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数学函数动点压轴题专题复习
板块一:动点图像问题
【例题1】【基础、提高】如图,三角形ABC和DEF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DEF=90°,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现从点C,E重合的位置出发,让三角形ABC在
直线EF上向右作匀速运动,而DEF的位置不动,设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y,运动的
距离为x,下面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A、B、C、D、
【尖子】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5,BC=3,点P从起点D出发,
沿DC、CB向终点B匀速运动.设点P所走过的路程为x,点P所经过的线段与线段AD、AP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y,y随x的变化而变化.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
是()
A、B、C、D、
【例题2】【基础、提高】如图,矩形ABCD中,AB=1,AD=2,M是CD的中点,点P在矩形的边上沿A→B→C→M运动,则△APM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尖子】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2,BC=4,AD=6,M是CD的中点,点P在直角梯形的边上沿A→B→C→M运动,则△APM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是()
A. B. C. D.
板块二:正反比例函数的动点问题
【例题3】已知反比例函数
k
y
x
的图象经过点A(﹣,1).
(1)试确定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O是坐标原点,将线段OA绕O点顺时针旋转30°得到线段OB.判断点B是否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已知点P(m,m+6)也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其中m<0),过P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M.若线段PM上存在一点Q,使得△OQM的面积是1
2
,设Q点的纵坐标为n,求n2﹣2n+9的值.
【例题4】如图,M点是正比例函数y=kx和反比例函数
m
y
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在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上取一点P,过点P做P A垂直于x轴,垂足为A,点Q是直线MO上一点,QB垂直于y轴,垂足为B,直线MO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的面积是△OP A的面积的2倍?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题5】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 +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别交于A 、B 两点,点M 是一次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部分上的任意一点,过M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12M M 、,设矩形12MM OM 的面积为1S ;点N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过N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1N 、2N ,设矩形12NN ON 的面积为2S ;
(1)若设点M 的坐标为(x ,y ),请写出1S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 取何值
时,1S 的最大值;
(2)观察图形,通过确定x 的取值,试比较1S 、2S 的大小.
【例题6】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2,﹣1),且P(﹣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 A垂直于x轴,QB垂直于y轴,垂足分别是A、B.
(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当点Q在直线MO上运动时,直线MO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与△OAP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题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m
y
x
(x>0,m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1,4)、点B(a,b),
其中a>1.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AC与BD相交于点M,连结AD、DC、CB与AB.
(1)求m的值;
(2)求证:DC∥AB;
(3)当AD=BC时,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板块三:一次函数的动点问题:
【例题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2+=x y 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动点P 从A 出
发沿射线AO 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沿OB 的延长线运动,点P 、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一个单位长度,连接PQ 交直线AB 于D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试求∆PBQ 的面积S 与t 的关系式
(3)是否存在合适的t ,使∆PBQ 与AO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t 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4)过P 作PE ⊥AB 于E ,DE 的长度是固定的还是不确定的?说明理由
【例题9】 已知如图,直线343+-=x y 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直线x y 3=相交于点P
(1)求点P 的坐标
(2)请判断∆OP A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 →A 的路线向点A 匀速运动(E
不与O 、A 重合),过点E 分别作EF ⊥x 轴于F ,EB ⊥y 轴于B ,设运动时间为t 秒,矩形EBOF
与∆OP A 重叠的部分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例题10】 (11盘锦)如图,直线3
m y x m =+(m ≠0)交x 轴负半轴于点A ,交y 轴正半轴于点B ,且AB =5,过点A 作直线AC ⊥AB 交y 轴于点C .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
0.8个单位/秒的速度沿y 轴向上运动;与此同时直线l 从与直线AC 重合的位置出
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AB 方向平行移动.直线l 在平移过程中交射线
AB 于点F ,交y 轴于点G .设点E 离开原点O 的时间为t 秒(t ≥0).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直线l 在平移过程中,请直接写出△BOF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F 的坐标;
x
B
A y
O l
F E
1 1
G C x B A y O l F E 1 1 G C 备用图
【练习1】 如图2,矩形ABCD 中,AB =1,AD =2,M 是CD 的中点,点P 在矩形的边上沿A →B →C →M 运动,则△APM 的面积y 与点P 经过的路程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
A. B. C . D.
【练习2】
已知: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经过点B (1,1). (1)求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 连接OB ,再把点A (2,0)与点B 连接,将△OA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得到△OA′B′,写出A′B′的中点P 的坐标,试判断点P 是否在此双曲线上,并说明理由; (
3)若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F 31m ⎛⎫- ⎪ ⎪⎝⎭(其中m >0),在线段OF 上任取一点E ,设E 点的纵坐标为n ,过F 点作FM ⊥x 轴于点M ,连接EM ,使△OEM 2,求代数式223n n +-
【练习3】 如图,直线643+=
x y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A 的坐标为(-6,0),P (x ,y )是直线64
3+=x y 上一个动点。
(1)在点P 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 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P 运动到什么位置,△OP A 的面积为
827,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 (3)过P 作EF 的垂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C 、D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COD ≌ △FOE ?
若存在,直接写出此时点P 的坐标(不要求写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