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保标准

低保标准

家庭收入
(1)家庭收入的范畴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

主要包括:
①工资性收入。

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比例按照当地工资标准计算(政府公益性岗位按照实际收入计算)
农村务工人员,根据工作单位相关证明计算实际收入。

不能提供的,按当地农民上年度人均收入或者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②经营性收入的计算。

从事种植业的按实际产量和当地的收购价,扣除成本后计算收入,不能确定产量的,按当地同类地域平均产量确定;从事养殖业在一定数量以上的按实际收入计算,不能确定的按当地同类品种的平均收入计算。

从事工业、建筑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文教卫生也和社会服务业等经营及有偿服务活动的,按市场测算收入计算。

具体测算基数由县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③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按租赁、转让协议计算。

④转移性收入的计算。

分户计算的子女对父母,父母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具有赡养、抚养义务。

赡养费=(赡养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

抚养费=抚养义务人月总收入*20%。

有多个抚养人时,每增加一名抚养人,给付的抚养费增加其月总收入的10%,最高不超过抚养义务人月总收入的50%。

赡养(抚养)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为无能力承担赡养(抚养义务)。

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的收入,按原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实际数额计算,职工遗嘱收入,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当年遗嘱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

因突发意外事件获得的所有补偿费,除医疗费、福利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参加辅助用具费等各类费用外,剩余部分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家庭人口计算可分摊的月数,计入家庭收入。

⑤几种特殊人员的收入核定。

对于就业年龄段内持有《残疾人证》,属于肢残三级、听力语言龙牙、智力残疾(三级、四级)或低视力的,按实际收入核算。

现役义务兵的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现役义务兵
本人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其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家庭财产
(1)家庭财产的范畴
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

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机动车辆、房、债权、其他财产。

(2)家庭财产的核定标准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拥有应急之用的一下货币财产总额,人均应不超过24个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和。

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公司、企业等个人名下注册资金;当地县级民政部门规定,需要计入认定范围的其他货币财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