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术语:是指根据卖方的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的不同而划分卖方和买方在交货方面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负担的专门用语。
2、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渊源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之间货物、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其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
渊源:一、国际贸易条例分类:国内涉外公法/国内私法接受方式:1、一般条约=直接纳入①政府签字②国家立法机关批准并公布 2、WTO协定=立法转化①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②中央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二、国际惯例国际习惯(国家之间的关系)属于强制性惯例①国际惯例行为②各国认为有义务遵守国际商事惯例(国际私人商事关系)任意性惯例①是否通用[当事人选择]②适用情况下,可通过合同修改、补充【三】中国法规适用规则:1、当事人选择惯例{可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当事人没有选择惯例{涉外合同应适用中国法或国际条约(但都没有规定的,可适用国际惯例)} 三、国际与贸易的国内法涉外公法/涉外私法3、CISG适用主体/客体范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范围(一)当事人范围1、适用的两个条件A.合同具有国际性:当事人的营业设施设立在不同国家B.合同与公约缔约国有联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当事人的营业地都设立在缔约国;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合同适用的法律==缔约国的法律2、适用公约的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1+aA公司————————————B公司甲国为缔约国乙国为缔约国第二种情形:1+bA公司————————————B公司(合同条件=DES 旧金山)营业地(英国)营业地(美国)说明:1、B项规定的意义=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2、对B项规定做出保留的国家=不愿意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美国+中国(二)交易范围1、标的物范围国内法“货物”==有形财产+动产不属于“货物”的财产=无形财产+不动产排除适用的6种买卖合同(1)供个人或者家庭使用的“消费品”买卖合同(2)以“拍卖”的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3)根据“法律执行令状”订立的买卖合同(4)公债、股票、证券投资、流通票据和货币买卖合同(5)飞机和船舶的买卖合同(6)电力的买卖合同2、交易的性质买卖的含义:1.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2.另一方取得所有权,并且支付价金排除适用的2种非买卖合同 a.以劳务为主的合同:但以货物买卖为主的合同适用公约 b.加工合同:“定作方”提供了大部分重要材料的合同不适用公约,但“承揽方”提供了大部分重要材料的合同适用公约(三)实体法范围规定了两个问题:1、合同成立(公约第二部分) 2、卖方和买方根据合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公约第三部分)三个问题没有规定:1、合同和贸易惯例的效力 2、所有权的转移时间+对第三人产生的影响3、产品责任4、CISG的性质公约适用的任意性当事人可以约定不适用公约,即当事人可以“排除”适用公约:1.可以“全部”或者“部分”排除公约的适用 2.在当事人没有排除时,公约讲自动地适用于合同除缔约国对合同书面形式问题的保留外,可以用合同条款改变公约任何条款的效力。
即缔约国的对合同形式的问题保留是强制性的;公约其他条款都是任意的。
5、CIF、FOB相同及区别(参考上学期)相同点:①运输方式相同:海上运输或内河航运(提单、海运单、内河运单)②交货方式相同:象征性交货、合同货物(即卖方提交了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就等于履行了交货义务,就可以要求买方或其银行付款)③交货地点相同(都是在装运港口)④风险转移时间相同(都是以装运港的船舷作为界限)⑤进出口海关和国经海关手续区别:由于价格构成不同而产生的与之相关的责任以及费用不同。
6、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义务(特别是卖方义务/违法责任[根本违法],损害赔偿等承担方式)P28卖方义务:①按规定时间、地点交付货物②移交有关单据③品质担保义务④权利担保义务买方义务:①支付价款②收取货物卖方义务:交货、货物相符、交付单据和权利担保(一)交付货物:1、交货地点 2、交货时间 3、交货方式:实际交货/象征交货(二)货物与合同相符:1、货物与合同相符的含义 2、货物与合同相符的期限(三)交付单据(四)权利担保:1、知识产权担保 2、其他权利担保买方义务(一)买方的付款义务:1、支付的地点 2、支付的时间(二)买方的收货义务:1、与卖方合作的义务 2、及时接收货物的义务7、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P331、实际履行①公约关于实际履行的一般规定②交付替代物与修理货物③给予履约宽限2、解除合同3、分批交货下的解除合同4、减低价格5、损害赔偿①损害赔偿的原则和责任范围②减轻损失的原则6、终止履行合同——对先期违约的救济①有确切证据表明先期违约方将不履行其在合同中的大部分重要义务②通知与保证③终止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7、索赔期限和通知【注意P36思考2-15】违反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一)违约类型:1、根本违反合同机器救济措施 2、预期违反合同及其救济措施(二)《公约》中规定的免责:1、当事人对不履行义务、不负责任,如果他能证明此种不履行义务,是由于某种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而且对于这种障碍,没有理由预期他在订立合同时恩呢该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它或它的后果。
2、一方当事人因其行为或不行为而使得另一方当事人呢不履行义务时,不得声称该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
(三)卖方违约时。
买方有权享有的救济:1、实际履行 2、规定宽限期 3、要求交付替代物4、要求修理补救 5、要求减价 6、要求损害赔偿 7、宣告合同无效(四)买方违约时,卖方享有的救济:1、实际履行 2、规定宽期限 3、要求损害赔偿 4、解除合同 5、自定规格8、货物所有权和风险转移所有权转移:(一)国际贸易惯例:卖方向买方交单在时间是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二)英美法系:英国:一般在卖方依据合同约定占有货物时发生转移。
美国:一般在卖方交货时发生转移;(三)大陆法系:法国:合同订立时。
德国:卖方将货物交予买方,并提供物权凭证;(四)中国法律:财产交付时转移,另有规定的除外。
风险转移(一)风险转移的国内法原则:1、物主承担风险原则 2、交付原则(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风险转移的原则: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首先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风险转移的时间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划拨是风险转移的前提 3、具体风险转移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用了交付原则;并是不同情况作出了规定:a.涉及运输合同 b.出售正在运输途中货物的合同 c.其他情况9、海上货物运输概念含义:指承运人负责将托运人的货物交由一国某一港口运往他国另一港口并收取运费的活动。
