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题第一单元(第1―― 3章)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
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
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
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岀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
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
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
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岀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A )。
A货币的数量B 货币的流通速度C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 )问题为中心。
A需求B 就业C 货币D 价格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B )oA为正B 为零C 为负D 不可确定4、凯恩斯认为(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财政透支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D )oA 物价的波动B 生产的波动C 需求的波动D 利率的波动 6、 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C )需求。
7、 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o A 收入 8、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 A 储蓄与投资一致 B 储蓄大于投资 9、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病根在于(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A 资本过于集中 )。
B 资本主义私有制 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A 居民的行为B 企业的行为 A 交易B 财富 )。
C 储蓄小于投资 C 有效需求不足 C )。
A 西尼尔 B 庞巴维克 )决定。
C 资本所有者的行为 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 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商业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金融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预防C 利率 C 投机D 不确定 D 政府干预过多 C 维克塞尔 D 劳动者的行为 D 所有D 心理 D 马歇尔 C )流通。
A 商业性 B 资本性 C 金融性E 无序性 A )。
A B )。
A 物价 B 物价 B 利率 利率 C 货币量 C 货币量 汇率 汇率 新剑桥学派认为借贷资金供给曲线与利率呈( A 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 A 产出流量动机 B 金融流量动机 C 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变动关系。
A 同向B 反向C 不规则D 不相关 D )。
新剑桥学派认为物价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 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 新剑桥学派的政策目标是( C 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 B 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C 货币供应量 D 利率 A )。
A 工资 B 就业量 A )。
A 货币工资率 B 失业率 C 利率 D 信贷量 )。
A 保持社会稳定 B D )放在首要地位。
)为核心。
A 价格分析 保持经济均衡A 收入政策B 总量分析 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A 物价水平受其他因素影响也影响其他因素 )。
C 货币数量并不总是与物价同比例变动 信用媒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信用创造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关于经济周期,银行主义者认为( CA 货币数量是经济周期引发的原因 C 信用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 关于经济周期,维克塞尔认为(B A 银行不可任意变动利率 BC 政府最好不干预经济 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的核心是( C 保持经济协调D 保证物价稳定 B 金融政策 C 财政政策 D 社会政策 C 利率分析 D 工资分析 B 货币数量与物价同比例变动 D 货币数量不会对方程式中其他因素产生影响B )。
A 马歇尔 )。
A 马歇尔 )。
B 货币数量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 B 亚当•斯密C 费雪 B 亚当•斯密 C 费雪 李嘉图 约翰•劳D 与通货主义者一致 )。
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造成经济波动只有新产金不断流入金库银行才能持续压低货币利率D )。
A 自由经营 B 自由竞争 C 自动调节 自动均衡 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中心是( A )。
A 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B 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C A 流动性陷阱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 28、29、 )。
30、31、 C 货币需求可以不受收入的影响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A )。
A 高利率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 C 管制工资的收入政策 D 改善结构性失业的劳工政策B 出现流动性陷阱后可以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D 货币需求不可能无限大 按凯恩斯的理论,货币数量变动首先影响的是( 32、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 A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 C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 B 高利率会提高收入 C 高利率会提高储蓄 D 高利率可以促进消费 B 货币流通速度 C 利率 D 物价 C )。
A 实际贮藏的数量 )。
B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 D 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33、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的价格弹性( C 34、 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C)。
)。
A 大于 1B 等于 1C 小于 1D 小于 0A 货币政策和工资政策降低利率具有同样的效果B 货币政策伸缩比工资政策更难C 货币政策伸缩比工资政策更容易D 采用弹性工资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同时降低利率35、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 C )支持赤字财政政策。
38、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B )。
A 政府依靠利率可以有效调节经济B 利率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C 在经济萧条时,降低利率会刺激投资D 当通货膨胀时,提高利率可以有效制止39、关于通货膨胀成因,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A )。
40、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的首要措施是(D )。
A 收入政策B 金融政策C 财政政策D 社会政策一、 多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 1、费雪认为下列哪些因素直接影响物价水平: ( ABCDE )。
A 货币的数量B 货币的流通速度C 存款通货的数量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E 商品交易的数量 2、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主要取决于( ABDE )。
A 消费倾向B 资本边际效率C 利率D 流动偏好E 货币数量3、凯恩斯认为在( CD )等因素的作用下,投资需求不足。
A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 边际储蓄倾向递减C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D 流动偏好E 流动性陷阱4、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 DE )。
A 储蓄 B 投资C 消费D流动偏好E 货币数量5、按持有动机不同,凯恩斯将流通货币划分为(ACD )。
A 所得货币B 存款货币 C业务货币D 储蓄货币E 投机货币6、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BD ) 。
A 价值尺度 B 交换媒介 C 支付手段 D 储藏财富 E 世界货币7、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具有以下特征( BE )。
A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正B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零C 货币的生产弹性为负D 货币的替换弹性为无穷大E 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零8、凯恩斯认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产生下列影响(ABCD )E 。
A 直接变动货币供应的绝对量B 间接变动货币供应的相对量C 改变公众对未来的预期D 影响货币总需求E 影响利率9、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特征主要有(ABE )。
A 相对稳定,可以预计B 主要充当交换媒介C 主要充当价值尺度D 对利率敏感E 是收入的递增函数10、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受(CD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