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3.天平平衡及图像问题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中间③分度盘的右边.A、仅①B、仅②C、①②D、②③2、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若同时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金属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与甲相同质量的金属乙,天平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则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A、Al、MgB、Mg、FeC、Fe、MgD、Fe、Zn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A、偏向盐酸一边B、偏向硫酸一边C、无法判断D、天平平衡4、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克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A、3.49克B、3.60克C、3.70克D、3.81克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B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剩余6、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A比B稳定B、相对原子质量:A>BC、金属A、B均消耗完时,A消耗的时间比B长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7、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8、将质量相同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①金属活动性A>B;②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③两份盐酸可能同时反应完;④与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B、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01•武汉)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①分度盘的左边②分度盘的中间③分度盘的右边.A、仅①B、仅②C、①②D、②③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烧杯内质量的增加量考虑,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跑出去的气体质量就是增加值,如果两边增加量相等,则天平平衡,如果不相等,天平将偏向增加量大的一边.解答:解:如果硫酸是足量的,则需要比较等质量的锌和镁产生氢气的多少,根据:金属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设金属的质量都是1g,则锌为1g×,镁为:1g×,所以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加入镁的一边增重的少,所以偏向左边;还有一种情况是金属都有剩余,生成氢气的质量按照硫酸算,又因为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以产生氢气质量相同,所以左右两边增重质量相同,天平不偏,即指到分度盘中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较出烧杯中质量的增加量,根据增加量的大小,判断天平的偏向情况,增加量要根据:加入的质量﹣跑出去的质量来算.2、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若同时分别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金属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与甲相同质量的金属乙,天平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则甲、乙两种金属可能是()A、Al、MgB、Mg、FeC、Fe、MgD、Fe、Zn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两烧杯中都有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先向左偏转,可判断金属乙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甲;后向右偏转,说明等质量金属甲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金属乙.解答:解:根据质量相等的金属甲和金属乙加入完全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所出现的现象: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先向左偏转,可判断金属乙反应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速率大于金属甲即金属乙的活动性比甲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铝>锌>铁,可推断B错误;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可判断等质量金属甲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金属乙,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可知四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铝>镁>铁>锌,则符合这一要求是A、D;故选A、D.点评:根据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放出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熟练掌握四种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镁>铝>铁>锌,对解答此类问题会有很大帮助.3、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A、偏向盐酸一边B、偏向硫酸一边C、无法判断D、天平平衡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铁与盐酸以及铁与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天平是否平衡取决于生成氢气的质量.解答:解:设盐酸的质量是100g,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Fe+2HCl═FeCl2+H2↑73 2100g x=x≈2.7g设硫酸的质量为100g,生成的氢气质量为yFe+H2SO4═FeSO4+H2↑98 2100g y=y≈2.0g硫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少,故硫酸这边的质量大于盐酸一边的质量,天平指针偏向硫酸一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4、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50 g19.6%的稀硫酸的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天平仍平衡的是()A、10g Fe和10g ZnB、2.7g Al和2.4g MgC、10g CaCO3和5.6g CaOD、8g NaOH和9.8g Cu(OH)2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天平要平衡,不仅要考虑所加的物质的质量,还要考虑减少的质量,最后烧杯中所剩余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解答:解:A、50克19.6%的稀硫酸与5.6克的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与6.5克的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两边都加了10克的金属,都减少了0.2克的氢气,所以天平平衡.B、50克19.6%的稀硫酸与1.8克的铝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与2.4克的镁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的氢气,两边都减少了0.2克的氢气,但是所加金属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天平不平衡.C、50克19.6%的稀硫酸与10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克的二氧化碳,烧杯内实际增加的质量是5.6克,而另一边增加了5.6克的氧化钙,所以天平平衡.D、硫酸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反应都没有气体生成,两边所加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天平不平衡.故选AC点评:做本道题时要考虑烧杯内所增加的实际质量,判断A、B两选项时要看清楚金属与酸是不是恰好完全反应,要根据它们实际参加反应的质量进行计算.5、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放入3.60克铝粉,为了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放入镁粉的质量为()A、3.49克B、3.60克C、3.70克D、3.81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先计算左边放入3.60g铝粉,会生成多少克氢气,应是0.4克,说明左边增加了3.6﹣0.4=3.2克,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3.2克.再计算右边放多少镁粉才能增加3.2克即可.解答:解:设3.60克铝粉可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2Al+6HCl═2AlCl3+3H2↑54 63.60g x∴54:6=3.60g:x,解之得:x=0.4g;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3.60g﹣0.4g=3.2g;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3.2克.Mg+2HCl═MgCl2+H2↑24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当放入镁24克,可以产生2克氢气,实际增加22克,设需加入镁的质量为y,∴24:22=y:3.2g,解之得:y=3.49g.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如图所示关系.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A=B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剩余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
分析:通过图象可知金属A、B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最终金属A和金属B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A不可选;B、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金属A、B的质量的质量未知,反应后溶液质量无法确定,故B可选;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所以金属的活动性:A>B,故C不可选;D、酸完全反应,金属应该足量,所以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故D不可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7、(2009•乐山)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A、向左偏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