由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货运量大、价格便宜、安全便利,使得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方式:1、班轮运输(定期租船)2、租船运输①航次租船运输②定期租船运输③光船租船运输10、提单概念/作用概念:是海上货物运输中最重要的货物运输单据,是指一种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的已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单证。
作用:1、是托运人与承运人签订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凭证 2、是承运人从托运人处收到货物的凭证 3、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分类:(1)已装船提单和收货待运提单(2)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3)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4)直达提单、转运提单和联运提单(5)倒填提单和预借提单提单欺诈:1、倒签提单;2、预借提单;3、以保函换取清洁提单;4、以保函加副本提单提货承运人责任:海牙规则11、《海牙规则》P5112、租船运输合同是指出责任吧船舶按照特定航次租给承租人一般特点:1、不具有“四固定”的特点临时从租船市场租赁船舶。
又称:“不定期租船”2、运输对象大宗货物=承担人通常租赁了整条船舶 3、租金特点出租人+承租人=协商确定 4、合同证明不需要用运输单据证明(一)航次租船合同[程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把船舶按照特定航次租给承租人特点:1、权属特点:船舶所有权、占有权和经营权都属于出租人;2、最容易产生的争议:装卸期限——滞期费和速遣费;3、租金:租金就是运费;4、合同性质:货物运输合同(二)定期租船合同[期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把配备了船长、船员的船舶按照一定期限(如一年)租给承租人特点:1、权属特点:船舶所有权和占有权属于出租人手中;船舶经营管理权属于承租人;2、最容易产生的争议:航速条款、停租条款;3、租金:不是运费;4、合同性质:不属于货物运输合同(三)光船租船合同[空船租船合同],是指出租人把没有配备船长、船员的船舶按照一定的期限(如一年)租给承租人特点:1、权属特点:船舶所有权属于出租人;传播占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属于承租人;2、最容易产生的争议:船舶所去的港口是不是安全港口;定期租船合同也涉及安全港口问题,但不典型;3、租金:不是运费;4、合同性质:不属于货物运输合同1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概念、适用、法律地位)概念:是指多事联运经营人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安排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指定地点运到另一国指定地点的运输。
特点:1、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对货物的运送要跨越国界;2、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运送货物,为履行单一方式运输合同而进行的该合同所规定的货物接送业务,不应视为多式联运;3、必须要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并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予以证明;4、必须只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完成或组织完成多式联运,并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5、必须就全程运费制定统一费率,并以包干形式一次向货主收取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国际规则:(一)国际商会《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二)《联合国国际货物与国际商会》(三)《联合国贸发会与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据规则》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制度:(一)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多式联运合同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与发货人订立,多式联运经营人是指其本人或通过其代表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任何人,他本人就是合同当事人,而不是发货人的代理人或代表,也不是参加多式联运的承运人的代理人或代表,并且负有履行多式联运合同的责任。
(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1、网状责任制(区段责任制)2、统一责任制3、修正的统一责任制(综合责任制)14、保险法(四个基本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以国内法为主[保险条款]/保险公司承保范围、风险、指头、费用/基本险、附加险/平安险中,责任范围[8个]/共同海损、单独海损)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基本原则:1、最大诚信原则①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必须披露重大事实②对重要事实的陈述必须真实③不得违反保证 2、保险利益原则 3、近因原则①多个原因同时发生时,多个原因均为近因②多个原因连续发生,且随后的原因是先前原因的结果,则先前的原因是近因4、损失补偿原则①代位追偿原则②重复保险分摊原则国际货物海上运输承保的风险:1、自然灾害(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的力量所引起的灾害)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火山喷发、洪水 2、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之中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沉没、搁浅、触礁、碰撞、失踪、火灾、爆炸 3、外来风险(海上风险意外由于其他各种外来原因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一般外来原因、特殊的外来原因承保损失:1、全部损失①实际全损(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灭失,或完全受损以致失去原有的效用)②推定全损(货物发生保险事故,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为避免实际全损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港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 2、部分损失①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条件P79)②单独海损(是指货物由承保风险引起的不属于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