于过去6年的水平。

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到2015年,全球能量饮料的产量将达到50亿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